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小兰大学放暑假,回到家每天早上睡到10点甚至12点才起床,刚开始妈妈想着女儿好不容易回来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就没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过了半个月依旧如此,妈妈觉得这样睡对身体不好,于是每天早上8点就敲门叫女儿起床,女儿不高兴了。

终于有一天母女俩战争爆发。

小兰被叫醒后,凶巴巴的:“这么早叫我起来干嘛呀!”

妈妈:“我说你怎么回事,天天就知道睡,真让我生气!你就不能早点起来吗?怎么这么懒,难道没其他事可以做了吗?”

小兰:“我在学校每天都早早起床,放假回来不就是放松的吗?睡晚点咋了,又不影响你们,你不要管我行不行?”

妈妈:“你这什么态度啊,我叫你起床还有错了?”

小兰:“我还没睡够,你就叫我,烦不烦呀,我都这么大了,不知道几点起床吗?”

妈妈:“你看你回来这半个月,哪天不是睡到中午才起,这么大了都不让人省心!”

小兰:“我又没让你管,你自己要管还埋怨我!”

……

这个场景熟悉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兰的妈妈就是使用了评判性语言,直接给小兰下了判断“天天就知道睡,这么懒,真不让人省心”,小兰一听当然不高兴,自己不仅被管了还要被责备,她更委屈呢。

这时候作为父母就要改变自己的语言模式,可以用非暴力沟通语言来进行有效沟通。

非暴力沟通不仅对亲子教育有帮助,也会对生活当中各种沟通场景都有帮助。

其实上述那个妈妈说话的这种方式,不仅是语言习惯的问题,更是人们内心存在各种状况的体现。

如果要做到良好的非暴力沟通,那我们就要从四个方面来做:

讲事实、谈感受、探需求、提请求

讲事实

什么是事实?

这就要区分观察和评论了,观察就是要看到什么是事实,而评论就是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仅仅只是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回归事实本身,对我们的沟通非常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如上述的小兰妈妈,看到女儿睡懒觉,就忍不住指责女儿“天天就知道睡,这么懒,真不让人省心”。

可孩子不乐意,她认为自己在学校时每天都能按时起床上课,怎么回来就变成“天天就知道睡”了呢?

所以这个“天天就知道睡”这句话并不是事实,不是真实情况,而是妈妈的一个评论,显然是她自己的观点。

而这个事实是:回来这半个月内,小兰每天都起得比较晚。

如果妈妈能清楚地表达出这个事实,那么就不会让小兰如此抵触和反感了,事情会变得容易处理。

而且后来妈妈还说小兰“这么懒,不让人省心”,这么明显的评判,就是妈妈自己的观点,是主观意识。

把“起床晚”和“懒”、“不让人省心”等同并联系起来,这就是对人格的评判,给小兰带来了伤害,对小兰来说确实就是羞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还有一种普遍的现象是言过其实

有些妻子跟丈夫吵架,会说:

“你总是这么晚回来,从来不关心我和孩子。”

“连我过生日你都忘记,你肯定不爱我了!”

……

更严重的是,有的妻子会同时罗列诸多罪证,把以前发生过的大小琐事都给翻了出来,一条一条陈述。

这种语言模式,不仅没有帮双方看到事实真相,反而会激发对方更为抵触的情绪,二人的争吵就因此升级。

这在沟通中实属下下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如果我们总是去随意揣测他人意图,也不利于接近事实本身,也属于非有效沟通。

比如有一个小女孩想给妈妈的生日创造惊喜,于是放学后回到自己的房间,还把门给锁了,她就在房间里给妈妈亲手制作礼物。

可这时奶奶不高兴了,因为孩子从来没试过锁房门,她觉得不正常,认为孩子是在里面玩手机,于是过去敲门大声说:“快开门,在咱家不许关门,你是不是在里面偷偷看手机玩游戏了。”

这也是一种评判,而这种所谓带经验的评判是非常可怕的,它对孩子的伤害很大。

所以一个人如果能把事实和评判分开,就是智慧的表现。

鲁思·贝本梅尔的现代诗《懒惰与愚蠢》中节选一部分: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个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

他是个愚蠢的孩子

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是不是写得很有深意呢?而这就是事实和观点的区分。

一旦家长学会如何观察什么事实,并只陈述事实,那么孩子的抵触会降低很多。

谈感受

很多人说不出自己的感受,也不愿表达感受。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小到大,他们的感受就被忽略。

比如孩子摔倒后,会有不少家长会进行挫折教育,站在一旁对孩子说:“赶紧自己爬起来,哭什么哭,没什么好哭的,勇敢点。”

如果是男孩子,还会加上:“男孩子这点小事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泪。”

或者老一辈的人就不擅长表达,也没教会子女如何表达,甚至会认为隐藏情绪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因此会有不少成年人误认为,隐藏情绪就是情绪管理。

有一个学习了家庭教育的中年男子,在课堂上学会了拥抱并被要求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可是当他回去拥抱父母时,父亲非常抗拒,而且还躲到三米远。

后来这个男子还是鼓起勇气,向父母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感恩之情,结果母亲激动得落泪,父亲也红了眼。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表达情感,在老一辈就特别不接受甚至很排斥,所以造成了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这几代人长大后也不擅长表达,不愿意表达,感觉很别扭,大家都习惯了隐藏自己的情绪。

可是,这样会让我们慢慢削弱甚至退化真实表达情感的本领。

我们不要让孩子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包括我们自己也一样。当然我们不是倡导随意宣泄情绪就是对的,而是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感受。

即使是愤怒、焦虑、着急、抗拒、痛苦、悲伤等负面的情绪,我们都不要压抑,而是要学会接纳这些情绪,并进行自我调节甚至疗愈。

所以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建立情感类的词汇,因为孩子有时候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这样的词汇包括:忧伤、难过、痛苦、愤怒、着急、孤独、开心、愉悦、兴奋、激动、自豪等。

我曾经教过一些小学的孩子认识并表达出这些感受,他们刚开始对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情绪并不清楚,后来当我教会了他们,他们非常兴奋和激动,有一个孩子还说以后写作文时知道如何用这些词了。

只有学会了这些感受,才能在和别人沟通时表达出自己此刻最真实的想法,这个非常有助于我们沟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如文章一开头的那个案例,小兰因起床晚而和妈妈发生了争吵。

妈妈可以换成这样表达:“小兰,妈妈看到你回来的这半个月,每天都睡到很晚才起来,这让我感到很担心。”

这就是讲事实、谈感受了,其中感受就是“担心”。

这样的说话方式,孩子不会排斥和抵触,相反她能听得进去,并愿意去反省。

无论跟孩子还是跟爱人沟通,不要一看到自认为不对的事情,就开口批评指责,反过来想想,我们听到对方的批评指责也不高兴对吗?所以学会观察事实并只陈述事实,再说出感受即可。

探需求

所谓探需求,探的是自己的需求。就是要找到自己当下感受的根源,说出具体需要什么。

因为当我们有了一份感受时,那这份感受的背后就一定会有一个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家长看到孩子不写作业而在玩手机就感到愤怒。

“愤怒”是家长当下的感受,在这个愤怒的情绪背后就存在着家长的一个需求,那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认真学习,将来考个好成绩”。

家长的这个需求和期待,以及对孩子言行的看法,就形成了这个家长当下的感受。

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比如有人批评我们,我们一般有四种选择:

第一、自责

感到内疚、惭愧,甚至有点讨厌自己、嫌弃自己----肯定是自己错了,所以对方才会批评自己。

第二、指责对方

“你还说我,我不是按你说的去做的吗?”

双方都觉得是对方的错,因此很容易引发争吵,这样的话会让对方感觉到恼怒,而自己也觉得非常生气。

第三、了解自己的感觉和需求

即,通过自己的感受,找到自己的需求。

这时候我们可能会因对方的一句批评而发现自己感到伤心(这是感受),因为我们更看重的是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的接纳和理解、对我们的尊重和支持(这是我们的内在需求)。

第四、用心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高层次)

这时候,会有人想到,对方伤心生气,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体贴和支持、认可。要达到这个层次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的修炼。

在这个层次,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自己的需求,也能感受到对方的需求,别人对我们的指责和批评、评论,往往背后都隐藏着他们的期待或他们的需求。

所以,很明显,第三和第四种情况更有利于我们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也就是非暴力沟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如一开始讲到的小兰妈妈对小兰“睡懒觉”的批评和指责,其实隐藏着妈妈对小兰的期待。

事情发生的本身是客观的,但面对事件而产生的应对方式,是可以主观选择,当我们体会感受的时候,才能探寻出我们的需求,而不是出于自责(第一种情况)或指责对方(第二种情况)。

比如,小兰妈妈对小兰说:“天天就知道睡,真让我生气!”妈妈的感受是“生气”,而她的需求是“希望孩子早睡早起身体健康”。

又比如,妈妈被孩子吵得心烦,忍不住吼道:“你一直在那儿大吵大闹,烦死人了!给我闭嘴!”妈妈的感受是“烦”,而她的需求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当我们厘清自己的需求时,就很容易开展下一步了。

提请求

明确提出请求,注意不是要求。请求和要求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请求”这个方式在更多情况下,更有利于我们进行非暴力沟通,会让对方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有什么想要的,坦诚地把它说出来,重点是“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这很关键。

就如上述这两句话,我们尝试来改变一下说话方式。

小兰妈妈说:“天天就知道睡,真让我生气!你就不能早点起来吗?”这句话是“不要做什么”的表述。

可以换成:“你回来这半个月时间每天都很晚起来,这对身体不好,妈妈很担心,妈妈希望自己的女儿漂漂亮亮健健康康的,所以你看咱们不如聊聊每天的作息时间怎样安排?”

这就不是“不能早点起来吗”,而是“你这半个月时间都起得很晚,妈妈担心你的身体”。

这样的沟通方式,小兰一定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被关注,同时妈妈也表达出了自己的需求,担心孩子的健康,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妈妈爱和支持。

而且妈妈也清晰地表达了自己想要做的,这就是“请求”:提出来“能够双方一起探讨作息时间如何安排”。

而不是:孩子就得要按自己的“要求”几点起床。

这种沟通方式会让双方都感到很舒服,也容易让对方接受,小兰甚至可能会感到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睡懒觉”而让妈妈“担心”了。

上述案例2中,妈妈说:“你一直在那儿大吵大闹,烦死人了!给我闭嘴!”这句话中“闭嘴”是“不要吵我”的表述,而且带有威胁。

可以改为:“妈妈在工作呢,我希望宝贝可以给妈妈创造一个半小时的安静环境,可以吗?”这句话就是妈妈诚恳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而不是“要求”孩子不要吵。

正常情况下,孩子都是愿意接受并照做的。

不过如果遇到有的孩子听到这话会说:

“不可以,我就要在这里玩。”

“不行,我就要睡懒觉。”

一旦孩子说出这话,那就是家庭环境创造的问题,就是亲子关系的问题了,不仅仅只是沟通方式上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会有这样的反应,说明他们的内心需求长时间没有得到满足。所以通过沟通方式,以及在家里的语言环境,就可以探寻出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中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是另外的一个话题,要另当别论。

言归正传,在沟通中,我们把“要什么”提出来,这个请求越具体越好,再让对方给我们反馈。

两次强调,是请求,不是要求,不是命令、威胁(上次分享过,这是带有暴力倾向的语言形式,会让对方感到恐惧和愧疚)。

以上这些理论要做起来并不容易,它需要家长有一定的觉知能力,并且要不断地做刻意练习。

如果朋友有了觉知并想进行刻意练习,如果不知道如何练习可以随时联系老师。

也许在沟通中,我们会发现对方(配偶或孩子)也没有尝过非暴力沟通,无法配合我们,那教大家一个小妙招:启动我们的全身心来倾听。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时一定是空杯心态没有任何想法和杂念放下手机,用心倾听

首先对方说话时,不要希望TA停下来,或试图打断对方。

其次对TA的感受,做出积极的回应。

那么,因为情感流通起来,对方的情绪就一定会得到好转,这时再继续沟通交流才是最好的时机。

有一个爸爸在学习了家庭教育后,开始练习有效沟通的模式,首先就是要学会倾听。

在刚开始时爸爸会习惯于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一些本能反应,如看到上初二的孩子放学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本能反应就是批评指责:“怎么回事,还不赶紧去做作业,玩什么手机。”

可是老师教过不能批评,要倾听,所以他只能耐着性子问:“孩子,你放学回来很累吗?”

孩子于是诉说自己上了一天课,有多么疲劳,多么辛苦。

爸爸想反驳“有什么累的”,但想起老师的话,硬是忍住了,乖乖坐在那里,强忍心中的怒气,听着孩子诉说。

结果听着听着,他还真被孩子的话感染到,怒气消失了,还挺心疼的,不自觉就来了一句:“现在你们一天上这么课呀,真的比我们以前那时候要累多了。”

孩子被爸爸的话吓了一跳,好半天才说:“其实也没那么累,我只是想放松一下,等一下就做作业。”

过了不到十分钟,孩子果然主动回房间做作业。

这个爸爸学会倾听后,再使用上述的四个步骤:讲事实、谈感受、探需求、提请求。亲子关系果然得到了改善,半年后,儿子已经可以和爸爸讲心里话了。

所以倾听非常重要,把耳朵递给孩子,然后用心去体会孩子在说什么,这样才能感受到孩子当下的情绪。

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要做到有效沟通,即使用非暴力沟通模式。但要学会有效沟通,就必须先有自我觉察力,要能在关键时刻意识到自己当下的行为和情绪。

所以家庭教育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只要家长愿意学习成长,孩子一定会发生变化,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是我们每个咨询师和家长应尽的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就五万导师,造福五亿家庭,我们一起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孩子   非暴力   批评   情绪   事实   家长   需求   妈妈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