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国营饭店下馆子,有多风光?按现在的生活条件是什么水平

七十年代饭店全国的饭馆都是国营的,进馆子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拿工资的,饭店服务员对标现在的国家公务员。不相信的请参见老电影《满意不满意》。饭店就是给出差的,外出回不去家的,和比较富裕的双职工,还有是小青年搞对象。也是比较富裕的。

过去企业都是公有制,分集体、街道、区办、市企、省企、央企,按行业分服务、轻工、重工。按地区划分到15类,以13类城市为例,街道小企业二级工35元/月,央企48元/月,央企八级工128元,省属企业大都是正处级,央企大都是厅局级,省级机关正科114元,市级机关正科104元,结婚包席10元起价,高档饭店15元以下不接,这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的状况。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日新月异,物质越来越丰富,粮食供应宽松了,有了私营小饭馆,开始不要粮票了……,说这么多,就是想让年轻人对过去有个清楚的了解。许多回忆过去的老人,当时可能生活在县城或小城市,国家真正的巨变还要看中心城市,看北上广

六七十年代,到饭馆吃饭的,基本上是出差在外的人,一般人都是很少去饭馆吃饭,因为那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即使当时素菜四五角、荤菜七八角(糖醋里脊、红烧肉之类)。 现在到饭馆吃饭就很平常了(农村除外),因为经济发展了,人们收入高了,手脚变懒了。

那个年代有钱下馆子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当时的副食品供应是定量的,有钱也买不到鱼和肉,但有钱下馆子就可以吃到鱼和肉

七十年代中期的价格。只能尽量了。大米:0.157 0.162 0.185 0.197 0.202。面粉:0.175 0.185 猪肉:带皮带骨0.53,肥膘0.70左右。烟:牡丹、礼花五毛出头,恒大四毛七,前门、香山、八达岭三毛左右,其它都是三毛以下了。油饼:一毛二(二两)六分(一两),烧饼一毛(二两),炸糕六分。其它的记不住了。

虽然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物质极丰富,可是,不论吃住行,样样没有假货!那个年代的大米饭就是香,现在的大米饭,什么味儿都没有,吃到嘴里黏糊糊的,一点嚼头都没有,更不用说香不香了!记得小的时候,腊月29,晚饭是鸡肉炖粉条,大米饭是和鸡肉炖粉条一锅出。那个大米拌着鸡肉粉条,简直就是绝配!现在的大米,改良改得基本上失去了大米原味!

科普一下,为啥说上饭店,下馆子?而不说下饭店,上馆子呢?

饭店台阶高,名儿就能体现,如八大楼。所以说是上饭店吃饭。而馆子都在街边,尤其是老街过去没有柏油路,全是土路,每年都因黄土垫道后而增高(可以到阜内大街去看一下,路两侧房基均低于街面),所以从路上进饭馆都是往低处走,下馆子也就更形象的表示出来了。

在七十年代,农村的每个乡都有数家馆子。肉食,烧酒,干饭都有,几毛钱就会整的酒足饭饱的。 那个时候,赶场天,稍微有点年龄的男人,赶场,先是进茶馆喝茶,中午再去酒馆喝烧酒。喝烧酒打平伙的多,即各人买点菜,或者买点酒,几个人喝的东倒西歪的回家。 此情此景,忆犹新。

我们那时候和父母去国营饭店吃一顿饭大概2元左右,4菜一汤,二两酒。回锅肉,芹菜肉丝,凉拌猪头肉,油酥花生米。还有个时令炒蔬菜,或者空心菜,或者素炒莲花白。汤一般是蔬菜蛋汤,还有父亲的二两高粱酒,大概两元左右。父母和我再加两弟弟,五个人,吃得饱饱的。然后剩点残羹,门口的叫花子就进来舔盘子了。那时人都很善良,我们吃完了,叫花子进来吃残羹剩饭,没有人赶他们走,连服务员也不管,人性真的很善良。

记1973年结婚。办一桌酒席,4冷、4炒、4烧、4大菜。在家里办6元,饭店办10元。(那时饭店没有私营)。羊肉汤2角,丸子汤5个丸子一角。七十年代,汤面8分,馄饨1角2分。炒肉片4角5分,肉片连汤角,红烧魚块也是4角5角。人们结婚包桌,5元,10元,15元一桌三个档次。

父亲一段时间都会带我们下饭馆大吃一餐,尽管不便宜,但都是真材实料,味道好,尽管我爹厨艺很好,但我们还时不时去吃一餐。八十年代初我结婚有了孩子后,我带着妻孩,一个月也会去几次好的饭店叫几个爱吃的菜,花个7一8元就行。现在出了大事,去大饭店,

上世纪6、70年代,饭馆不多,不管农村城市,都很火爆。农村只要赶集,必须早早去馆子坐下,迟了就没座位,城市里面几乎天天饭馆都很热闹,我上班就在一家中型馆子对面,亲眼目睹。那时农村馆子很便宜,我出差到乡场上,炒个鸡杂2角多钱,吃饭要交粮票,2分钱。所以对那个年代没有全面体验的人,以个人喜好说事,是没有资格发言的,要就是打胡乱说。 现在真正懂吃的人,是不去馆子,一不卫生,二食品不安全。就拿农村养鸡养鸭专业户来说,一般养两种,自吃或送亲戚的,少量纯粮食喂养,大批量卖往城镇的是他自都不吃的,这个应该懂。比如,饲养鳖上餐桌,我一开始就一点儿都没尝过,全是激素保起床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饭桌上也没有了。

当年下馆子的人,进门先等座,站在吃饭人后等着人家吃完了马上抢座,…现在都无法想象你坐那吃饭,旁边有人盯着你吃饭如何还吃的下去。

以前二元多就可以吃一桌子荤菜了,炒菜才2毛几,3毛几,最贵的也只有4毛一盘,相当于现在800元钱桌的菜,相当于物价比七十年代涨了400~500倍,七十年代吃顿火锅几元钱,现在也要七,八百元,所以现在生活不见得比七十年代好。

那个时候的肉都是各地本地猪,没有大白猪,都是黑猪,没有国外品种大白猪,猪都是一年左右,也有价格不合适不卖,养两年,三年大肥猪的,一年左右200多斤,两年左右三百多斤,三年左右四百多斤的也有,比较稀少,因为都是本地土猪,所以艘特别香。只要是家畜鸡鸭鹅都是黑色的好吃。

70岁代一切都是供销社管理,包括旅店,茶馆,油盐店,那时工商管理很严的,包括1斤茶叶泡好多碗,平均一个馒头好重,一斤大米煮成适当的干饭该多重,都要抽查,那时没有个体饭店,国营饭店所有食材的定价由相关部门规定,必须要货真价实,没有黑科技,老百姓吃的放心!没有地沟油,没有添加剂,没有转基因,没有预制菜,过去的饭馆厨师都是传承手艺人,做菜讲色香味一丝不苟,食材也很讲究,所以好吃!

那时农村青年找对象(配偶),女方根本不谈男方家底,只看生产队的条件好孬,每个劳动日有无三毛钱。兼达小伙是否忠厚朴实,身体健康这就是找对象的标准。那时结婚也不需要彩礼,扯了结婚证,选个日子,男方请人背个背兜或担个挑挑,里面装点烟酒糖果大米面条和女方的两套衣裳,迎过门就算结婚。那时上学也用不了多少钱,小学至初中每学期书本学杂费用最多5元左右,高中自带口粮,每学期书本学费以及柴禾费加起来也不超过10元。每月每生人平助学金1元5毛钱,菜油每生每月3两,副食粮每生1斤半(都是免费)另加猪肉每生每月1,5市斤,每斤7角二。上中专除书本全免。那时条件是差,人们只有带动,没想那么多,所以心理压力也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馆子   茶馆   饭店   烧酒   粉条   鸡肉   饭馆   大米   风光   年代   条件   水平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