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华:再婚嫁未婚小伙,没有共同的孩子,她幸福吗?

前言

她曾风光无限,她也曾跌入谷底。

她经历了多场感情的酸甜苦辣,她又在爱情长河中重新站起......这就是于文华,那个我们曾经熟悉的“歌后”。

时过境迁,于文华已不再年轻,她的故事却仍令人津津乐道。

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她走过这漫漫情路?她最后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幸福吗?

农村女孩的音乐梦

1972年,河北农村。

一名叫于文华的小女孩出生了。

她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爸爸妈妈种地为生,哥哥姐姐们也是颐指气使的主。

整日里,小文华只能听着放羊娃子吹着口哨,看牧羊犬穿梭在山坡间。

乡野生活并不像电视里演的那么诗意。

稻田里的青蛙声,麦浪里的虫鸣,透着一股淡淡的枯燥。

然而,小文华的心里却怀揣着无限的浪漫——她爱唱歌。

田间地头,她总是自娱自乐;村里晚会上,她更是第一个冲上舞台。

或许,正是乡村生活的单调,激发了她对舞台的无限憧憬吧。

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文华的歌喉已然小有名气。

脱下田间工作服的她,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少女。

1985年,中专文凭已在手,文华鼓起勇气向父母提出:她要报考河北省艺术学校,真正开启自己的音乐之路。

家人的支持和牺牲

“不行!女儿家学这个干嘛!”父亲的第一反应是坚决否决。

在父亲看来,文华这个想法实在太不切实际了。

艺术生,能有几个红得起来的?再说,家里也挣不到多少钱,上个普通高中就该知足......

文华知道父亲的顾虑不无道理,家境并不宽裕是不争的事实。

但她还是鼓起勇气对父亲说:

“爸,我真的很喜欢唱歌!就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会毕业后红起来,挣钱养活你们的!”

也许是见女儿眼里透着坚定,父亲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他对老伴说:“就由着她去吧......”

于是,文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河北省艺术学校声乐专业。

这对于这个小山村的女孩子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也预示着一条不平凡的人生。

然而,梦想的背后是巨大的家庭牺牲。

为了凑够女儿的学费,父母不惜卖掉了家里的耕牛、母鸡,还背上了债务。

哥哥姐姐们也尽自己微薄的收入帮补文华的生活费。

入学后,文华仍然囊中羞涩。

父亲时常背着几十斤白菜、馒头,坐四五个小时的车来省城给女儿送饭。

同学们见了这个面色黝黑、满头白发的老人,都以为他是文华的祖父。

其实,他正是她的父亲——一个为了女儿梦想可以牺牲一切的父亲。

艰苦求学的日子里,文华也遭遇了很多非议。

有人说她“脱离实际”,有人说她“玩不转”......

然而,这些质疑都没有击垮这个来自乡村的女孩。

在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下,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保送中国音乐学院的机会。

大学期间,文华得到了更为系统的声乐训练,实力也在提高。

然而,命运的捉弄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

就在大学毕业前夕,她的父亲因病去世,这无疑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父亲支持她走上这条不平凡道路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却只能凭一张黑白的遗照缅怀......

事业上的辉煌

大学毕业后,于文华被分配到北京中国歌舞团工作,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美貌动人的她很快引起了不少追求者的目光,其中就有中国唱片总公司的一位年轻录音师李凡。

李凡不仅倾心于文华,也向她伸出了友谊之手——他成了她最重要的工作伙伴,为她以及其他歌手制作了大量成功的歌曲。

1995年,事业日益成功的两人终于走入婚姻的殿堂。

一年后,女儿李思妤的诞生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无限欢乐。

作为90年代最红的女歌手之一,于文华那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时期。

她的知名度已远远超出歌坛,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当她一个人站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台上独唱《我和你》时,显然已经站在了歌坛的最顶端。

那一刻,于文华骄傲而凄美的歌声,直击着亿万中国人的心灵。

如果我们试图给90年代划上一个音乐符号,我相信很多人会想到于文华温暖纯净的歌声。

那是中国流行音乐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型期,也是于文华从一个小村女孩成长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的黄金时期。

婚变:被背叛的痛

1999年,一则婚外情的新闻突如其来地打破了大家眼中“金童玉女”式的梦幻婚姻。

原来,李凡在深圳的音乐公司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下属暗恋他已久。

两人在长期的工作往来中,最终发生了关系。

“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当于文华在杂志上见到丈夫和情妇的照片时,她的内心是崩溃的。

明明已经有了如此美满的家庭,明明已经拥有了如此成功的事业......这一切算什么!

她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还好,故友尹相杰时常来看她,这才避免了更大的悲剧。

“文华,振作点!你还有思妤需要你呢!”尹相杰劝导道。

他无条件地支持着这位老友渡过难关,甚至向她毛遂自荐过。

然而文华的内心世界已然崩塌,她拒绝了尹相杰的好意。

最终,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挣扎后,于文华还是和李凡正式离了婚,并独自抚养女儿。

为了不让思妤受到伤害,她暂时隐瞒了这场婚变的真相。

然而小女孩敏感的心灵还是察觉到了生活的异样——爸爸不再像从前那样温柔,妈妈也常常落泪......

“妈妈,你不要哭......爸爸也一定会回来的!”思妤天真地安慰道。

然而她不知道,生活已经不会再回到从前了......

重生:和钢琴家的姻缘

神仙眷侣也会有破裂的一天,原来婚姻的路是如此崎岖......经历了这场婚变,于文华一蹶不振,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直到有一天,她在一个歌迷群里认识了一位名叫李年的钢琴师,两人的姻缘就此开始。

李年比文华小两岁,原本只是她的忠实歌迷。

两人最初在群里聊起了文华的创作灵感、演唱技巧等等。

渐渐地,文华把更多的真实感受吐露给他,而他也用温暖的文字安慰她创伤的心灵。

或许是太需要温暖,文华最终接受了李年的追求。

2001年两人正式步入婚姻,李年也放弃了钢琴家的身份,成了文华的经纪人兼助手。

这桩姻缘一度成了当年的热门话题。

大家议论纷纷,猜测这是否是真爱。

毕竟两人的年龄差距和生活经历都差了不少,能否走得长真是未知数。

然而,爱情的力量大过一切。

李年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对女儿李思妤的关爱,慢慢治愈了文华内心的创伤。

2006年,李年甚至提出想要自己的孩子,但考虑到年龄等问题,文华还是做了绝育手术。

不过这并未影响两人感情的发展。

在李年全心全意的支持下,文华逐渐走出了情伤的阴影,重新出发。

她推出了多首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歌曲,成功转型为“亲情歌手”,成为歌坛的常青树。

如今,于文华与李年的姻缘已经20多个年头。

女儿思妤也大学毕业,成家立业。

看着两个世代的骄傲,于文华由衷地觉得,选择和李年再婚是她一生中最正确的抉择。

命运起起伏伏,她经历了一次次感情的打击与重生。

但人生没有如果,她也早已看开。

于文华不再是1993年那个站在巅峰的歌后,但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安宁。

结语

从一个小山村跑出来的女孩子,到家喻户晓的巨星,再到人生多次跌倒又重生......这就是于文华。

她经历的太多,比大多数人都要多。

她也累了,比大多数人都要累。

然而,当她再次站在舞台上时,还是会忍不住对着观众微笑。

那个来自乡村的小女孩,仍然生生不息地活在她身体里。

一曲歌毕,掌声雷动如昔。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有的集市与离散,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在她歌声的波澜里。

它们交织出了一个女子最真挚而又坚韧的一生。

问过自己无数次,于文华是否后悔?她的答案也许只有一个——从未。

不为璀璨的光环,不为短暂的掌声,只为心中那一缕青春的梦。

那是属于自己的歌,这一生,唱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河北省   家喻户晓   姻缘   歌坛   小伙   中国   父亲   女儿   婚姻   事业   孩子   幸福   家庭   于文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