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鞘岭印象-乌鞘岭虽然不是名山大川,但却是一个有高度的山脉

#冬日生活打卡季#

乌鞘岭印象

文/刘虎年



我上天祝师范那会儿,县城还没有搬迁,学校在安远镇乌鞘岭脚下。闲暇之余,约几个同学或在田间漫步,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或登上周边的一个烽火台,念天地悠悠,抚今怀古。但我们最喜欢的,其实是望着冒黑烟的火车,吭哧吭哧在乌鞘岭上爬行,似乎是耗尽了气力,精疲力尽但依然坚持前行。另外就是看国道上来来往往的汽车,也许那时候造车技术不如现在,车辆动力不足,上行车如乌龟爬行,比人步行快不了多少,而下行车却风驰电掣,大有失控之势。我们憧憬着远方的世界,慨叹乌鞘岭海拔高而且行路难。


虽然学校就在乌鞘岭脚下,但真正登临的机会却不多。因为家在乌鞘岭以西的缘故,所以每到寒暑假的时候,都是急切地经武威回家。而且那时候学校的实践活动不多,走出去的机会也少。记得第一次过乌鞘岭,是1984年十世班禅大师考察天祝,在抓西秀龙草原举行佛事活动,我们坐着学校一辆平常用来拉货的东风卡车,满满当当一车人,上行的时候车速慢也没有什么感觉,下行的时候司机时不时踩刹车,因为没有抓手的地方,感觉要像从车厢里飞出去一样,十分吓人。因为那时还没有G30高速,312国道也没有改线,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乌鞘岭山高坡陡弯多路险。


参加工作后,县城也搬迁到了华藏寺镇,每年学习培训出差旅游,都要经过乌鞘岭。再后来,我调到县城工作,与乌鞘岭亲密接触的机会更多。我陪同领导慰问过“缺氧不缺精神”的毛毛山微波台工作人员,参观过乌鞘岭气象站,每年夏天都要到乌鞘岭脚下的抓西秀龙草原度周末。乌鞘岭大景区建成后,我和几个朋友踏着步道,登上高处观景台,遥望南面的玛雅雪山气象万千,西面的冷龙岭云雾缭绕,而北面的雷公山高耸入云。潺潺的金强河水波光粼粼,美丽的抓西秀龙草原尽收眼底,乌鞘岭脚下红顶的民居炊烟袅袅,一片祥和的人间烟火气,令人神往。


因为与乌鞘岭神交已久,所以对它的认识或者说认知也比较深刻和独特。在我心中,乌鞘岭除了雄崎险峻外,其精髓皆在一个“度”字。我们说天下万物,皆有其度。说话做事要适度,是指做人做事的分寸和底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事物之间平衡的临界值,亦或也指事物的一种存在状态。乌鞘岭的度,便是指后者。



乌鞘岭虽然不是名山大川,但却是一个有高度的山脉。一方面,它的主峰海拔3562米,比泰山高出接近2000米。另一方面地理位置特殊,它是祁连山东延冷龙岭的一个分支,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处,是温带季风区和非季风的分界,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分界分水岭,可以说是中国版图上矗立的一块丰碑。乌鞘岭战略地位重要。它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即便是现在,仍然是贯通东西的大动脉和战略通道,312国道、G30高速,兰新铁路穿山而过,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还有一条正在修建的兰张三四线高铁,明年也要通车运行。文人墨客赞美乌鞘岭的诗文很多,尤其是天祝县文联的同志出版了一个以《乌鞘岭》命名的文学刊物,发表文学爱好者创作的作品,深受读者好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乌鞘岭也是一个文学高地。


有个当地的牧民告诉我说,乌鞘岭只有两季,冬季和大约在冬季,是说这里十分严寒,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冰天雪地。而我却认为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乌鞘岭年均气温零下2.2℃,志书对乌鞘岭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事实也是如此,天气偏冷的年份,六月飞雪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记得那时没有高速,国道也没有改线,只要下雪,乌鞘岭就压车。安远镇就组建了一个青年突击队,他们背着防滑链,拿着铁锹,帮助往来车辆通行。附近的村民,也都热情的提来开水拿来锅盔,为又冷又饿又渴的司乘人员送上温暖。后来新修了G30高速,312国道也进行了改线,但一下雪,高速通常会封闭,国道压车的情况依然十分严重,有时会压到县城。这种情况下,天祝交警全部出动疏导交通,公路部门全力除雪保障安全,县上组织干部群众送开水送方便面送爱心温暖。为此,中央电视台曾经多次进行了报道。这也是天祝的温度,乌鞘岭的温度。

有历史的地方就有厚度。乌鞘岭也不例外,它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关隘。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西征匈奴、唐玄奘西天取经,左宗棠收复新疆,他们都要从乌鞘岭经过。也许有人会说,不一定吧,条条大路通罗马,他们可以从其它地方走。但我可以肯定,他们还真是从乌鞘岭走过去的。众所周知,312国道沿线,有很多以驿站命名的地方,过了永登是武胜驿,天祝境内有岔口驿金强驿安远驿,古浪有黑松驿等等,说白了,这些驿站就是古代的官道。民间还流传杨家将的传说,说杨家将一路所向披靡,但从乌鞘岭进入古浪峡后几乎全军覆没,主要是犯了地名。乌鞘岭还是西路红军经过的见证地。我记得有部电影《祁连山的回声》就是在乌鞘岭拍的,再现了西路军经过河西的悲壮历史。


乌鞘岭由于独特的战略位置,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驻兵设防,所以说它还是一个有热度的地方。乌鞘岭上有长城,而且还不止一条,稍东的是汉长城,是汉武帝时期为防御游牧民族入侵而修筑的。稍西的是明长城遗址,保存相对完整,由夯土筑成的墙体延绵不绝,穿越草原,奔向雪山之巅。据考证,这也是海拔最高的长城。我们不难想象,在那狼烟四起的烽火岁月,乌鞘岭朔风习习,旌旗猎猎,战马嘶鸣,战士思乡,将军夜归,是何等的悲壮。曾几何时,乌鞘岭成了画家作家记者驴友的最爱,前来写生体验生活摄影摄像骑自行车挑战极限的络绎不绝,他们时不时发表一些作品,蹭出几个热点,使乌鞘岭始终热度不减。最新的是东方甄选老总俞敏洪登临乌鞘岭,为武威旅游做宣传,轰动效应十分明显。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千百年来,乌鞘岭承载了天祝各族儿女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见证了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的现在,也必将昭示辉煌灿烂幸福美好的明天。不到长城非好汉。朋友,欢迎你到天祝来,来乌鞘岭登长城。





作者简介





刘虎年,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公务员,1967年生。偶尔有感而发,写写文章,自娱自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乌鞘岭   安远   山脉   古浪   名山大川   长城   海拔   国道   县城   草原   脚下   高度   印象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