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被金人掳走,一生未回到故土的宋徽宗,值得我们同情吗?

前言

当宋徽宗还是东宫储君时,朝中大臣都认为他聪慧过人,令人期待未来。他们眼前的赵佶聪明伶俐,深得父帝宠爱,又有才华跃然纸上。

想来日后必将大有作为,开创宋朝的新盛世。然而今日回望,这位皇帝除了那张漂亮的皮囊,似乎一无所有。他放任金朝崛起,还把自己和儿子一起送进了敌人的牢笼。如此失败、如此昏庸的皇帝,真的值得我们同情吗?

王安石变法引发的党争,为北宋后期埋下了隐患

赵顼在位时十分注意时弊,他意识到积弱已久的宋朝亟待革新。当他起用心思敏锐的王安石出任枢密使后,王安石果然大刀阔斧地改革,推行出一系列后世称为“王安石变法”的新政。这些新政在治国方面确有裨益,比如推行募役法减轻军事负担,实行易运河减少运输成本,实施保甲法健全基层控制体系等等。

可以说变法深得民心,对国力增强了不小帮助。然而同时也触动了许多旧有利益集团,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利益受损最严重,引发了一场党争。新旧阵营你争我斗,朝局动荡,甚至宦官也时有弄权。眼见变法陷入泥潭,宋神宗也因这场党争大受打击,不久便驾鹤西归了。

宋徽宗只想逍遥度日,政事一应不理

赵佶顺利登基之后,他并不想理会朝中纷争,亦无心辅政,只想过逍遥日子。既然朝中诸臣唇枪舌战,倒不如由着他们去,皇上在位高高在上,与我何干。于是他将赵颙等旧臣放出牢笼,礼遇有加;同时又纵容主和派,将王安石等变法派打入冷宫。

政事自此停摆,朝野皆失望之极。宋徽宗整日与文人墨客翻弄词章,考究法帖,完全沉溺于玩乐和文人雅事中,不再过问政事。也正因此,北宋的国力在他的“劳而无功”中迅速衰减。辽夏死灰复燃,金朝势力强大,这才埋下了日后靖康之耻的原因。

宋徽宗眼看金兵压境却不思反攻,被迫传位于钦宗

1126年冬天,金军大举南下渡过黄河,直指东京汴梁。与此同时,女真首领完颜承麟引兵从西北方入侵,一举拿下太原。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河东诸州,所过之处烧杀抢掠,百姓涂炭。这一刻,宋徽宗整个人都慌了。

他望着南逃的百姓和仓皇失措的文武百官,脑海里唯有“逃跑”二字!于是他草草完成了禅让仪式,把皇位传给了儿子钦宗赵桓,自己则仓皇出奔。此时此刻他才意识到,一心逍遥的日子已然结束!然而为时已晚,金军很快抓住了这两个“大奖”,举国欢庆。

羞辱与折磨伴随北狩,宋朝宗室饱受凌虐

不久,完颜娄室领兵押解两位被俘的宋朝皇帝以及一干宗室大臣北上,史称“二君北狩”。一路上风餐露宿,寒风凛冽,这些宋朝王公贵族都遭遇了难以想象的羞辱和折磨。为防止逃跑,他们脚镣锁住,像牲口一样被拉扯前行;饥寒交迫之时,能得到的食物也只是些残羹剩饭。

更惨的是,金兵对这些宋人的凌虐似乎丝毫不知羞,那些肤白貌美的宫女们被肆意凌辱,有的被折磨致死,有的沦为了慰安妇;男性也难逃一死,要么就这样丧命血路,要么在都城被金贵强占受辱。如此惨无人道的行径,真是令人发指!这一路上,宋徽宗和钦宗目睹了太多挚爱的妃嫔大臣受辱,却什么也做不了,他们的心似乎已经死了一般。

马踏冰河入金国都,宋君臣再遭凌辱之灾

元月丙申日,宋徽宗被解送至金上京辽阳府,浑身脏污,满面尘土。金国皇帝完颜晟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居高临下地审视这两个与众不同的“战俘”。宋徽宗愤怒地瞪着他,却受制于人,无法开口。

旁的金兵见状,便猛踢了宋徽宗一脚,把他踢倒在地。众金臣妄笑不已。接下来,更加屈辱的仪式在等待着他们。按金人野蛮的规矩,这些战俘要被脱得一丝不挂,然后披上羊皮绕着祖庙爬上几圈。

光天化日之下展现的赤裸肉体,被一干金人戏弄观赏,这简直是要了宋朝皇帝的命!结束后,宋徽宗的妃子王婉容再也无法承受这样的羞辱,决定了自尽。曾几何时,他们还在宫中被万千宠爱,现在沦为敌国战俘,天翻地覆之感让宋徽宗红了眼眶。身为国君,他此时却从未如此屈辱和痛苦。

宋徽宗受制于人,苟延残喘的余生

他明白自己一生的辉煌在这一刻灰飞烟灭。接下来,他还要在这金国都城度过监禁的余生,再也回不到故土。曾几何时,他还在宫殿琴棋书画,不问政事;现在他每天面对的,是冷漠的囚牢和几双冷眼。

精致的美食被淡饭淡水取代,柔软的大床被草席替代,他再也回不到从前。于是这位皇帝也学会了放下身段,说话讨好金人。只要能苟延残喘,他甘愿做金人的“昏德公”。然而终日受人摆布的滋味,又有几人能真正忍受的住呢?宋徽宗的胡子已经全白了,可他的心,却从未如此黑暗过。

宋徽宗骨血皆冷,却还是栽在了金囚中

在重重囚牢和心魔的折磨下,宋徽宗年过半百的身体每况愈下。1141年夏,他在金国都城的冷宫中生了一场大病,金人派来的御医束手无策。一个月后,他在金人的监视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永远离开了人世,终年58岁。

他的骨血已然冰冷,却还是没能回到故土,最后一程也只配葬在异乡他地。北宋这位不能算得上英明,却也不能说昏庸的皇帝,就此没落帷幕。作为一代宋帝,他固然有太多不足,但这般凄惨的人生,又有谁愿面对?山穷水尽之时,宋徽宗是否也曾后悔自己年轻时的逍遥和懦弱?我们不得而知。

结语

如今800年过去,每每想起这段历史,不禁令人唏嘘不已。王安石变法如果得以继续改革下去,北宋的积弱局面还能否扭转?如果宋徽宗能够专心治理朝政,金兵还能否如此轻易越过长城?种种假设已无从证实。

我们能做的,仅是铭记历史教训,反思先人的得与失,并为这些先人轻声祈祷罢了。望着雄关漫道的长城遗址,想起徽宗和钦宗满面尘土走过其上的情景,至今依然触目惊心。677载基业就此灰飞烟灭,党争和奢靡为祸,亦使这段故事徒留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都城   囚牢   骨血   政事   战俘   故土   宋朝   北宋   大臣   晚年   逍遥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