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有感于中医药大学毕业生不信中医药

无意间看到了一段话,觉得挺有意思。作为中医,应了一句话,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实际上,中医首先是人,然后才是职业。是人就有人的选择,是职业就有职业的偏向。

正文取下

孩子生病了,可别跟我说中医治疗好。我毕业于中医药大学,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我的孩子咳嗽了整整一个星期,我还是默默地给他使用阿奇霉素和进行雾化治疗。

孩子三岁多,一开始出现咳嗽和低烧的症状。

之后带他去医院进行了抽血和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有一些支气管炎症。

我没有选择中医治疗,因为这根本就不现实。

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根本就不愿意喝中药。

孩子肯喝阿奇霉素和退烧药,也愿意进行雾化治疗,但对于那些止咳的中药水和口服液,孩子一口都不愿意尝试,甚至会吐出来。

你说这该怎么办呢?

我对孩子接受中医治疗持有怀疑态度。

因为真的很少有临床案例。

即使有个别看似效果迅速的案例,或者之前使用西药效果不明显,后来转用中药治疗就好了,我认为这也无法否认最初使用西药的作用。

如果中医想要在儿科领域获得广泛认可,就必须改进。

至少,必须找到一种让孩子肯接受的方法。

有些事,需要想得更深远,更具前瞻性。#孩子病难结束# #孩子生病有原因# #带孩子求医经历# #给娃看病的真多#

看后的感想

这个小文,我们看到了基本存在的事实:

一、年轻妈妈是中医药大学毕业。这里不知道是不是医学临床专业,不知道有没有做过中医大夫,不知道有没有临床实践和经验。

二、她的孩子感染一周,咳嗽不愈。选择了阿奇霉素和雾化。

三、孩子妈妈也考虑给孩子吃中药,孩子不配合,能接受雾化和阿奇霉素。

四、这个中医毕业生对孩子接受中医持怀疑态度,强调别跟她说中医治疗好。

五、直接否定中医药疗效,或者中医好了也认为西药有功。

看过后,我有一种感觉,这篇文章应该发到四个群。一是全国三十多所中医药大学,让校长看看,让任课老师看看,教出来的都是什么学生。二是发到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群里,看一看捋一下,后辈们是怎么样继承发展。三是发到全国所有的中医儿科大夫看看,不发展中医药行不行。四是发给所有药厂的药剂负责人看看,药味剂型多么的重要。

整体什么感觉?有一种悲哀。作为中医药大学毕业学生,满腔透漏出对中医的不信任和绝望,甚至是揶揄。这从职业和专业来讲,是不合适的。这个感觉,一方面这个年轻妈妈学业不精。另一方面是见识太少。如果真正的看到中医治疗的有效性,或许会得到改变。而这些见证,不知道在大学毕业实习时候,可否见到?很显然,没有。

一个没有见识过中医疗效的大学生,你让他信任中医,不过是天方夜谭。

一个没有中医情感的大学生,你让他信任中医,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个中医毕业生都不热衷中医,对中医冷嘲热讽,中医拿什么继承发展?

所以,这个事值得去思考。大学教育出问题了,而且十分严重,毕业生对中医毫无感情,对中医毫无信心,这不是失败是什么呢?

点点客观性

应该讲,中医几千年反复验证,不担心这个。但谁知道中医药大学会出现多少个这样的人?这是一个问题。

客观来讲,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孩子,选择中医或西医都是个人自由,个人权力。中药西药都是药,治好了才是关键。作为医生,无论中西医医都不可互相排斥。在这个世界上,中医不行,试试西医。西医不中,看看中医。这没有问题。

对老百姓讲,看好病才是硬道理。

对医生也应该如此。这作为普通人无可厚非,但作为职业,还是要保存对职业的尊重。

临床上,本人也经常观察到孩子的服药问题。尽管见证了很多孩子喝中药干脆利落,好起来的情况。这方面非常多,很多孩子喝中药用中医好了。这方面数据其实可以统计下。

但孩子喝药难确实是事实。在这方面,近些年来中医研究了很多中成药,确实比熬药方便的多了。但整体感觉,只要是中药好喝的不多,孩子们确实不爱喝。相比较而言,在药物剂型方面,西药确实有很多优势,这一点需要中医学习。

对于这个毕业生,我觉得还有坦诚的心,但显得绝对了。对于自己看到的世界,急于夸大,并迫不及待的表达出来。显然,也是她的自由,但她必须可以接受别人质疑的结果。

中医的变革

看过后,中医需要思考,尽管自己非常有效,为什么连自己毕业生都不信任?这个尴尬,需要用心用情用功的去当回事,在学校解决好。

中医学生要有选择性。中医要得到人们认可,首先是行业认可。行业的核心就是学生。这方面要客观看待学生。从现实看,目前中医药大学学生也是五花八门,医管工文理啥专业都有,有些学生有兴趣报考热情高,有些学生被调剂过来心理不愿。如此,很影响专业信心。

中医疗效要让人看到。人们信不信中医,来自于个人和家人朋友的体验。这个体验必须是真正中医的,然后能够看好病,并且具有比较优势。在学校实习生,一定要让好中医带好,带着看到中医疗效。儿科专家要多用中医药治好病才行。

中医药剂型改革很必要。这个孩子三岁喝不下中药,可以说不是中医不行,是孩子不配合。过去有捏鼻子灌药,是办法,但不是好办法。孩子也有喜好,想喝好喝的,那就要努力的去改变剂型。这一个案例对中医在这里的启发非常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中医药   剂型   霉素   西药   疗效   大学毕业生   中药   中医   尴尬   孩子   职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