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手姚云珠:像传递火炬一样接力传播志愿精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夏凌 通讯员 徐科文 胡露予

“手持亚运火炬的那一刻,我心里燃起一团火,自豪感、荣誉感油然而生。”说起在宁波传递第59棒火炬的过程,省优秀共产党员姚云珠仍十分激动,她说,那团“火”如今还在眼里、心间。今天,记者联系上姚云珠,听她分享传递火炬的故事。

姚云珠传递火炬

8月中旬,姚云珠得知被选为火炬手。短暂的激动、兴奋后,她开始思考:如何用最好的精神风貌跑好这70米?

“那时候我天天去体育场练习,想了很多如挥手、点赞、比心的动作,希望与观看火炬传递的人做好互动。”姚云珠笑着说,跑好后,她特别想欢呼,因为自己终于圆满完成这个光荣的使命。

其实,整个暑假,姚云珠都在做亚运文化的宣传志愿者。在慈溪网络文化活动中心、“爱在路上”交通志愿服务之家,以及“姚云珠”银辉工作室里,她不定期开展亚运知识宣传课堂,不少附近的学生前来听讲。“亚运火炬是课堂分享的内容之一,我告诉孩子们,火炬传递象征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此外,她还自发开展“文明健步YI小时”活动,每天早晚去散步时,带上手套和垃圾袋,一路走一路捡垃圾,既健身又做环保。

在慈溪,姚云珠是大家口中的“珠珠姐”,已做了27年志愿者。

1997年,当“志愿者”还让人十分陌生时,姚云珠便以单位团支书的身份,组建单位的志愿服务队,成了第一批穿上红马甲的人。

姚云珠与孩子们互动

当时,姚云珠主要帮扶对象是贫困儿童。她结对了小亚,一个父亲瘫痪在床、母亲离家出走的小学四年级贫困女孩。刚开始帮困的几年里,小亚表现得有些冷漠。

“她刘海长长的,总是低着头,几乎看不到她的脸。”姚云珠回忆起当时与孩子相处的场景。

见苦口婆心不起作用,在一次探望中姚云珠突然“板起脸来”,教育了她。姚云珠“半强迫”地梳起小姑娘的头发,要求她与大家一起劳动,将自己的家打扫干净。随后,她与小亚促膝长谈,告诉孩子,不能放弃自己,要学习与劳动,才有可能改变。

姚云珠的方法见效了。自此,小亚像变了一个人,认真学习,关心他人,也顺利升学,参加工作。20多年过去了,小亚也成为一名志愿者,与姚云珠一起为社会服务。

姚云珠(右)为社区老人洗头

2021年底,姚云珠退休,她成了“全勤”志愿者。她创建姚云珠劳模工作室(银辉工作室),吸纳更多专业志愿服务团队,为周边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包括洗脚、理发、剪指甲与中医理疗等服务。

27年如一日,姚云珠已开展志愿服务3万多小时,结对20余名贫困学生,累计捐赠爱心善款20余万元。“我更希望的是,能像传递火炬一样,将志愿精神传播给更多人,让社会充满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志愿   慈溪   亚运   志愿者   贫困   课堂   激动   记者   工作室   单位   精神   姚云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