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抑郁,请等一等,或许,你也会遇见那一棵让你心生欢喜的树

看到一个关于抑郁症的故事:

在那个初夏的午后,她,是朋友的朋友,那份淡淡的亲切感让我倍感温馨。她向我发出了邀请,希望我能担任她的一日导游,带着她领略这座城市的魅力。那时的我,刚刚踏入心理系的门槛,满心欢喜,渴望与人分享那些深奥的理论。

当得知她曾与抑郁症抗争过,我心头一震。脑海里瞬间浮现出课堂上老师讲述的那些案例:那些被抑郁症折磨得卧床不起的人们,即便想要寻求解脱,也无力起身。还有那种神奇的药物,服下后需要两周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带他们走出阴霾。但在这两周内,他们要如何与内心的恶魔抗争,如何鼓起勇气继续活下去?

我深吸一口气,按捺住内心那份想要炫耀知识的冲动。我诚恳地问道:“虽然学过一些关于抑郁症的知识,但我仍无法完全理解。是什么样的想法,让你觉得生活已无望到非要以死求解脱呢?”我期待着她的回答,希望能从她的故事中寻找到一丝启示。

她倾诉了许多,其中谈到了她每天躺在床上发呆,日渐消瘦,体重一度下降了三十斤。那段日子,她的生活仿佛失去了色彩,每天都笼罩在阴霾之中。她的父母看着她痛苦无助的样子,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求助于她最好的朋友。

她的朋友非常关心她,想方设法地给她讲一些开心的事情,试图让她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然而,这些努力只是让她勉强装出笑容,内心却依然痛苦不堪。渐渐地,她甚至连听朋友说话的精力都没有了,内心充满了焦虑和绝望。

最后,她用一句话总结了那段黑暗的日子:“那时候,我感到自己的一生都无法再感受到快乐了。”这句话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无助,让人不禁为她的遭遇感到心痛。

不知道文字是否让大家体会到我当时的震动。那时我知道一切大多从书本上获得,只知道抑郁症是大脑的器性质病变,有几种可能的成因,患者自杀率非常高。可是面对一个曾经的抑郁症患者,亲耳听到她的绝望,我才第一次明白他们选择赴死,仅仅是找不到理由活着。

那么后来,你是如何重拾笑颜的呢?我好奇地询问。

她嘴角上扬,轻声道:“那时候,国内对抑郁症的了解还很少,我和父母都茫然无措,未曾寻求治疗。我在病榻上度日如年,心中焦灼,渴望康复。但病魔将我对世间万物的好奇与热爱尽数剥夺,只剩下无尽的消极情绪。直到某个雨天,我凝望着窗外的一棵树,不知为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对自己说,就从此刻开始吧,至少我还能够喜欢一棵树。也许未来,我能喜欢上一场雨、一朵花、甚至一个人。

于是,我开始珍惜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正能量,紧紧抓住每一次心灵的颤动。不知不觉中,我的病情逐渐好转。如今,那段艰辛的岁月已经渐行渐远,留下的印记也渐渐模糊。然而,我却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看树。

或许这个姑娘的经历略显独特,抑郁症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对我而言,她的故事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明白那些笼罩在抑郁阴霾下的痛苦与挣扎,是众多患者共同的命运。”

我倾尽笔墨,只为向那些深陷无边绝望深渊的朋友传递一线希望:请再等一等,或许,你也会遇见那一棵让你心生欢喜的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心理系   装出   阴霾   抑郁   患者   无助   绝望   内心   痛苦   喜欢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