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做完美妈妈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一个完全空白的世界,而母亲是这个世界里的第一个访客。


这位访客总是带着喜忧参半的心情游览这个世界——我会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而失去自我吗?我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爱这个总是吵闹、不懂事的小孩?其他人能够和我一起分担这份责任吗?我能从我的孩子这里,获得同样的爱吗?

我们浸淫在“付出与感恩”的亲子模式中太久,以至于忽然地踏入这一命题,总是为大量空白惊慌失措,不曾想过一位身处其中的女性,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情感、方法和制度的支持;也不曾想过好似容器的孩子,和大人是怎样的关系。

首创艺术疗养体系的,高奢「月子护理品牌」圣贝拉母婴护理中心在迈入七周年之际,与单向空间一起分享一份「期许书单」希望能提供一份理解孩子、理解女性自己的新知,期许一种人与人共同成长的关系,进而帮助女性做出适合自己的生育选择。



01

我爱孩子,但后悔当妈妈



学习新的一门语言、一项技能、完成一件艺术品,这些需要数十个月才能习得的事,都没能成为全社会的普遍经验,但生育一个孩子,这件需要一个甚至多个个体,让渡大量自主权的事,却被极力推广。


有多少已经成为母亲的女性,希望将母亲的身份从自己的人生选择中抹去?这个仍然带有耻辱感的话题,几乎不会在我们的视野中出现——母亲应当是女性最基本的角色,成为一个母亲就等于拥有了爱、舒适感、自豪与满足感。但提供这些想象的大众,并不会为每一个母亲的境遇负责


因此这本书通过聚焦“后悔”这种情绪,作为对权力体制的抗议,提醒社会不要苛求母亲,也提醒我们,生育这件事亟需被重新审视。


电影《婚姻故事》


02

谈论平等,比谈论奉献更重要



这是一本在生育是被夺权、献出自我、终身捆绑,和生育是义务、幸运、完善人生的对立叙事中,选择讲述平凡故事的书。作者详细地描写了从怀孕、生产、到抚养子女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并不立志成为母亲的女性,所经受的焦虑、别扭与孤独感。


从事无巨细的叙述背后,能够看出生育的决定,对母亲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消耗——身体的折损、不可逆转的角色转变、自己的领域成为公共空间,以及难以计算回报的爱与付出。在成为母亲这一事业中,谈论平等,比谈论奉献与慷慨更为重要。


电影《时时刻刻》


03

这不是选择一种生活的问题



尝试想象一个你从未被告知生儿育女这个概念的世界,你可能会为你的世界增添性、情感、艺术,但一定不会想到创造另一个需要你负责终身的生命。


女性耗费在是否生儿育女这个议题上的精力是巨大的,而男性却可以不必为此费心。在社会标尺中,生孩子的成就是实际存在的,而选择不生孩子的女性,则需要拿出令人信服、无懈可击的作品,来证实自身选择的正当性,“你必须成功,就像失败者必须翻身才能得到尊敬一样”。


电视剧《美国夫人》


04

母性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



当一个女孩的身体开始孕育另一个生命的那一刻,她开始自然而然地对母亲这一身份产生好奇:成为一名母亲,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并非一项生而为人必须尽到的义务,而应当是女性的诸多权利之一。然而这一权利,却因另一角色的缺席而受到指摘——未婚的母亲总被视为麻烦制造者,在诊所、公共场合、甚至亲友间受到轻视,而父亲却能够避免这类恐惧。


但即使身为女性,“不得不去面对的肉体的痛苦,或是必须牺牲的工作,甚至是必须去放弃的那种自由”,作者诉说她的所有困惑与怀疑的对象仍然是她想象中的“女儿”。她认为成为女儿和母亲,是一场绝不会无聊的冒险,而这场冒险的过程,将会比到达终点更加美好。


电影《冲破囚笼》


05

相互启发,又彼此独立



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关系,还能够拥有怎样的可能性?

桂枝和京京之间的谈话拥有如同同窗好友的氛围——互相推荐读过的书、分析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从个体聊到世界,从生聊到死,从精神自由聊到财富欲望,从爱情聊到婚姻。那些原本在母女关系中将随着女儿的长大而难以启齿的话题,被她们平等、诚挚的对话轻易触及。

因此这并不是一本文学启蒙书,更像是一种亲密关系的展示。原来母亲和女儿也可以成为灵魂伴侣、长辈与晚辈的交流也可以毫无教育的氛围,这本书关乎文学,但更关于人与人真正触达内心的沟通。


电影《秋日奏鸣曲》


06

选择不生育,并不代表自私



自我享乐主义、幼稚、不负责任等指责,都是长期以来对于不选择生育人群的污名。这本书通过采访 16 位决定不生育的作家来回应这种偏见——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人生才是值得一过的,生育儿女的决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即使作家的表达要更为细微、敏感,但对于生育的体会却是普世的。“每个人生命的终极意义难道不在于其本身吗?如果不是,那无限繁衍下去又有什么意义?”


电影《末路狂花


07

顺从的传统从何而来?



一旦开始讨论“女性顺从”的概念,很多约定俗成的女性品质就开始变得可疑起来:女性的“弱势”印象从何而来?女性是否需要从顺从中获得情欲的快感?母性是每一个女生与生俱来的特质吗?

在意识到顺从其实是女性处境的产物后,我们开始警惕这种被强加的社会规范。是否生育,是否要离开工作,全职抚育儿女,这些决定都应建立在女性的价值感建立在自身选择的前提下,而非对于男性统治的顺从。


电视剧《她说:女性人生瞬间》


08

世界爱妄想,胜过爱母亲本身



关于一位女性如何平衡女性、母职、作家三种身份的答案。在经受过因为性别、种族、国籍、经济等原因造成的不平等对待后,作者感知到只有大声说话,才能够听见自己本来的声音。她开始写作她的流亡生活,以及她对于母职的反思。写作对她而言是一种不得不为的举动,是因为所拥有的一切过去开始“找上我,我开始用自己的声音说话”,直到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她的声音。


电影《弗里达》


09

停止做完美妈妈



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停止做完美妈妈?

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自我是困难的,但丢失自我却很容易。在自我教育缺失的前提下,我们很难抵抗社会对于“母亲”角色的诸多标签。那些看似天经地义的赞美,实则带给女性的是自我的收束与迷失。

“《坡道上的家》带着平实的情感和真诚的困惑提醒年轻女性,人生目标的设定、亲密关系的沟通、自我教育的准备不应只做到婚前为止。”我们应该学会主动思考、表达,在不同的社会身份中,以自身的权益为先,而非自我否定与躲闪。


电视剧《致命女人》


10

视角平等的母女关系实录



这本因为“鸡娃”概念的大火,而得以出版的母女成长录,实质上拥有更为普世的内核:母女之间,能够建立怎样的沟通关系?相差近三十岁的人生,也能够互相鼓励,互相教育,甚至为自身施加于对方的影响而不断反思。双视角的叙事方式,我们会发现母女二人不仅对于同一时间的记忆有所偏差,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完全不同,但一以贯之的平等姿态,让这对母女之间避免了成为对方批判者的命运,反而成为了彼此最深刻的理解者


编辑:鹤旻



更多见面,在「期许书店」中!


这份书单已经从 11 月 30 日起,加入由单向空间圣贝拉母婴护理中心共同打造,位于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期许书店」限时展览中,并将在 12 月 9 日来到单向空间·北京檀谷店




作家周轶君也在 12 月 3 日来到现场,分享了她推荐给新生女性的书单。她分享了朋友泓舟所写的《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这本记录了许多年轻女性真实经历的书,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困境,探讨不同的育儿选择。


周轶君还分享了她个人的选书经验,认为“要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因为只有一本书与你建立起情感的共鸣,这本书才有价值。我们需要能够解决当下事的书,更需要一些讲述遥远故事的书。当你的目光和经历被带到很远的地方,就能够自然地建立更加宽阔的世界观,眼前的很多困境就能够迎刃而解。母亲拥有这样的见识与认知,对于孩子而言也很重要。”




更多现场呈现




圣贝拉母婴护理中心

SAINT BELLA Maternity and Baby Care Centre


在国内,科学坐月子的理念也愈加受到新生女性的重视。作为高奢月子护理品牌,圣贝拉采用 100% 护士护理模式,为妈妈和宝宝配备 2 名护士 AB 轮班,以近乎奢侈的人力呵护新生。月子餐由营养师、中医师和五星级主厨精心配比,鲜食现做,一日六餐,三餐三点。自有 STB 产后研修所,甄选国际先进修复仪器,与古法手工锻造糅合。



其首创艺术疗养体系,以生活美学为核心制定活动日程安排,清晨伴随适合产后聆听的古典音乐起床,调节妈妈一日心绪;夜晚,由爸爸为宝宝轻声朗读诗选中的某一章节,以增加男性育儿参与度,让月子之旅成为一场属于女性自我成长的私密假期。


在评论区留下你 pick 的「期许书单」

我们将选出 5 位读者

送出下图的限量礼包!



加入 2023 单读全年订阅

期许共同成长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贝拉   书单   月子   期许   顺从   母女   母亲   妈妈   完美   关系   孩子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