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5大镇国文物,每件都是无价之宝,哪件在你心目中排第一?

文 | 喜盼晴

编辑 | 喜盼晴

前言

华夏历史延绵至今,已有五千载岁月,如今天边明月依旧是当年那个明月,如今的人却只能通过典籍记载或是文物遗产,从中窥探古人生活的一角

从几十年前开始,“保护文物”这个理念便已逐渐成为了国人的常识,随着时代发展愈发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在华夏历史辗转数千年的时光当中,早有一些足以称得上“镇国之宝”的文物,因为种种原因下落不明,至今杳无音信,或许将成为永远无法揭开真相的谜团。

那么究竟有哪些镇国之宝级别的文物失踪?它们哪件又能排得上你心目中的第一呢?

传国玉玺

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后,自认“功盖三皇、德高五帝”,故而自称为“皇帝”。

既然新的王朝建立,那么之前属于秦国的大王印便不能再用,需要制造一个新的象征皇权的事物,以此来庇佑秦朝万世太平

这件事物便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而奉命雕刻这块传国玉玺的人,就是当时秦朝的丞相李斯。

接到秦始皇命令后,李斯便开始找人雕刻玉玺,在玉玺的用料方面,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传国玉玺由当年赵国那块“和氏璧”雕刻而成,而另一种说法则是上等的蓝田玉。

由于和氏璧的形状不太适合雕刻成四四方方的玉玺,因此使用蓝田玉为原料的说法更加令人信服。

传国玉玺雕刻完成后,正面用秦朝小篆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

从此以后,这块传国玉玺便成为了中国皇帝“正统”的象征。

从秦始皇开始,再到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等历朝各代的皇帝,都曾成为过这块传国玉玺的主人

可唐朝覆灭后,五代十国战乱不休之间,这块传国玉玺辗转多处,最终下落不明,至今无人找到。

据说最后一个得到传国玉玺之人,带着传国玉玺一起投江自尽了,或许这块传国玉玺如今依旧沉眠于某条河流底处,等着重见光明的那一日到来。

华夏九鼎

根据史书记载,大禹从舜手中接过帝位之后,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州,再下令让掌管这九个州的州牧上交青铜,将青铜重铸为九个大鼎,以此来代表天下九州

从那以后,“九鼎”便成为了夏朝、商朝与周朝三个朝代的“镇国神器”,同时也是传国之宝。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九鼎尽数归秦始皇所有,而史料对九鼎的记载,自秦朝以后便再无踪迹

时至今日,对于华夏九鼎的下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依旧没有定论,但最后有三种说法比较可信。

第一个说法就是九鼎在秦始皇陵的地宫当中,作为秦始皇的陪葬物品,只要打开秦始皇陵地宫,华夏九鼎就能重见天日。

第二个说法则是项羽覆灭秦朝之时,像是一把火烧掉了阿房宫那样,将九鼎也尽数摧毁。

而还有一种说法,则是称周朝之后,秦朝建立之前,九鼎便早已下落不明。

据《汉书》记载,说是秦昭襄王在洛阳找到了九鼎,想要将其运回咸阳,但经过泗水的时候,不小心将九鼎掉落到了水底。

这里说的泗水,很有可能就在如今我国的山东境内,但值得怀疑的一点,从洛阳返回咸阳,怎么会路过山东地带?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大约一百年前,在北京周口店地区,考古学家挖掘出了六十万年前猿人头盖骨,保存非常完好。

之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便一直存放于美国资助的医院内,由德国学家进行研究。

可没过多久,日军侵华事件爆发,为了保护头盖骨化石的安全,有人提议将其先存放到美国纽约的博物馆里。

于是在美军的保护下,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便踏上了从北京到纽约的旅程。

可就在抵达秦皇岛时,美军突然遭到日军的突然袭击,携带头盖骨化石的工作人员以及头盖骨化石,都成为了日军的战利品

自那以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便就此下落不明,有人说是日军将其当成了“普通石头”,随手丢弃在了荒郊野外,也有人说是日本官方将它藏了起来。

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靖难”即位之后,为了彰显大明国威,决定编著一部足以“造福万代”的传世巨著,也就是《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汇集了明朝时期所有的知识,类似于现代的“百科全书”,囊括了天文地理、风水医药、天工科技等集中国古代典籍类目大成之作于一体。

全书字数多达3.7亿字,共有3000多人参与编撰过程,成书之后朱棣亲自为其写序,并赐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年间完成的《永乐大典》便是原本,等到嘉靖皇帝即位,担心正本受到损坏,便命人重新抄录了一份,也就是《永乐大典》的嘉靖版本。

除了这两本之外,世上再无其余《永乐大典》,如今现存于世的,便是嘉靖皇帝命人抄录的那一份,并且其中有大量内容遗失,而原本早就不知所踪

对于《永乐大典》原本的下落,一直都有两个说法,一是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将《永乐大典》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二就是原本作为永乐大帝的陪葬品,至今仍在明皇陵当中

兰亭序

对于《兰亭序》,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毕竟语文课本中便有《兰亭集序》,而《兰亭集序》便是《兰亭序》的序文。

《兰亭序》由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撰写而成,是王羲之行书的集大成之作。

但由王羲之手写的《兰亭序》早就失传,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兰亭序》,都是王羲之后世各书法大家的临摹作品。

对于《兰亭序》真迹的下落,学术界也有着两种不同的推论。

一是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爱《兰亭序》真迹,便命人在他死后一起陪葬进了陵墓当中。

二也是沦为了陪葬品,但对象并非李世民,而是女帝武则天。

结语

除了这5件足以称得上“镇国之宝”的文物下落不明之外,中国还有许多珍贵文物,也在时代的更迭中杳无音信。

尤其是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劫难后,无数属于中国的瑰宝流入海外,有的下落不明,有的成为其他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或许此生都无法再回家。

这些宝贵历史文物的遗失,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难以抹平的伤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王羲之   头盖骨   玉玺   秦朝   华夏   无价之宝   下落不明   国文   化石   永乐   大典   心目   说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