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前为何把兵权交给李严,不给诸葛亮?这才是刘备高明之处

前言

公元223年,夷陵之战的惨败让刘备感到心力交瘁,尤其是对于关羽的死,让他倍感痛苦和无奈。在白帝城即将走完自己的一生时,刘备对蜀汉的未来感到愧疚和担忧。在临终前,他召集了诸葛亮、赵云、李严等人,交代后事,而其中一段托孤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刘备面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若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蜀汉后继者的期望,如果嗣子有才干,希望由诸葛亮来辅佐;如果嗣子不够才干,他希望诸葛亮能够为国家的未来着想,自行决断。

然而,在这段表述中,人们常常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李严。李严在刘备临终时被召见,可刘备召见李严是怎么一回事?

李严曾为刘备效力,建功立业

在刘备进驻益州之前,李严原本辅佐当地割据势力刘璋。218年,刘备欲谋取益州之地,大举进兵。此时的李严正担任刘璋麾下的一位主要将领,奉命率军五千,前往战略要地绵竹防守,抵御刘备军队。

然而让刘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严直接倒戈投降了刘备军。这一举措,无疑极大地有利于刘备占领益州。绵竹的沦陷直接导致了成都城门洞开,刘璋不得不投降刘备求和。此举一来,刘备轻取了益州之地,为日后伐吴夺蜀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来,也可见刘备重用李严是一个稳妥且合理的选择。

李严不仅军事才能出众,在文治方面也颇有建树。其曾协助制定《蜀科》法典,整顿吏治,对蜀汉政权的巩固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而更能显示李严军事才华的,则是在220年讨伐马秦、高胜叛乱一事上。

当时刘备调兵参与北伐之战,蜀地防务空虚。此时数万叛军来犯,直逼资中要害之地。李严临危受命,只带五千兵马就生擒斩杀了叛军首领,为刘备去后顾之忧,可谓大功一件。

由此可见,李严不愧为一位文武全才,深得刘备的信任。那么在临终托孤时,刘备为何要选择他来镇守永安,掌管军权呢?这里自有缘由。

托孤之举,稳定军心民心

当日刘备驾崩之时,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北伐战事刚刚落幕,士兵疲惫,军心涣散。南方孙权虎视眈眈,边境形势严峻。一场惨败的伐吴战争更是让国力元气大伤。可以说是内忧外患,险象环生。

此时此刻,刘备最担心的无疑是军心动摇,各路势力看准时机造反的可能。因此稳定军心,维持阵脚,对蜀汉而言尤为重要。李严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最终被刘备选择留守要地。他军事才能出众,曾立下汗马功劳。镇守边关,顺理成章。

并且,在蜀地实力派系之间,他也起到了平衡作用。李严本属东州刘焉一系,也就是后来反对刘备统治的益州本地势力。而诸葛亮等则是刘备自己带来的荆州党羽。

刘备让李严掌权,一方面可拉拢东州派系,削弱土著势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荆州一系过于坐大。这在稳定政权,维系各路势力之间微妙关系方面,可谓拿捏精准。

由此看来,刘备的决定实乃政治上的精明之举。但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对李严的信任和倚重。然而这位当年建有大功,才华横溢的李严大人,在托孤之后却逐步蜕变,最终引火烧身。这其中缘由为何?且听下文分解。

李严接受托孤后生性大变

白帝城一别,李严性情随之大变,再也不见当年刚正果敢的模样。他不断向朝廷要求权力,拒不前去镇守战略要地。甚至一度极力劝说丞相诸葛亮称王立国,与中央决裂。在诸葛亮的再三忍让下,他的气焰也愈加嚣张。

最终,在226年的北伐战事中,李严负责粮草运输一事上诸多失职。他不仅怠慢军需,也在战败之后厚颜推诿责任,引来诸葛亮的公开斥责。这才彻底终结了李严在朝堂上的仕途,沦为了一介平民。其生前建树,却功败垂成的突然变故,令人不免深感惋惜与不解。

我们不得不承认,托孤之重,诚非普通之辈可以承担。作为继业之臣,其内心压力可想而知。 刘备英明神武的形象历历在目,孤国之主的重任犹如山一般压在肩头。这或许是李严意气用事,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

然而除此之外,其性情逆转的重要影响因素,还在于失去了刘备这个横跨各势力的核心人物。

刘备一去世,蜀汉政局从此分崩离析。各路权贵开始明争暗斗。李严作为东州一系中枢,自然也难免被卷入权力黑洞,最终在派系斗争中背离初衷,走上邪路。

种种迹象表明,他或许是益州土著势力利用的棋子。这些地方豪强为了谋取利益,不惜动摇政局,危害大局。而失去刘备庇荫的李严,终究也抵挡不住这种力量的侵蚀利用,成为了他们实现野心的手段。也正因如此,最终的李严才会带着满身遗恨,在失意中走完了最后一程。

许下未竟的大业,等待继承者圆融

白帝城一别,大业即将更替,江山有待继承者接力圆融。面对一国运在握、几经风雨的刘备而言,谁才是真正可以托付国术大计的人选?这自是令他思虑良多。李严才华出众,建有军功,理应是重要人选。而其最终的失败,也多是基于种种客观环境使然。

诸葛亮智谋过人,出谋划策,也是刘备倚重之人。只是当时政局动荡,实在不适宜让荆州一系过度集权。种种迹象表明,刘备的重点,仍然是希望诸葛亮在大业世代更替后,能顺利接管朝政,扶持年轻的刘禅成长。

对李严而言,刘备托付他永安重镇,无疑是一个锻炼实力、显露头角的机会。只是这位老将军终究没能顺利通过最后一次考验,功败垂成。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毋庸置疑才是真正可以托付国家大计的人选。只是当时的政治格局,实在需要一个李严这样的人物作为平衡。这大抵也是刘备的另一个用心良苦之举吧。

至于那句脍炙人口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则更充分体现了刘备心目中,对诸葛亮接班人地位的默认与期望。223年冬,白帝城。这场别具慧眼与深意的托孤,让我们看到了刘备政治智慧的又一侧面。

结语

正是有了这般远见卓识的布局,蜀汉这艘大船才得以在汹涌波涛中屹立不倒,成就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也正因如此。我们不能不佩服汉昭烈帝刘备的政治手腕与护国大义。这位华夏之主,确实是不愧“慧眼识英雄”的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嗣子   白帝城   益州   绵竹   蜀汉   荆州   兵权   要地   军心   派系   势力   高明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