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围观!经济学家任泽平出大招了:三招就可救房地产!

终于,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出大招了,他发文称,非常之时,就要用非常之策。

房地产是第一大经济支柱,房地产稳,经济就稳,就业就稳,金融就稳。

任博士给出了救房地产的三大猛招。

第一招:组建住房银行。

任博士建议收购开发商的土地和商品房库存,用于租赁房和保障房,这样做可以防止烂尾,不能让购房者承担烂尾的责任。而另一方面,开发商可以拿到资金进行保交楼。这样的话,整个链条活了,一举多得。

第二招:全面取消限购。

任博士认为,现在市场低迷,是取消限购的最佳时机,发达国家都没有限购,都是通过价格和税收来调整,而不是人为的行政手段,这样做违背市场规律。

第三招:大幅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任博士认为,现在的利率太高了,就业和收入压力大,居民承担不起这个高的利息,房企也难以承受,应该大幅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首套降了,二套也应该降。

任博士提醒:房地产是周期之母,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的经济危机都跟地产有关。

他认为目前技术面上还是有解决方案的,关键是要有勇气和担当,以大局为重,谭海呼吁,那些民粹的极端观点,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如果现在放大招,房地产一定可以避免硬着陆,实现软着陆。

厉害了,这是著名经济学家任博士的三个救房地产的大招。

就在几天前,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也提出过三个救楼市的的大招。

看来,专家都急了,都在放大招了。

经济学家马老师的三招如下:

1、解除楼市所有的限制措施;如限购,限价,限售等政策全部彻底取消掉。

2、给房企输入流动性,给予授信,网传的50家白名单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马老师认为,这个名单的数量远不够,需要扩大,能救就要救,应保尽保~

3、降低需求门槛,马老师还建议,首套房首付不要超过10%,二套房不要超过20%,利率现在还是偏高,还要进一步降低利率,降到跟一套一样的利率。

马老师说,这些政策,应该马上去办,刻不容缓,再不出手经济就完了。

哎,专家们真的急眼了,网友说,他们手里恐怕存量不少吧~

问题是,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房地产还有救吗?

网友们其实很疑惑,专家什么都建议了,就是不建议降价,为何呢?

其实,任泽平之前就反复说了,不能降价,更不能大幅降价或者崩盘,否则,受伤害最大的还是底层老百姓:因为房价大跌,而老百姓的财富都在房子上,因此,财富就大幅缩水了。

他好说,让降低房价的人,其实不懂经济和房地产,经济好,价格上涨的时候你买不起,经济不好,房子价格下降的时候,你更加买不起,收入下降,失业了,你怎么买?哎,真是扎心了。

看来,房子只能靠富人买了,穷人在经济好的时候,买不起;经济不好的时候,没有收入,或者收入降低,更加买不起,如之奈何?

专家之前总结了房价不能下降的三个原因,我在这里简单给大家复述一下。

1、降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造成系统金融风险。

房地产涉及到方面面面,产业链很长,几十个上下游行业,加亿人的就业,总量巨大,是GDP的2-3倍,300多万亿的规模,如果不行了,势必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2、降价,地方财政扛不住,很多城市主要依靠卖地,地卖不出去了,工资也发不了,有的城市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甚至高达60-70%;

3、降价,老百姓的财富缩水。房子价值大幅贬值,老百姓财富大幅缩水,专家称,几十年的努力白费了,这不是共同富裕,变成了共同贫穷。

房地产的困局在哪里?

直白一点,富人太多房子,不需要买,而房子失去投资价值,买了就亏本,更加不会买,而大多穷人买不起,一辈子怎么努力也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房子,就算掏空6个钱包,30年房贷也是苦不堪言。

专家们的建议,不知道是否靠谱,总建议老百姓买,总建议降首付,延长贷款时间,降低利率,甚至还有专家建议父子一起贷款,贷贷传承,真是太可怕了。

但就是不见一个专家出来说,房价太高了,应该适应需求,适应市场,降价!大幅降价,毕竟房子也是商品,难道只能涨价,就不能降价吗?

或者大幅提升老百姓的收入,有钱了,自然能买房子,消费,经济不就有救了?到底是经济好了,房地产才好,还是想尽办法救了房地产,经济才能好?

现在的救市,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

问题是,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房地产还有救吗?

最后,你觉得哪三招更牛,能救楼市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房地产   存量   经济学家   利率   老百姓   大幅   房子   收入   建议   专家   经济   任泽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