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这三个人,离一统天下只差一步之遥,却偏偏走错了最后一步

文/南柯纪实

编辑/南柯纪实

<<·——前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中国古代,每逢乱世都会产生无数的英雄豪杰,这些英雄豪杰在乱世的舞台上纵横疆场,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不过,对于乱世的英雄豪杰来说,最高的荣誉并不是所谓的个人成就,而是达成统一天下的目标,而对于那些能够做到统一天下成就的英雄豪杰,历朝历代的史书都不乏赞美之词。

然而,在豪杰并起的乱世之中,想要做到统一天下的成就是非常困难的,哪怕距离统一天下只有一步之遥,但也会因为一招不慎,而从此功亏一篑。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历史上那些距离统一天下只差一步,却因走错而满盘皆输的豪杰。

<<·——赤壁之败——·>>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是中国古代非常知名的一个人物,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俨然一个大奸臣的形象,但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则对曹操进行了很高的评价。

不过,不管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是什么样子,在公元208年,曹操亲自率军攻占荆州之后,此时的曹操距离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已经只有一步之遥。

在那个时期,曹操已经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壮举,袁绍、袁术、吕布等实力很强的北方诸侯都已经被曹操所击败。

偌大的北方,只剩下马腾、韩遂等人所率领的西凉军仍在抵抗曹操,可西凉军的控制范围虽然不小,但大多数地区在古代都是人烟稀少之处,这使得西凉军根本难以与曹操长久抗衡。

而在南方,曹操不仅消灭了荆州刘表的势力,还收编了刘表手中精锐的水师,并占据了多个重要的长江中游城市,使得曹军的水师可以顺流而下,直击江南。

不仅如此,控制益州之地的刘璋则更是对曹操阿谀奉承之极,不断派遣使者与曹操交好;至于远在交州(今天两广地区)的士燮则根本不值一提。

可以说,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只要战胜江东地区的孙权势力以及连根据地都没有的刘备势力,那么基本就可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壮举。

而对当时的曹操来说,他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他在此时给孙权的信中是这样说的: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对于在赤壁之战前已经五十三岁的曹操来说,他真的非常希望能够尽早的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因而在当曹操知道孙权并没有接受自己的劝降之后,他立刻率领大军准备讨伐东吴。

可实际上,对于曹操当时的手下军队来说,来到河网纵横的江南地区与熟悉地形地貌的江东水军进行一场水战是非常困难的。

这是因为曹操手下的主要兵士为北方人,善于在陆地上骑马打仗,可对于在水上作战却是一窍不通,根本难以发挥应有的战斗力。

在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中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曹军的:“时操军众,已有疾疫。”

可以说,当时的曹操军队根本难以在江南地区发挥出他应有的战斗力,因而在曹军出发之前,荀彧就曾这样劝谏曹操: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但荀彧的劝说并没有令曹操改变南下攻吴的计划,这最终导致了曹军的赤壁之败

而赤壁之战的惨败也令曹操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统一天下的愿望化为了泡影。

<<·——肥水惨败——·>>

西晋末年,由于五胡乱华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北方地区陷入了长期的战乱之中,而就在这个时候,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势力逐渐在第三任君王苻坚的带领下不断强大。

在苻坚的率领下,前秦消灭了大量的北方割据政权,并以怀柔的态度接纳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势力,这使得苻坚统治下的前秦基本统一了北方。

除了统一北方之外,在几代前秦君王的不懈努力下,北方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恢复,这使得前秦的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能够在全国范围拉起数十万人规模的军队。

对于当时的苻坚来说,他的主要敌人只剩下控制着长江以南地区的东晋朝廷了,只要苻坚能够消灭东晋朝廷,那么他就能够完成统一天下的壮举。

正是在这样一个壮举的诱惑下,公元383年,苻坚集结了全国超过八十万军队南下讨伐东晋,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但是,在苻坚发动南下攻晋的战争之前,苻坚的心腹谋士王猛在死前却明确反对苻坚进攻东晋。

王猛

《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王猛的遗言的:

“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可以说,此时的王猛已经猜到了前秦进攻东晋所将面对的最终下场,因而在王猛死前,他不断的劝谏苻坚不要进攻东晋,而要专注于内政。

然而,此时的苻坚在“一统天下”的宏伟成就面前,已经忘记了王猛的遗言,他不顾多名重要心腹的反对,发动了对东晋的进攻。

不幸的是,在这场战斗中,苻坚率领的大军最终在肥水之战中受到了惨败,而这次伤筋动骨的惨败,则令距离统一天下只差一步的前秦政权分崩离析。

<<·——山海关大战——·>>

明朝末年,由于明朝官府的各中苛捐杂政,以及常年的饥荒,使得当时的明朝百姓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影响,大量的民众不得不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进行反抗。

而在老百姓对于明朝官府的反抗中,李自成所率领的闯军逐渐成为中坚力量。

在百姓们的支持下,李自成的实力不断增强,很多就将整个队伍发展到了数十万之重,这使得李自成开始不断攻击明朝官府的重要城镇,并不断削弱着明朝朝廷的实力。

最终在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最终攻陷了明朝的都城北京。

这次胜利使得李自成的威望得到了极大提高,对于当时山海关内的各大势力来说,拥兵数十万,并且深得民意支持的李自成无疑是实力最强的那位。

只要李自成能够控制山海关,从而防止清军的南下,那么李自成很有可能成为又一个“明太祖”。

然而,当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之后,他就被胜利逐渐冲昏了头脑,这时的起义军要么应该想方设法的拉拢山海关的吴三桂,要么就应该尽早的派兵攻占山海关。

吴三桂

可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不仅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进攻山海关,也没有在拉拢吴三桂这件事上给足筹码,这就使得李自成的军队在之后的山海关之战中处处碰壁。

最终,拿下被北京城仅仅四十二天的李自成,就不得不狼狈的离开京城,而他一统天下的梦想也从此破灭。

<<·——结语——·>>

对于这些即将一统天下的豪杰来说,他们距离统一天下只差一步之遥,但就是他们在这“最后一步”的选择,却最终使大业功亏一篑,这无疑令人感到十分的叹息。

但历史就是这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要一招走错,就会面临满盘皆输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江南地区   山海关   前秦   明朝   英雄豪杰   天下   东晋   壮举   乱世   势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