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主题,600+珍品照,给孩子看的中华美育书,培养少年文化自信!


每逢中国新年,各大品牌便集中推出各自的“中国风”限定款。然而,“大红大绿”的橱窗里,却有很多丑到“没眼看”的大型刻板印象展示台。
捕捉“中国风”,确实是件难事。日常所见的这些反差,不禁让人思考:
何为“中国风”?“中国风”从何而来?
诗人北岛说:“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
传统文化的美育,如今也成为了少儿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家长们又要从何处入手?让孩子在成长中潜移默化地领会“大国之美”?
小编找到了一套书,既能解析“中国风”之源,又能帮家长解决孩子的“美育”难题。
它就是集人文、艺术、历史、考古、博物学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图文美育书《少年雅集》(全六册)。

《少年雅集》▼

限时特惠价 99 元(定价 288 元)

限时特惠截止至2023年12月7日23:59


沉浸体验传统文化风雅

专业、严谨丰富的科普力作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文学、艺术、书画、思想、服饰、器物、造物技术等,承载着悠久绵长的中华文明史,是民族和个人文化自信的根本。
中国传统物质文化中所展露出的美,往往是潜移默化且历久弥新的。
审美的培养亦是如此,需要耳濡目染,更要主动学习,从而慢慢形成独立审美。
这套《少年雅集》,包含笔墨、纸砚、扇子、屏风、漆器、服饰六大主题。
它以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历史底蕴的名物为主要内容。
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玩、器具、服饰等物质文化,让孩子们学习古典常识,了解历史文化知识,领悟传统风雅精神,获得文化与审美自信。

书中共收录600+张来自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的珍贵藏品照片。
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等等,有些甚至是不公开展览的文物。
部分手工艺制作照片,由编写团队亲自拜访手工艺传承人、一线工坊拍摄,资料一手、真实,给孩子沉浸式的体验。
用一套书,就能让孩子看到传统名物的起源、历史发展和现今状态,饱览各大博物馆的馆藏,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足知识摄取。
本书的内容,由人文、艺术领域的专家、教授、博导、美术馆馆长、博物馆馆长做顾问和编委。为孩子们获得准确的古典文化知识保驾护航
可以说这是一套难得的细致、有料且有趣的传统文化科普书。

书中的选题紧扣孩子的好奇心,生动有趣。

炎热的季节,古人如何纳凉?重量仅仅5g的纱衣如何制作?原本危险的生漆,是如何演变为重要的涂料?

文字解说简洁易懂,以孩子的视角介绍传统名物的起源、制造、发展,以及它们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对文化的作用等内容。

图文并茂地展示中华文明成就,高清文物大图,带来多角度的视觉享受。

一套书,即一场“不落幕的古典文化展”,一座藏于家中的“中国传统美学博物馆”。

《少年雅集》▼

限时特惠价 99 元(定价 288 元)

限时特惠截止至2023年12月7日23:59


唤醒文化自信

六大主题,领悟中国器物之美


这套书,借由纸砚、笔墨、服饰等历史名物的发展历史,纵览从先秦到当代的文化、文明史。

从古籍文献、诗歌、文赋中,传达古代文人的风雅精神;站在博物学的角度,带你深层了解传统工艺,拓展文化视野。

《屏风九叠》

古代,人们发明屏风是为了能阻挡风,后来他们发现,风是挡不住的,但屏风保留了下来。

本书中,你将一览中国屏风的艺术审美。
屏风是中国特色的家居摆设,承担着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与传统家具相互辉映,是中式空间审美重要的组成部分。屏风的雕刻、屏面上的绘画和书法,既是传统工艺,也是写意、风雅的人文艺术代表着日常生活和谐与宁静之美。
《大漆重光》

漆的用处是怎么被发现的?它为什么在古代被这么多人广泛地使用?它拥有着怎样多彩的工艺?

本书从漆的源头讲起,带你深刻理解这一“与时间相伴”的艺术。
书中详细介绍漆的种类、成色、质地,不同类型的漆在传统器物上所代表的意义。漆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有着丰富的文化意味不仅代表着古代文化习俗,更是古人日常生活的器物。

《一扇清心》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夏天,远古时代的人们感到非常热,就随手拿了一片大叶子或鸟类的羽毛,对着自己轻轻摆动,招来了一点风。这片叶子或者羽毛,就是原始扇子的雏形。

在中国的文化里,扇子并不仅是工具,还是艺术品。

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小小扇子的演变,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变化的精华。扇子不仅是引风、消暑的工具,还是文化底蕴的承载者。

文人雅士喜欢绘制扇面画,精雕扇骨,考究制扇工艺,再加上扇子方便携带,一直是文人们的怀袖雅物。扇文化往往是了解画家、诗人等文人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途径。

《纸砚尽兴》

纸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古代的人如何造纸?什么样的石头才能用来做砚台?轻盈纤薄的纸、方寸之间的砚台,灌注着人们怎样的思想和情感?

本书介绍了纸和砚的历史与其二者的“承载”意义。

从纸的发明到纸作为书写工具的普及,再到不同地域造纸工艺的区别,以此说明纸作为文化载体本身的价值所在。

砚不仅是磨墨的工具,也是文人品味和雅趣的体现,通过赏析书法家们的砚台,向小读者打开文人审美趣味的大门。

《笔墨笃行》

如今,传统的笔墨已经不那么常用了,但它依然有着绵长的生命力。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让人们愿意用来挥洒心中的所思所想呢?也许本书会给你答案。

传统的笔和墨与我们心手相连,总会让我们回想起千百年来那些文房里的清雅时光。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笔、墨的历史,包括来源、材料、发展变化、工艺审美,以及相关的文物和文人趣事。讲述笔、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

《惠风在衣》

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文化。各个历史阶段的人们,他们都喜欢穿什么样式的衣服?喜欢佩戴什么样的饰品?

透过这本书,你将看到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流变。

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国家有具备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服装,服装除了作为蔽体御寒的基础作用,还承担着文化、审美、古代阶级象征等多重含义,服饰的纹样、材料、式样等有各自的讲究和意义,服饰审美是一门大学问。

孩子们是文明传承的未来,只有让孩子们意识到文化、历史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才能实实在在地了解文明、保存文明,获得文化自信。

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孩子们“中国风”审美养成的入门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名物   文化   美育   扇子   国风   屏风   中华   珍品   文人   中国   博物馆   自信   少年   服饰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