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名将”马文革:携妻移居国外15年,为何2009年弃高薪回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9年寻常的一天,已经在德国定居的马文革忽然接到了一通来自大洋彼岸的电话,原来是他在天津男子乒乓球队效力时的老领导。马文革激动地接听了电话,然而当对方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他却面露难意。

他的老领导想邀请他回天津男子乒乓球队担任教练。此时的马文革已经在德国生活了十五年,他的两个儿子也自小在德国长大。如果现在回国,就意味着他要放弃在德国辛苦打拼的一切。马文革究竟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最后的结果又如何?

一代乒坛名将的诞生

1968年3月27日,马文革出生在天津的一户职工家庭。他自小就身形矫健、反应灵敏,极爱运动,其中最让他感兴趣的就是乒乓球。从小小年纪起,马文革就经常和家人们一起打乒乓球,并且在刚入小学的时候就被选入了乒乓球校队。

小学毕业之后,极具天赋的马文革被天津体工大队的教练一眼相中,从此以后开启了自己的乒乓球专业运动生涯。

在日常训练中,马文革总是比其他的小伙伴更加刻苦与认真,再加上他的悟性极高,总能在训练中快速地吸取经验与教训,所以他进步的速度惊人。马文革优异的表现,让天津体工大队的教练对他刮目相看,更对他委以重任。

1983年,马文革作为天津市的代表,参加了全国乒乓球少年锦标大赛,并且两次获得大赛的男子单打冠军。年仅十五岁的马文革,就这样早早地在乒乓球界崭露了头角。

1985年,马文革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另一个转折点。刚满十七岁的他,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与沉着冷静的心态,先后击败了众多实力强劲的选手,一举夺得了冠军的宝座。

他在这场比赛中的突出表现,吸引了乒乓球国家队教练的注意。于是在三个月后,马文革正式收到了乒乓球国家队的入队通知,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员。然而,当时的中国乒乓,正处于低谷时期。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瑞典的男子乒乓球队,连续三年取得了世界赛与锦标赛的冠军,而中国队则在国际赛事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原来,那时的欧洲横板选手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创新,实力也随之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这使得中国乒乓球选手一时之间应接不暇,接连遭遇挫折,士气低落,极度缺乏自信。所以马文革加入国家队的时候,正是中国乒乓面临发展瓶颈、急需突破的关键时期。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时,蔡振华教练临危受命,带领着马文革、刘国梁、王涛、孔令辉和丁松五名选手,组成了一个全新的队伍。他们加大训练强度,不断在练习中寻找战略与技巧的突破点。

在这期间,他们也尝试过很多新的打法,但是在实战中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于是马文革变得更加刻苦,无论是在日常训练,还是在休息之中,他总是会拿着欧洲选手的比赛视频进行学习与思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他终于琢磨出了一种全新的打法——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球。这为中国乒乓的重新崛起带来了希望。

1989年,在第四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马文革作为队伍的主力,带领着团队取得了大赛的亚军。

同年,马文革又在乒乓球世界杯大赛中,先后击败了世界名将阿佩伊伦、塞弗、佩尔森等人,最后在决赛中战胜了格鲁巴,夺取了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他率领着中国乒乓走出了低谷,并在接下来的数场比赛中,一路势如破竹。

1990年,马文革一举拿下了第十一届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的冠军,紧接着又获得了第十一届乒乓球世界杯大赛的亚军。

1992年,在越南举办的第十三届乒乓球世界杯大赛中,马文革战胜了韩国名将刘南奎与金泽洙,获得了男子单打的冠军。1994年,他又在韩国取得了乒乓球世界全明星巡回赛的男子单打冠军。

而1995年,马文革与国家队共同迎来了新的转折。这一年,马文革放弃了具有高额奖金的世界明星巡回赛,在队里专心养伤,全身心地投入到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备赛之中。

最终,他与队友先后战胜了各国的顶尖选手,诸如金泽洙、刘南奎和佩尔森等人,在时隔六年之后重新登上了男子团体的冠军宝座。

这一结果不仅令广大球迷激动不已,更是让国家队选手纷纷痛哭。过往的所有艰辛付出在此刻都得到了回报。

移居德国

在中国乒乓的低谷时期,马文革与他的队友和教练们一起力挽狂澜,成功捍卫了中国乒乓在世界上的地位,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经历了长期高强度训练的马文革,身体也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伤痛。28岁的他,随时要面临着退役的风险。就在他发愁之际,他偶然间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在德国打球会比较轻松。经过谨慎思考之后,他决定前往德国寻找新的机会。

于是,1995年10月,28岁的马文革和他的妻子一起飘洋过海抵达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初来乍到,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多。

首先,他们面临的最为直接的困难就是语言不通的问题。语言不通就无法和身边的人进行沟通,那样的话,他们的生活就会处处受限。而对于马文革和他的妻子而言,突然要从零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自然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除此之外,最让马文革感到无法适应的就是德国人的冷漠。在中国,无论是同事朋友还是街坊邻居,大家都非常热情,会在日常生活中彼此照料。

但是在德国,人与人之间普遍比较有距离感,他们把工作与生活分得非常清楚,也非常在意自己的隐私与空间。大家不会在工作之余打扰别人的生活,同时也不希望自己被打扰。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马文革一时之间无法接受。

他与妻子初到德国,还有非常多不懂的地方,可是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关心和帮助,这一度让他们感到非常失望与难过,甚至还经常后悔自己的选择。而在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差点让马文革直接打道回府。

1998年,马文革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突发疾病,事态十分紧急,需要快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然而他们对德国的医疗系统和地形路况都不怎么熟悉,情急之下只得去寻求邻居的帮助。

可是由于他们的德语尚不流畅,无法清晰地表达诉求,又加上他们平时也不怎么和邻居来往,所以最后并没有从邻居那里获得帮助。几经辗转之后,马文革终于气喘吁吁地将儿子送达了医院。

然而正当他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又被告知,医院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医生不再接诊。无论马文革怎么请求,医院的工作人员都无动于衷。这让马文革火冒三丈,却也毫无办法。

虽然他的儿子最后还是得到了成功救治,但是这个不愉快的经历却一直留在他的心中,让他耿耿于怀。直到多年以后,马文革完全适应了德国的生活方式,他才真正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也逐渐释怀了过往的遭遇。

马文革在德国先后加入了五个乒乓球俱乐部,并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根据他本人透露,他每年都至少要参加六十场比赛。在本该退役的年纪,马文革却一再打下辉煌战绩,还在欧洲俱乐部中长期保持着高位排名。

对此,马文革表示,自己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绩,一方面要归功于国家对他的培养。他在过去的训练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相当于是在吃老本。欧洲选手大多风格粗犷,而他的风格相对来说更加细腻,所以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一方面,德国的生活也确实比较轻松。在这里,他每天只需要工作三四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会用来休息或者陪伴家人。因而,他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体能也保持得很好。

到2009年,马文革已经在德国生活了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之中,他再一次凭借着自己的拼搏与努力,在异国他乡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事业取得成功的同时,他还拥有着幸福和睦的一家四口。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在德国出生,自小在德国长大,接受的都是德国的本土教育。他们也早已拿到了德国的绿卡,成为了德国的永久居民。

毅然回国带教

就在这时,马文革却突然收到了天津男子乒乓球队的邀请。对方想让他回国担任乒乓球教练,为国家带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这个邀请打破了他的平静生活,也让他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国家培养了他,如今报效祖国的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他不能视而不见。于是他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放弃了德国俱乐部的高薪,带着家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之后的马文革,担任了天津市男子乒乓球队的总教练,并利用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整理出了一套全新的培训方案与机制,在短期内迅速增强了天津队各个选手的实力。

2012年,马文革带领着天津队,成功进入了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的前四强,创下了天津队的历史最佳成绩。次年,马文革又带领着天津队在全国运动会中夺得了男子双打的冠军。

2018年,天津队更是在马文革的带领下夺得了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的冠军!

在曾经的一次采访中,马文革说:“我这辈子离不开乒乓球。我之前是运动员,现在希望能带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这是我运动生涯的延续。”

无论是作为乒乓球运动选手,还是作为乒乓球教练,马文革都不负所望。如今,他也仍然活跃在乒乓球界,为中国乒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中国体坛,有无数为理想、为国家拼搏的人。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与运动,他们的毅力和勇气令人赞叹与钦佩,也值得所有人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德国   天津   名将   乒乓球   中国   国家队   乒乓   选手   教练   高薪   男子   国外   冠军   马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