三个原因:华为 nova 12系列恐难复制Mate60的火爆

文/王新喜

日前,华为 nova 12 系列手机正式发布,定位“时尚先锋全能人像手机”,引发了行业关注。

该系列在处理器(华为Nova12活力版骁龙778、华为Nova12标准版与Pro版搭载麒麟8000、华为Nova12Ultra配备麒麟9000SL处理器,都支持5G)、前后影像能力(华为Nova12Pro和华为Nova12Ultra均支持60MP主摄+8MP的长焦,支持5X的变焦,其后摄均为50MP OV50E+8MP+2MP,支持可变光圈技术。)以及屏幕(四等深微曲+居中药丸灵动岛设计,第二代昆仑玻璃,耐摔)、通信(Pro和Ultra版支持北斗的双向卫星通信技术,不是类似华为Mate60Pro的卫星通话技术。、续航充电、系统生态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进阶。

相对而言,这款手机依然有较高的热度,而作为一款走量的机型系列,想必华为对其销量寄予了较大的厚望,但笔者认为,华为 nova 12系列恐难复制Mate60的火爆。这背后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配置符合预期,定价高于预期,对标错误。

华为Nova12系列,大家最初的预期肯定是对标荣耀数字oppo Reno和vivo的s系列。

但从价格来看,nova12 Pro 3999起售、nova12 Pro 4699起售,对标的变成了各家的旗舰,比如小米14系列,vivo X100系列。

比如小米旗舰机14系列,价格为3999起,OPPO Find X6系列,价格4499起 。vivo X100系列,价格3999元起。

从定价来看,2999元标准版能买到的就是麒麟8000 5G、前置6000万像素自拍以及轻薄和压花设计。多加1000元买Pro,升级的就是前置多了一个支持2X光学变焦自拍更强,后置支持物理可变光圈的主摄,北斗卫星消息更方便紧急通信。再加300元(512GB),就能得到更强的麒麟9000SL和二代昆仑玻璃。

从配置来看,nova12系列显然是不如小米OV几家的顶级旗舰的,从最近的小米14系列来看,搭载骁龙8 Gen3处理器,从小米澎湃OS、环形冷泵散热系统、小米自研龙晶玻璃、全等深微曲屏、C8低功耗屏幕材质,以及移动影像领域Summilux镜头再到无级可变光圈等,整体综合产品力是在华为Nova12之上的。

在产品力不如竞对同级别旗舰的情况下,定价为何对标友商旗舰?

本质上,这背后是华为品牌影响力与自研麒麟芯片+5G的加持带来的溢价,麒麟和5G三年后回归,华为积累了一大波用户需求,这在Mate60系列身上已经验证过了。哪怕是4个月的时间供货了600多万台,依然供不应求,一机难求。因此,在华为预期中,有了麒麟芯片与5G的加持,nova12系列能支撑起这个定价。

但笔者认为情况不乐观。为什么?

这可能要回到第二个原因——Mate60的火爆有当时的市场环境、消费心理与国内外舆论因素的影响与推动。但nova12系列已经无法复制当时的场景。

我们知道,Mate60系列之所以引发巨大的关注度,在于被打压三年之后,华为麒麟芯片与5G重新回归这件事本身是在消费者预期之外的,在当时国内对于芯片突围的万众期待下,华为麒麟芯片及时回归,给当时正在访华的美国强硬派商务部长雷蒙多迎头痛击,让很多消费者感受到一种扬眉吐气的痛快。

现在nova12系列搭载麒麟芯片已经在多数消费者预期之内的了,而且从Mate60系列到Nova12系列,不是消费升级,而是消费降降级。在消费降级的情况下,用户的期待是有更加性价比的定价来让利消费者,消费者能感受到实惠,才会更加支持从而买买买,而这一点nova12系列没有做到,其定价引发了很多争议的声音。

“太贵了,确实买不起。”“骁龙680卖1999元就已经够开眼了,没想到更开眼的来了,骁龙778,2999”有用户脱口而出:“惊吓的价格。”


用户心理发生变化,情怀消费与冲动消费已过去,产品力是说服消费者买单的关键

在Mate60系列发布的时候,大家抢购的时候不看配置,在当时的舆论氛围下,这款产品其实是代表一种突破封锁的精神,Mate60系列在当时备受关注,一众用户抢购,这背后本身有冲动消费的因素,这是国民情怀以及对消费者对国产芯片技术的支持因素,而与产品的性能因素无关。

但在今天,用户冲动消费心理已过,而Mate60系列身上拥有的标签,在Nova12身上没有,在用户看来,Nova12本身是一款走量的性价比手机产品,它没有那种Mate系列的高端溢价基础,虽然华为Nova12标准版与Pro版搭载麒麟8000、华为Nova12Ultra配备麒麟9000SL处理器,都支持5G,都是自研麒麟芯片与5G,但是在消费者心目中,他们认可的华为溢价源于华为最尖端的芯片。

从跑分来看,华为Nova12Ultra配备的是麒麟9000SL处理器,也就是麒麟9000S的低配版,其CPU跑分比麒麟9000S低了20%,GPU虽然没有跑分,但是大概率和麒麟9000S一致,基本符合预期水平。而Pro版本跑分显示比麒麟9000SL又低了不少,性能还无力支撑高端溢价。

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整体的市场氛围又重新回到理性消费的范围,大家购机开始更注重产品本身的竞争力,nova 12的配置价格,比S18,Reno 11以及荣耀100系列还是要贵上不少,目前定价层面已经被不少消费者吐槽,虽然说,以消费者对华为手机麒麟芯片的支持力度来看,一定会有一大批人去买Nova12系列。

但总的来说,由于消费者已经过了冲动消费期,nova12系列毕竟不是Mate60系列,早前业内预估2024年的华为手机销量从6000~7000万部上升到1亿部,如果nova 12想要帮助华为冲销量,冲击2024年的1亿部大关,可能在定价上要做调整,将很多原本在等Mate60系列的用户转到华为Nova12系列身上。

毕竟,Nova 系列一直是一个走量的产品线,动辄上千万的出货,从 2016 初代 Nova 开始,六年销量高达两亿,平均下来一年三千万,最重要的是标准版也搭载了麒麟芯片,说明芯片的生产成本也降下来了不少,这意味着华为中端麒麟芯片等元器件的难点与连续性供应问题应该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不然也不会有底气放在走量的机型中。

由于小米14与iPhone15系列销售势头强劲,Mate60系列存量换机用户过了冲动消费期,华为nova12系列定价可能已经不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现状。
Mate60的缺货和溢价,本身是特殊的时间、特殊的舆论环境下,用户情怀需求在推动,从Nova12系列来看,它或许难以创造Mate60系列的奇迹,定价成为决定它是否能卖的好的关键,当然,如果最终的销量低于预期,也意味着市场在起作用,发布会之后很快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优惠出来,回到市场给它的价格上,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华为   标准版   麒麟   系列   溢价   销量   小米   芯片   火爆   消费者   原因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