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隔夜肉、不售隔夜瓜,全是童年的味道,三句话三个智商税

“头条原创,禁止搬运,违者必究。”在阅读此文前,辛苦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这年头口号喊的有多响,套路就有多深,包括但不限于各大连锁品牌店,从生鲜到水果最后到零食小吃,基本上这些商家打着让你省钱的口号或者让你放心吃的名号,背地里面去狠狠将消费者背刺一波。


甚至,屡禁不止,你以为安全有保障,实则只是他们薅羊毛的另外一种形式罢了,你以为便宜赚到,但里面的隐藏消费让你猝不及防。



想必钱大妈这三个大字,很多人都不会眼生吧?这家,全国连锁先生鲜店,基本上只要你是家中买菜那一个,或者是随便在小区门口走动一下,都能看见他们红彤彤的招牌——钱大妈。



这些连锁店,一般设置于中高档小区门口附近,说实话,创立时间也比较短,2012年,这家打着“绝不卖隔夜肉”的旗号生鲜店,正式崭露头角。



虽然在一开始,并没有将自己的名声打响,但是他的第一枪显然非常有用,最出名的并不是它所谓的“绝不卖隔夜肉”,而是它的打折优惠。



从七点开始打折,一开始是小折扣,九的折扣开始,然后向后延伸,11点打一的折扣,11点半甚至免费赠送,拜托,有羊毛不薅,谁做的到啊?


所以很快,钱大妈迅速在各类生鲜市场,站稳脚步,一致受到大爷大妈的好评,有不少人,为了蹲点,特意在九点以后再来买,就是为了那点折扣,虽然看似只是几块钱,甚至只有十几块钱的节省 ,但你天天省下来,那就是一笔不小的节流。



把勤俭节约刻在骨子里面的中国人,自然是爱惨了这种经营方式,但是这时候就有人发出疑问了,那如果每一个人都蹲着点,掐着点,到九点十点以后来买,那岂不是亏死了?



你要永远记住一个道理,消费者可能会赚,但商家绝对不会亏的这个理念,毕竟你要知道,商人的尽头就是资本家,而资本家从出生就带着什么东西,你懂的。


消费者当真能薅到的羊毛 ,只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迎合你,满足你的省钱心理罢了。



01、钱大妈一个不卖隔夜肉的连锁店,立志于让每个人都“吃上”隔夜肉


首先我们先从钱大妈的经营理论开始唠唠,那一句——“不卖隔夜肉”,非常鲜明的写在了他的企业文化上,也是首要的第一条例,更是明晃晃,又鲜明又直白的写在了门口的的标识上。



其实这里面也有一点心理战在里面,因为很多消费者其实并不会去在购买食物上非常刁钻的去研究你是否真的有做到你的宣传口号,而是你打什么广告,他们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一个理念,然后看多了就会下意识的相信,这就是广告效应的一种。



大部分人看到这一条的时候,除非那些天然的杠精基本上都会看着每一位进出店的客人,然后以流动的客人作为一定的标准,认为既然他们都这样相信,前来购买,那么这家店也不会骗人吧?


然后就是品牌效应,既然他们敢拿这个做口号,那么自然有他们的底气,这么大一个品牌,难不成会骗人吗?



然而,历史上那些没落的品牌已经给过血淋淋的教训,这里就不多提了。


其实说的是不卖隔夜肉,但某个程度上大部分人都会无意识的吃上隔夜肉,因为有不少人是真的会特意蹲在九点,十点甚至11点之后再来购买肉类,到这个时候,你以为九点十点之后那些人买了肉就会回去把肉给做了吗?



大部分人买了肉,回到家还不是放在冰箱冻起来,至少最早也要第二天早上或者中午才能吃上。



因此,有不少网友调侃,钱大妈,开在小区附近,成功让小区居民,都吃上了隔夜菜



没办法,说好听点就是勤俭节约,说难听点就是贪小便宜,毕竟肉都是早上买的新鲜。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么其实,广大消费者也是能忍受的,但,大部分周转于市场的消费者来说,其实他们也不傻,市场与钱大妈对比后发现,很多时候,打折后的菜肉居然比菜市场的还贵。



多琢磨琢磨,就会发现,其实玩的就是价格套路罢了,你以为他打了个折扣,自己省了点小钱,但是你一看菜市场的价格,发现晚上的钱大妈居然比早上的菜市场的价格还贵,什么我把钱大妈当知心省钱好品牌,它把我当陀螺耍。



甚至有一些肉,到晚上涨了价之后再打折,天杀的敢耍我们?



这时候就要来一句中国人爱说的话了,贵是有贵的道理的,毕竟是一个大品牌,连锁店,很多人想着贵就贵点吧,至少品质比外面好,食品检测也比外面安全严谨。


结果好家伙,11月底,广东某一处的钱大妈被检测出有四批不合格的产品,钱大妈的回应是——下架这些菜肉。真是一场慷慨淋漓的回应啊!我还以为还能憋出些什么话呢。



怎么说呢?钱大妈又贵又不保证食品安全,连价格都耍心眼子,甚至连标价都不清晰,去年就有爆出某家钱大妈,许多菜品并没有明显标价,但是,按照法律法规,任何上架的商品都需要明码标价。



一问店员,没有网打标签,后续监管一来检查,就又有联网打标签了。



甚至,只要你在网上一搜,大把的网友都有吐槽过,他们在钱大妈买到不新鲜的肉类,缺斤少两的菜等等。



怎么说呢?看似有点荒唐,但是好像丝毫不意外,因为我早就在他身上看到了许多连锁店的影子。


02、不卖隔夜瓜的百果园表示,如有雷同,纯属故意


其实很多品牌在全国招揽加盟商,遍地开花,开上成百上千的连锁店,他们其实说到底都有大同小异这一点。


就比如,看似他们卖的很贵,很赚,人流量大,但是很多连锁店加盟商开了没个一年半载,纷纷倒闭,你以为是钱大妈不赚吗?不,钱大妈赚死了,亏的只是加盟商罢了



这时候,百果园和最近这几个月风很大的零食店都纷纷点了个赞。



当然,我首要讲的是百果园,因为他们的宣传理念,我一直都觉得他们俩是商量好的吧,一个说不卖隔夜肉,一个说不卖隔夜瓜,而且每一次我都能精准的在小区附近看到他们俩挨着很近,一红一绿,经典配色,更适合中国宝宝的红配绿。



而且只要你进店一问,为什么这些商品那么贵,他们统一回答都是他们有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商,比市场的好吃,比市场的安全。太像了,你们是同一个文案师教导出来的吗?



很多人都说,钱大妈总是价格随意变动,这时候百果园就不服了,再怎么样?也比不过一天一换价格的百果园,甚至有时候一天两换。


所以进百果园的时候就不要老是追着店员问水果多少钱了,自己看看价格牌吧,因为变动太快,店员打的价格牌他自己也记不住。



说不卖隔夜瓜,这时候就不故弄玄虚了,因为它是真的被爆出,经常将隔夜瓜卖出。



很多几家门店,为了节省,经常会把西瓜的表皮切下来,然后跟客人说这是刚开的瓜,甚至为了可靠性,店员会精确到多少分钟以前有个外卖切了个果盘,脸不红,心不跳,奥斯卡奖拿满贯。



你以为,这都是几年前的新闻了,不不不,这屡禁不止,曾经有百果园店员离职后之后表示,他们店只要没卖完就绝对会放在第二天继续售卖,但是他不敢说,他怕被真实。


甚至有许多他们已经切好的开切果盒,比如菠萝蜜和凤梨,基本上是因为昨天没卖光,然后今天继续卖,跟你讲是今天刚刚切出来的。



说到那个不好吃,三无退货,你就退吧,多退几次你就会被这家店列为特殊关照客人。



因为,百果园怎么可能让你一直薅羊毛,哪怕你是真的有问题才退的,但是商家为了减少损失,依旧会“特殊关照”你。


虽然百果园卖的是真的贵,但是他也确实并不是真的很安全,一度让我认清了这些喜欢喊漂亮口号,但其实背地里面还是以赚钱为首要目的的品牌真实嘴脸。



真的,你不要想听这些品牌到底把自己的经营理念写的有多漂亮,要看他们做了什么。毕竟你以为,他们是良心商家,但可惜他的良心会随着利益而开始渐变,毕竟天下熙攘,皆为利来。


03、商家为你搞情怀,当然,只是为了让你买单


这两年,童年零食又走回了大众视野,时间过得太快,小孩一下子长大成为大人,小时候没钱买的零食,现在工作了,终于有能力购买,却发现现在的零食都不是小时候吃过的,人们一旦到了某种年纪,就会开始怀旧,这时候,商家又嗅到商机了



童年零食,开始在网络上泛滥,一开始很多人只要拍拍一些短视频,零食小卖部就有许多人驻足,渐渐的,越来越多人又回顾起他们小时候吃过的零食,童年零食瞬间在网络上走红。



当然,网络怎么能满足那些商人的利益?很快,他们在线下也搞起了连锁店,把自己的店铺装修的充满童年气息,那个年代的零食玩具,各种各样的小饰品等等,只要你一进去,就能勾起你无限回忆。



很多人只要路过,哪怕不买,都要进去看看,毕竟回忆又不需要成本,但很可惜,当你想要进一步拥有这些东西的时候,成本仿佛利滚利一般,瞬间掏空了你本来就空扁的钱包



有不少人都被这些童年零食店给背刺了,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小时候几毛钱一包的零食,这些商家精明的很,不少零食都基本上都是不会明码标价的,那价格牌嘛,或许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得见他们的价格牌吧。



有不少人表示,他们在那里随便拿了几包零食就上百块钱,甚至是就是小小的一袋就了他几十块钱。



有一位小哥,他就是去买了点东西,结果一看就这么点东西,要300多,他就向店员提出他的质疑,并表示你们店贴标签的地方非常的隐蔽,甚至很多商品都没有贴标签。



然后店家就破防了,就不肯正面回答,甚至让他出去,最后小哥报警了,在警察来的空隙间,他们还悄悄的将价格全部贴上,真是让人看了发笑。



不少人在评论区表示,自己早就看不爽这些行为了,很多童年零食店打着这个旗号疯狂的搞小动作来“揽财”。



更不要提里面的那些进去就很好闻的花茶,随便一小包就上百块钱,谁买了谁都要喊一声冤。



04、结语


写到这里,我是真的生气,你以为他们那些经营理念,那些口号真的是为消费者着想吗?他们只是想让你放下你的戒备心,让自己的价格更加合理化,然后疯狂敛财,其实这里面不乏一开始是真的想要做好的品牌,但可惜,人心是会变的,你你是想做好,但是你管不好所有人的。



还有那些喜欢卖情怀的,真的是一卖一个不吱声,情怀是商家卖的,但单子是消费者买的,亏也是消费者吃的,但是钱是商家赚的。



明星趣闻,热点人物辣评,商界奇趣,互联网资讯,更多优质有趣内容,欢迎关注@品牌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块钱   果园   店员   大妈   连锁店   零食   智商   童年   味道   消费者   商家   品牌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