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教练”扎根东莞10年,与世界冠军们“双向奔赴”

千万人,汇集成一座城;一座城,成就了千万人。

在东莞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奋斗者聚集于此,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他们是东莞“追光人”,照耀这座城市前行。

近期,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东莞“城市追光人”系列策划,挖掘各领域的追光者的故事,彰显并传递东莞城市精神,为东莞“双万”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之前我的成绩都不太理想。直至遇到他后,我的成绩突飞猛进。跟着他训练仅四个月的时间,就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拿下了人生中第一块金牌。”

世界冠军刘翠青口中的“他”,是中国残疾人田径队的“金牌教练”胡正观。

平时居于赛场幕后的胡正观,自2013年以来就与团队扎根在东莞松山湖,把运动康复融入训练中,用“科学训练、快乐训练”的理念,帮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运动员从东莞的训练场走向世界赛场。他是“助梦者”,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他也是“点灯人”,点亮一个又一个体育和爱的奇迹。

做个好教练,真的“不容易”

在中国残奥会田径队“金牌教练”胡正观的训练团队里,有人双目失明,有人肢体不健,但在他的团队里淬炼过之后,这些“折翼天使”就能在赛场上变身所向披靡的田径英雄。

“我只要一看这个人,就知道他适合什么运动,将来能达到什么成就。这一点上,我比 AI技术还厉害。因为我了解全世界所有的项目是什么水平,所以我脑袋里面就有数据。他们的身高、残疾程度、身体形态……我一看,就知道是不是好苗子。”胡正观说,自己的眼睛有“特殊功能”,多年来靠着“鹰眼”选材,找到了不少冠军苗子。

出身于体育世家的胡正观,跑、跳、投样样精通。1990年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到现在,他已经和残疾人体育相伴了近30年。早在1994年,他就作为中国残疾人田径队教练员,带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获得11枚金牌。

截至2023年11月26日,他带领的队员在国内外赛事累计获得147金54银17铜。做教练,他很有心得。“要科学而快乐地训练。要多想办法去锻炼这些残疾人队员的灵活性、柔韧性与核心力量。虽然听来轻松,其实也不容易。”

队员们一聊到他,都是感恩。

“今年杭州亚残运会上,我拿了三块金牌,分别是100米、200米、400米项目。其中,100米和400米都打破了赛会记录,我感到非常惊喜!这些都离不开胡教练的指导。”刘翠青曾在亚残运会、残奥会、世锦赛等国际赛事中,夺得过多枚金牌,其中最让人熟知的是在东京残奥会上,30岁的她带着伤病和领跑员徐冬林夺得了女子T11级200米和400米金牌,并在400米比赛中,以56秒25的成绩创造了新的残奥会纪录。

刘翠青表示,胡教练对于残疾人运动员研究很透彻,在训练方法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懂得更好地与残疾人运动员沟通,会手把手地教,让队员们更好理解。“教练非常有耐心,会反复给我们调整训练计划,希望我们能够在赛场上发挥最好水平。”

队里的00后“小不点”梁燕芬,曾夺得多项国家级及国际级赛事奖项,获得本届杭州亚残运会女子100米-T13金牌。她体格虽小,但有着很强的爆发力。“胡老师用他的训练方法,让我感受到了速度爆发的感觉,使我在奔跑时感觉到有强烈的位移感。”

让胡正观骄傲的,还有邓培程。邓培程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接触到田径比赛后,我整个人都变了,心态也积极了。所以无论多么辛苦,都会坚持,我喜欢奔跑的感觉。”

2021年在东京残奥会男子100米T36级决赛中,邓培程以11秒85的成绩夺金,并打破残奥会纪录。本次杭州亚残运会上,参加了跳远、400米以及100米项目的角逐,共夺得2金1铜的优异成绩。其中在男子400米T36级决赛中,他以55秒17的成绩创造新的亚洲纪录和赛会纪录。

但一开始,邓培程却是让胡正观感到最头疼的队员。“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刚来到我的团队时,他们其实不知道要干什么,因为这里面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他们对这个团队可能不熟悉,哪怕他是个残疾人。这个过程,邓培程是最明显的。

时间回溯到2018年。凭借丰富的职业经验,胡正观发现了患有先天性脑瘫、身体四肢不协调,却有着很强运动天赋的邓培程,希望他能够加入自己的团队。

但邓培程还不了解胡正观的团队,也对残疾人体育也不了解。“他说,我是一个帮朋友卖服装的小老板,我还是做我的小老板比较好。因此我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去说服他,甚至到他家里去找他的父母,你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我去给你解释,我帮你去解决问题。”

最后,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说服邓培程加入了团队。“现在他熟悉了团队,爱上这个大家庭,赶他也赶不走了。”

这正是胡正观坚持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意义所在。

体育,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对于一个有残疾人成员的普通家庭来说,他们可能根本想不到,在家里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不仅能当运动员,还能在国际赛事上为祖国争取荣誉。

胡正观表示,因为残疾人体育这个平台,改变了每个运动员自身的命运。“有些队员刚来的时候可能走路都东倒西歪。但是现在他能跑还能跳,还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真的是很了不起!”

家庭的命运,也因此改变。“原来他们可能是家庭的负担,现在他们是家庭的骄傲,甚至是家庭的支柱。周国华在伦敦奥运会拿到金牌以后,她第一件事跟我讲‘胡教练,我想给我妈妈买一套房’。我就说,你赶紧做这件事情,后面她就很快就买房,她爸妈现在就住在国华给他们买的房子里面。”胡正观说,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也是值得去宣传、表彰的一件事情。

胡正观认为,田径本身就是一种向外张扬、鼓舞精神的运动,这项运动能让残疾人运动员找到自信,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工作都能够有帮助。“残疾人体育运动让队员们有一个自强自立的过程,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好,也可以把家里的负担承担起来。”体育对他们来说,就是改变命运的平台。

“残疾人运动员的教练,都希望帮助他们实现梦想。”胡正观说。从尊重理解残疾人,到情感相通平等相处,这个过程他们是相互成就、“双向奔赴”。

和一般的教练不同,做残疾运动员的教练,不仅要传授队员精湛的竞技技术,在他们生活遇到不便时,还要寸步不离地贴身照顾。当运动员丧失生活信心时,他们还要及时耐心地疏导,帮助队员调整心态。

刘翠青一直觉得,胡正观就是队里的大家长。“对胡教练第一印象,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气场的人,并且能给我带来安全感。他善良、幽默、充满正能量……能够成为胡教练的学生,我感到很幸运。每当我赛前紧张时,找他聊聊天,就觉得没那么紧张了,经常逗我们笑。”

“在教练的帮助下我拿到了第一块金牌,后续的比赛中也拿到了越来越好的成绩,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同时也变得更外向、开朗了。”日常生活中,刘翠青是个沉默少言的人,不太能见到明显的情绪表达,用胡正观的话来说,她现在肉眼可见地变自信开朗了。

他们的改变,胡正观都看在眼里。从开始自卑得无法开口说话、生活无法自理的人,到现在世界级赛场上冷静、心思缜密的运动员,在参与长年累月的体育运动中,胡正观的队员们不仅获得佳绩,还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胡正观认为,争金牌创佳绩固然重要,但队员们的未来人生发展才是他最看重的。他将一直秉承着这一理念,带领大家科学训练、快乐生活、开心夺冠,让每位队员变成更好的自己。

谈及备战明年巴黎奥运会,胡正观说:“在明年巴黎残奥会的备战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科学训练、加强康复保障。同时,科研人员在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心理监测、各个项目的运动轨迹分析等方面,都要做全面保障。这些方面做好了,我们才有绝对的实力跟国外的运动员竞争。”

一根小子,牵出“东莞造”

盲人田径比赛的跑道只有1、3、5、7四个赛道,那是因为每一名盲人田径运动员都与其的“眼睛”——领跑员用一条10公分的引跑绳紧紧相牵。对于盲人与领跑员来说,那是眼睛、是方向、是信任。

尽管计算的只是运动员的成绩,但两个人的抬腿高度、步幅、摆臂幅度都要完全一致。稍有不同,就会发生拉扯、磕绊。发令枪一响,两个人共同在赛场上奔跑,他们的步伐、呼吸息息相关,命运荣辱与共。

胡正观团队研发的的引跑绳,已经得到世界残奥田径委员会的高度认可,成为残奥会、世锦赛等国际大赛的指定比赛器材。

“现在国际上的盲人引跑绳,我们是唯一被认可的。”

“这个原因主要是在16年里约奥运会上,当时国际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引跑绳,在比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公平现象,比赛的主角变成了引跑员。当时英国的选手在这方面可能‘做了一些事情’,我们也发现了,给国际残奥委会提出来了。”胡正观说,团队认为这样做不公平,后面才有统一引跑绳的想法,让比赛变得更公平。“要突出比赛的主角是残疾人运动员,这个也完全符合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见。”

决定使用引跑绳是2018年10月1号。在这个过程当中,胡正观带着团队进行了引跑绳的研发工作,“没想到要花这么大的精力”。

看上去是很简单的一根绳子,但实际上这根绳子里面的元素非常多。胡正观介绍道,首先绳子要非常结实,因为两个人在跑道弯道受离心力的作用或者两个人力量过大以后,如果绳子不结实的话容易崩断。而且这个绳子不能有弹性,中间还有两个珠子,使得在比赛当中裁判员可清晰看到两个人的距离,这样就可以把运动员实力充分体现出来。

“但是,好在我们在东莞,我们有东莞制造。当时在伦敦举行引跑绳项目听证会的时候,我很自信地告诉这些IPC(国际残奥委会)官员,我来自东莞,我们有东莞制造,我们一定可以把引跑绳研发出来。”

2018年7月份欧洲锦标赛期间,东莞研发制造的引跑绳在技术官员的会议上正式亮相。

“意大利的供应商也把他们研发的引跑绳带到了德国。最后两个引跑绳拿出来以后,用他们官员的话说,这就是天上和地下,我们引跑绳确实是做得非常完美。最后就确认使用我们东莞制造的引跑绳。在残奥会上从此以后就有了中国元素、东莞元素,这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当引跑绳全部做好以后,最后一道手续是包装。胡正观回忆道,所有绳子是团队全体总动员坐在一起包装的。实际上这个过程很辛苦枯燥,但是大家在一起很开心——毕竟是中国制造,能在奥运会、世锦赛上使用,很受鼓舞。“每次去参赛,我看到所有国家的运动员都使用我们自己研发、生产、包装的引跑绳,那种感觉很自豪。”

引跑绳做出来以后,胡正观团队还在第一时间捐赠了500个引跑绳委托国际残奥委员会的基金会帮助分发给非洲国家。

靠着这一根“东莞造”的10厘米引跑绳,刘翠青和一众盲人队员在徐冬林等领跑员的引导下,完成一次次默契的合作,为祖国屡创佳绩。

无论去到哪,“在松山湖

2012年9月1日,在伦敦,周国华创造了11秒91的成绩,是所有级别女运动员中第一个打开12秒大关的,拿到了她的第一块女子100米奥运会的冠军。

“2013年我和国华到了东莞松山湖,喜欢上这个地方。从此以后我们就在这里生活、训练。”胡正观回忆道,从一个运动员发展到现在有二三十个运动员,是个很艰辛的过程,但是最后回想起来很开心。“我们有各种类别的运动员,有盲人、有肢残、有脑瘫,甚至是‘刀锋’。现在他们的水平,是国内甚至世界上的最高水准。”

目前,胡正观任教于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松山湖校区),团队驻地在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大家每次从这里出发,去到全国各地、去到世界各地征战的时候,无论去到哪里,实际上我们的‘根’都在松山湖。松山湖我本人特别喜欢,因为这里的环境、人文、科技氛围都非常好,是东莞转型升级的发展引擎。在我们残疾人运动队的训练过程当中,实际上也需要这些元素的加持,队员们也喜欢这片有活力的地方。”

胡正观还提到,华为运动健康实验室在松山湖,队里很多有关残疾人体育事业的科研项目会与华为有合作,能够帮助残疾人运动员在比赛里面有更好的运动表现。

胡正观团队此前落户松山湖,同样还看中了这里的优美环境。“松山湖真是个好地方!我们的训练地东莞理工学院,本身也是一个大花园。但是走出学校还有松湖烟雨,松山湖中心公园。所以有时候我们训练就在中心公园,我们在松湖烟雨做一些练习,呼吸新鲜空气,在水边去玩耍。”

胡正观和队员经常“说走就走”,上午还在训练,下午可能全队就在松湖烟雨看风景了。“他经常会在每周调整或者每日调整的时候带我们出去玩,比如去海边、游湖、爬山等,我很喜欢,觉得非常开心。”邓培程说。

刘翠青虽然看不见,但她也能感受到松山湖相较于其他训练地有着更清新的空气。“在这边训练,心情舒畅。教练经常带我们去松山湖各个公园游玩,环湖骑行,同时还会给我们描述周围优美的环境,我一边听一边想象,很美好。”

不仅是此刻要让队员热爱生活,作为一个负责、有爱的教练,胡正观也在为他们的未来考虑。

身兼广东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教师、松山湖田径协会首届会长等多个身份的胡正观,最近在争取让广东省残疾人田径训练基地挂牌东莞松山湖。

从可以坐起来,可以站起来,可以走起来,到可以跑起来……在这些方面,胡正观的团队拥有丰富经验,希望能够用到残疾人身上。胡正观表示,现在团队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庭,参加到残疾人的运动康复中来。队里的残疾人运动员退役后,将来还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康复师和运动教练。

“现在我们队伍已经融入到松山湖,也几乎融入到东莞理工学院了。学生在旁边上课,我们在一边训练,共用一个操场,这里很有朝气!”胡正观掰着指头算了一下,自己从2013年来到东莞松山湖,至今已有十年。

“在这十年的过程当中,我们经历了艰辛,也收获了喜悦。我们在东莞松山湖,也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成长。希望我们的队伍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和这座城市一样越来越好。”胡正观说道。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东莞   金牌   教练   田径   绳子   残疾人   双向   运动员   队员   团队   成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