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易耀彩携妻还乡,见童养媳苦等22年,将军妻子:一起回家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狐说武器

编辑✎狐说武器


1956年的一天,中年妇女“张凤娥”从田地里赶到了家中。

她收拾了手上的农具,径直地迈向了院子里。

忽然,一辆汽车碾过路边的嘈杂声从外头袭来。

张凤娥好奇地向门外走出,只见车子正好停在了她的跟前,眼前赫然走出了一位正义凛然的军人。

这位军人长相帅气,笔直的身姿直叫人动容。

“凤娥姐,好久不见,我终究是来晚了!”他张口道。

张凤娥顿时惊讶,左右端详许久,才哆嗦地握住军人的手道:“你……你是耀彩?”

时隔22年,他们终究还是重逢了。

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少将,一个是默默无闻的童养媳。

他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乱世有情人的诞生

1916年,国内时局纷繁复杂,乱象居多。

这一年,江西螺岗村的一户寻常人家里诞下了一名男婴,他便是后来的开国少将“易耀彩”。

虽然身处农村贫寒地区,但易耀彩的父母还是非常开明的,他们始终重视儿子的教育。

易耀彩为人也十分谦虚好学,在学业上也有所突破。

遗憾的是,碍于家庭窘迫的缘故,父母不得不终止易耀彩的学习之路。

停止学业后,易耀彩经常伴随父母左右。

在易耀彩10岁的时候,一群外地难民涌进了村子里。

这群难民中便包含了内敛而清秀的张凤娥。

此时,张凤娥已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之中,在黑心媒婆的撮合之下,未谙世事的张凤娥便成为了易耀彩的“童养媳”。

来到了易家后,仅有十二三岁的张凤娥自然没有立马与易耀彩成婚,而是一直在家中寄养。

后续的日子里,易耀彩的父母一直都把张凤娥当成了“童养媳”对待,好吃好喝,好生伺候。

张凤娥此前一直流离失所、风餐露宿,哪儿享受到了如此美好的日子?

对于易家人的所作所为,她的内心是十分感激的。

长期以往,她慢慢地接受了易家人。

在易家生活的日子里,她慢慢地与易耀彩打成了一片。

平日里两人一起分担农活和家务,一起嬉笑打闹,真可谓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1928年,红军的一支队伍来到了当地活动。

易耀彩的父母对他们很有好感,他们早前就知晓了红军的优良作风,当下亲眼目睹后,他们也萌发了参军的念头。

没过多久,两人果然加入了红军的阵营,一跃成为了当地的基层干部,平日里奋力于红军的革命事业之中。

受到父母的影响,年仅13岁的易耀彩也于1929年8月加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行列之中。

虽然年纪仅有13岁,但易耀彩展现了极高的天赋,其在组织里的表现获得了上层的高度认可。

没过多久,他便成为一名亲临前线的红军。

几年锤炼下来,年纪渐长的易耀彩也慢慢地成熟起来。

此时的他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认知也慢慢地清晰起来,父母建议让他迎娶张凤娥。

或许是心寄革命事业的缘故,当时的易耀彩并没有听从父母的建议,反而将心思尽数放到了部队里。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前夕,易耀彩匆匆地与家人告别。

临别前,易耀彩眼含泪水地对张凤娥说道:“凤娥姐,我此行凶多吉少,你切莫追随我,不知几时重逢,你还是……”

易耀彩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的意思其实很清楚了:“我可能会客死他乡,你不要再等我了,免得辜负自身清白,误了终身大事。”

张凤娥听之,眼里也停不住地掉眼泪,忙说道:“好弟弟,快别说了,莫担心我的前程,你尽管追随组织去吧,我会一直等你的!”

两人泪眼婆娑,心里都装填着对方的心意。奈何时局不定,乱象直教二人分隔两地。

无国不成家,为了家国长存,两人也只能含泪分别。

奋战一生,开国少将返乡遇旧爱

长征开始后,易耀彩跟随首长“杨成武”一直奋战在前线。

在飞夺定卢桥期间,易耀彩的表现十分突出。

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之下,他不顾个人安危,以大无畏的精神冲破了敌人的火力,一跃连接了几近断裂的桥梁。

在泥沼和雪山等恶劣的环境之下,易耀彩同样不畏艰辛,靠着顽强的意志走到了最后。

抵达陕北后,在长征途中表现出色的易耀彩很快便升职了。

后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相继爆发,易耀彩同样立下了诸多战功。

建国后,身经百战的易耀彩成为了青岛海军基地司令员。

此时他已然成为了一位赫赫有名、屡立战功的开国少将。

与个人的荣耀相比,易耀彩最放不下的还是对家人的亏欠。

在他追随部队四处征战的日子里,敌对势力“还乡团”很快便来到了螺岗村。

还乡团的成员们大肆地围剿具有红军背景的当地人士。

此前在组织里担任过基层干部的易耀彩父母很快便被逮捕了。

一场浩浩荡荡的浩劫就此展开。

后来,易耀彩通过他人得知,他的父母已经被还乡团的成员给迫害了;

而他的凤娥姐也不幸在浩劫中遇难了。

得知家中的变故发生后,远在他乡的易耀彩悲从心来,此刻的他又气又悔。

气的是敌对势力竟然如此丧心病狂、毫无人性,悔的是自己对于家人的危险处境无能为力。

此后,他一直都觉得对不住自己的家人,愧疚的情绪久久未能散去。

1940年,一直都单身的易耀彩成婚了,对象是组织里的一名医生,名叫“范景阳”。

二人是经人介绍的认识的,相识后没多久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两人生育了7个儿女。

1956年,易耀彩思乡之情翻涌,他打算驱车返乡。

于是,等到他真正地回到家中时,开头的一幕便发生了。

此时,易耀彩并不知道,他的“凤娥姐”并没有在那场浩劫中丧生。

由于当时外出的缘故,张凤娥侥幸地逃脱了还乡团的追杀。

为了掩人耳目,乡里人对外散布假消息:“张凤娥也被还乡团迫害了!”

因此,易耀彩后来听到的假消息,大概率如此。

等到还乡团的势力尽数撤出村子后,张凤娥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此后,乡里人见张凤娥一人生活艰苦,遂建议她寻个好人家,嫁了便得。

奈何张凤娥始终不为所动,她一直都选择孤身生活,期盼着易耀彩的归来。

时光荏苒,22年匆匆流逝,两人再度重逢时,眼里均布满了惊讶和惊喜。

好生交谈一番过后,两人才把多年来的大致情况了解清楚。

颇为遗憾的是,张凤娥虽然等到了易耀彩的归来,但易耀彩已然成为了她人丈夫。

车上下来的,不单有易耀彩一人,还有他的妻子“范景阳”。

青梅竹马的童养媳苦苦等候了22年,最终还是被“辜负”了,任谁见到都会感到无比惋惜。

正在这时,范景阳握住了张凤娥的双手,柔声道:“姐姐,以后我们就一起生活吧,相互帮衬,也好多个照应。”

范景阳的决定无疑令人动容,但张凤娥最终还是婉拒了。

或许对于张凤娥而言,那段感情真的到此为止了。

在张凤娥的多次坚持之下,易耀彩夫妻二人最终也尊重了她的选择。

此后,双方时有联系,但也会保持着一定的分寸。

1990年和1996年,这两位乱世有情人,最终还是抱着难以言喻的遗憾相继与世长辞了。

至此,一段悲情而遗憾的故事就此告终了!

结语

环顾易耀彩和张凤娥的一生,他们从乱世中相识、相爱,最终分别。

时隔22年后,两人重逢之际早就物是人非,昔日的旧情不再,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惋惜和遗憾。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

#看见人间百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童养媳   少将   还乡团   浩劫   红军   乱世   将军   家人   遗憾   妻子   父母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