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马琳,理解马琳,成为马琳

经常看乒乓球比赛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当今国乒女队主教练马琳在国乒教练阵容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存在。

马琳,1980年2月19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做运动员时获得荣誉无数,曾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他于2013宣布退役,之后担任广东队乒乓球总教练,正式开始了他的教练生涯。2017年3月,马琳升入国家队教练组,曾在东京奥运周期担任混双组组长,并于2022年11月成为女队主教练。

在马琳的运动员生涯中,他最出名的就是著名的“马琳十八摸”,即为在发球前通过各种摸头摸腿抛球挥拍等小动作消磨对方的意志,分散对方注意力,起到一个从心理层面占据优势的作用。而当他成为教练员后,他的“招牌”就变成了“比场上球员更紧张的表情”和“无法为正在比赛的运动员提供任何情绪价值甚至还需要运动员反过来安慰他”。在成为女队主教练前,他曾担任陈梦的主管教练。在马琳成为陈梦主管教练之前,陈梦打球的时候有一大缺点就是容易心态不好,但在马琳成为她的主管教练后,她发现马琳做场外时心态比她更差,于是逐渐修炼成了可以自我调理自我安慰的性格,在场上发挥也逐渐稳定了下来,最终得以圆梦奥运。

有网友翻阅WTT官方账号的相册发现,里面除运动员的赛场英姿外,马琳的特写最多。大家其实都知道他那个容易紧张的性子,场上运动员发挥不好时他就眉头紧锁眼神飘忽,场上运动员发挥好时他就神情放松,你甚至不需要看比赛,只看马琳的表情和动作就知道现在场上的形势了。


作为普通观众,尤其是当有自己十分喜爱的球员在场上比赛时,我们肯定也会紧张的。譬如东京奥运会男子单打半决赛,马龙和樊振东分别4:3才赢下奥恰洛夫和林昀儒,在那个时候相信很多球迷朋友早就焦躁地在电视机前走来走去了。包括昨天开赛的WTT名古屋女子总决赛也是,孙颖莎、陈梦和陈幸同分别都是3:2才赢下对手险险晋级,这时候她们的球迷肯定也早就“戴上了呼吸机”。

“这种坐过山车一样的体验真的太刺激了,每次这个时候都会理解马琳,甚至觉得我就是马琳。”网友这么说。其实这也是一种在意比赛的表现。只不过我们作为观众,紧张外露是没有关系的,这不会对场上运动员造成任何影响。但马琳作为女队主教练,是要在各大比赛里做女队场外指导教练的,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极有可能影响到运动员在场上的发挥,所以球迷们还是常常呼吁:琳酱快点练练表情管理吧,巴黎真的已经很近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女队   东京   球员   单打   场上   主教练   乒乓球   运动员   教练   紧张   马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