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刘大脑袋"刘流,走到今天该怪谁呢?成于赵本山败于自己

前言:

走到人生转折点,该怪谁?

赵本山与刘流,一段跌宕起伏的师生情

走过炙手可热的娱乐圈后,56岁的刘流似乎正在经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回望往昔,他该感激赵本山抑或埋怨命运弄人?这一切的起因,要从多年前说起......

跨界的体育生:偶遇曲艺成就喜剧之路

20世纪80年代,位于中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一个名叫刘流的男孩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刘流生性活泼开朗,又有着高大健壮的体格,深受父亲刘老先生的喜爱。

刘老希望儿子日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于是在刘流年仅10岁时便送他入读省级体育学校,开始正式的专业训练。

然而,天生具有演员cells的刘流,对体育训练兴致缺缺。


他酷爱听曲艺演出,尤其是讲述滑稽故事的相声。

刘流时常将听来的段子编排演绎,逗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渐渐地,这份与生俱来的演艺才华冲淡了他对体育的热忱。

刘老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父亲,儿子不想当运动员的决定让他很难接受。

他一生最期盼的就是儿子能在体育场上为国争光,结果这一切竟然被儿子亲手打破。

然而,他终究还是决定尊重刘流的选择,只盼他日后不留遗憾。


15岁那年,刘流终于向父亲坦白自己的梦想——加入曲艺团,立志成为一名喜剧演员。

起初,刘老先生勃然大怒,非要求儿子继续体育训练不可。

母亲在一旁苦苦哀求,刘流也跪在父亲面前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这场家庭“拉锯战”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终于,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刘老先生松口同意了。

当晚,他独自一个人在院中坐了整整一夜。


他明白儿子的决心已定,也只能尽力给予支持,心里却始终无法完全释怀。

老一辈的刘父对儿子的决定很是失望,但还是选择支持。

于是,刘流正式加入了省级曲艺团,开始了艰辛的曲艺生涯。

起初,他只能做杂活,没有正式编制。

刘流从体校优等生跌落至曲艺团杂工,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落差。

同时,他也深知父亲的失望。


这让刘流倍感自责与愧疚,脑海里总是浮现父亲那失落的身影。

这份沉甸甸的心理负担让他夜不能寐,整日神思恍惚。

但随着时间流逝,他也渐渐褪去了过去的包袱。

当一名相声演员就是他这个年轻人全部的理想与骄傲。

为了这一梦想,他愿意忍受所有的苦楚折磨。

更重要的是,刘流真正领悟到,只有努力实践自己的梦想,才能真正安慰父亲的心。

这份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跨过最艰难的日子。


在曲艺团杂工的日子,刘流过得相当辛苦。

白天要完成大量体力活,晚上还要苦练相声段子。

这份超负荷的工作让他整日疲劳不堪。

所幸的是,他的恒心从未动摇过。

刘流极为勤奋好学,工作之余便苦练相声。

这份耐心和毅力很快被著名相声大师赵春田赏识。

见识过刘流纯熟的基本功底和钻研精神后,赵大师更确定要收下这个可塑之才。


于是,16岁的刘流便幸运地被收为入室弟子。

对当时的刘流而言,祖师的真传并不只意味着崭新的青云之路,更是对曾经选择的肯定,是心中沉重包袱的卸下。

他终于可以抬起头来看着父亲的眼睛,说一句“您看,我没有辜负你和我自己”。

这是多么轻盈的一刻!

委身赵家班:机缘巧合成就小品道路

20世纪90年代,中国曲艺界风云变幻。

相声渐趋衰微,而小品则如日中天。

以赵本山为代表的新一代小品演员正轰轰烈烈地占领娱乐舞台。

此时的刘流已在赵春田门下磨砺多年,相声造诣已深。

但相声这门小众曲艺难以在浮华的娱乐圈中突围。

刘流渐感前途茫然。

其实,张爱玲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旁观者。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注定的奇遇,所有重要的相遇都有它内在的必然性。

对于刘流来说,赵本山的出现无疑便是天作之合。

也许,是上天注定要将刘流引向另一条道路。

1997年冬,赵本山一伙前来黑龙江省巡演。

这次巧合的邂逅,成就了刘流和赵本山之间的不解之缘。

其实,赵本山早已在私下听闻刘流大名,对这位多才多艺的年轻人颇为欣赏。

相声和小品之间一直存在微妙的竞争关系,赵本山此前未曾与刘流有过太多接触。

然在这次偶遇中,两人一见如故、投机极契。

或许正是一阵错愕,他们更能切实打动彼此。

赵本山目睹了刘流台上融化一切的魅力,而刘流也为赵本山富有温度与幽默感的作品而折服。

在演出现场,两位艺术家在无形中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交流。

待到此次巡演结束,他们已经成了满腹牢骚的知音。

见识过刘流的人品和才华后,赵本山决定收刘流入赵家班,正式转型成为小品演员。

在赵本山的悉心指导下,刘流很快便融入了角色,并在电视荧屏上崭露头角。

起初,刘流也曾略感为难。

毕竟,走小品这条路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叛祖。

他的启蒙老师赵大师是深知相声脉络的守望者,可能并不希望自家徒孙出走别派。

3个月的时间,刘流反复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决定加入赵家班。

这是一次冒险,但他已隐隐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赵本山给了他足够的包容与空间,让他可以在原有的相声艺术基础上,逐步探索出自己的小品风格。

很快,他扮演的憨厚老实的“刘大脑袋”形象深入人心,一举成名。

从此,刘流引领着自己踏上另一条奇妙的演艺之路。

历练管理:步步高升成副总裁

刘流不仅才华横溢,对娱乐公司的管理运作也颇有心得。

加入赵家班后的刘流,逐渐参与到本山传媒的日常经营中。

他贴心周到、执行力强劲,深得赵本山的信任。

2002年,本山传媒开始快速扩张,刘流更是赵本山的左膀右臂,公司各项运营都有他的身影。

刘流也曾在本山传媒的管理团队中遭遇质疑,有人认为一个艺人不应参与太多商业决策。

面对这些非议,他只是默默地辛勤工作,用实力赢得同僚们的认可。

刘流头脑冷静,判断准确,运筹帷幄之间很快成为本山传媒不可或缺的领导之才。

2007年末的一个雪夜。

本山传媒新上市的电影遭遇票房滑铁卢,亏损惨重。

公司高层们紧急商讨后续对策。

会上众说纷纭,无法达成共识。

此时,刘流沉着地分析了市场形势,结合数据提出了可行的补救方案,获得与会者一致同意。

事后证明,那次危机的平稳度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流的周密判断。

这更加巩固了他在公司内的地位。

2006年,本山传媒完成了几轮融资扩张,正式改制为股份公司,刘流也顺理成章地被赵本山提拔为副总裁。

手握实权的他负责协调公司内外各部门运转,并组建了强大的管理团队,使本山传媒在业内占尽先机。

可以说,本山传媒目前的市场地位,与刘流的组织和运营能力分不开。

而他在商业管理方面的成就,也为日后自立门户奠定了基础。

在这里,他积累了判断市场的敏锐度,磨练了危机处理的定力,培养了领导团队的能力。

正是有了这些,刘流才能在离开恩师后,独当一面。

自立门户:与恩人分道扬镳

在本山传媒这片热土上,刘流的事业达到了巅峰。

他在商界已经小有名气,然而对艺术的追求和渴望仍萦绕在心。

日益商业化的本山传媒,渐与他的理想渐行渐远。

“自由创作是每位艺术家的天性所向。

我已经不能再被束缚在一家公司里面,哪怕那是我的恩师。

”2014年末,闭门谈话后,刘流坦诚地对赵本山倾吐了真情告别的理由。

尽管难舍难分,但他必须为自己而活,这是无可厚非的人之常情。

2014年,正值事业上升期的刘流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离开赵本山,自建传媒公司。

此举无疑是对恩师的一种“背叛”,外界议论纷纷。

但其实,刘流离开的原因并不复杂。

在本山传媒,他永远也摆脱不了“赵家班艺人”的身份,无法完全按自己的意志生存和创作。

而自己建立公司,则可以一展所长,有更多的舞台去实现艺术理想。

离开赵本山毕竟牵涉情分,刘流做出这个选择还是颇为痛苦。

当年那个父亲的身影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他分明就要抛下这个奠定一生的恩师而去。

这无异于又一次重创父辈的心。

可是他同时也明白,如果始终不挣脱,自己才会被永远禁锢。

最后,他鼓起全部勇气,和赵本山坦白了决定。

然而让刘流没想到的是,赵本山并未因此与他翻脸。

因为刘流骨子里流淌着对喜剧与艺术的热忱,这正是赵本山一直推崇的品质。

所以,赵本山还是祝福了刘流的决定,允许他离开本山传媒自立门户。

这再次成为刘流心中难以磨灭的恩情。

当他终于挣脱束缚,实现理想的时候,也会不时想起这个大度的恩师。

发掘新星:延续恩师精神

刘流离开后,很快便创建了自己的传媒公司。

凭借多年娱乐圈经验和人脉资源,他顺利签下了几位实力演员,其中最令业内惊艳的是喜剧演员乔杉。

其实,乔杉早年也在各大媒体与公司间辗转,几经打击始终无法成名。

但刘流敏锐地捕捉到这颗新星的潜力,亲自为他量身订做发展计划,成功令其事业起飞。

这种发掘并推动潜力新人成长的能力,正是继承了恩师赵本山的衣钵。

面对业内的质疑,刘流很是自豪地说:“我带的艺人就跟我自己的孩子一个样。

别人不相信他们就由得他们去,反正我是相信的。”

乔杉就是刘流视如己出的大徒弟。

起初,乔杉每到一个公司面试,老板们都说他的表演太狂野古怪,不符合主流审美。

但刘流敏锐地看到这背后蕴含的无限可能。

于是他亲自操刀,帮乔杉打造了一系列段子,将他的特色发挥到极致。

“您就这么相信我?”乔杉曾不解地问。

“因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刘流玩笑般拍了拍徒弟的肩,心中却隐隐有种命运交融的感慨。

师生情未变:故人今在天边

2022年冬,时值刘流女儿的婚礼。

令所有宾客惊喜的是,这场婚礼的证婚人竟然是赵本山本人!

多年前两人分道扬镳,外界一直盛传他们恩断义绝。

此举无疑昭示了师生两人情同父子,刘流自立门户后两人仍常有来往。

整场婚礼,赵本山更是将刘流女儿当成自己的干女儿看待,将来子辈们交给她打理。

“无论你走到哪里,我永远都会支持你,别忘了回头看看老师。

” 这是赵本山在刘流女儿耳边轻声说的话。

简简单单的一句,道破了两位艺术家之间千丝万缕的羁绊。

曾几何时,他们也并肩奋战在这条路上,如今各自都已功成名就,但骨子里那份情谊从未褪色。

结语:

如今,56岁的刘流正处在又一个十字路口。

他在娱乐圈已经淡出,而建立的传媒公司发展也趋于平稳。

人生第三段旅程,他又将走向何方?或许,答案就在本山一脉这了然于心的师生情中。

刘流该感激赵本山,还是埋怨命运无常?

我想,他应该感激。

因为有了这段师生情,他成就了当今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恩师   曲艺   师生   相声   小品   脑袋   演员   儿子   父亲   传媒   公司   赵本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