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齐斯和阿尔泰

由奎屯北上,一路尽皆戈壁荒滩。

在克拉玛依市的乌尔禾区,还有一片雅丹地貌,现被谑称为魔鬼城,并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

乌尔禾雅丹论其规模远不如敦煌雅丹,而且紧傍石油开采区;实际上,乌尔禾雅丹本身也是片采油区,只不过因其地貌特殊,可作观光用途,但景区里仍可见开采遗址以及露天沥青矿区。这一特质,类似青海,景区大多是由矿区发展而来。

由乌尔禾雅丹回到奎阿高速地带,转向西面,行不多久,即可见路面下一处大河谷,内有胡杨。在北疆的10月,河谷内已层林尽染,在一片灰褐的地表色中,尤显夺目。

乌尔禾附近的河谷

折回奎阿高速,继续往北,中途会经过和布克赛尔县以东。那里就是东归的土尔扈特部最初的安置地,后因耕作欠收,加之天花传染,经清廷安置,渥巴锡汗率一部移牧至巴音布鲁克草原。

和南疆的沙漠绿洲定居文明不同,北疆是草原戈壁游牧、农牧结合地带。

再北行至布尔津县附近,此时在路边已能见到大片金黄色的胡杨林,下到路边的沙砾地,才发现胡杨林原是沿河而生,河面约摸50米的宽度,川流不息。看见额尔齐斯河了。

额尔齐斯河

这里,曾是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游牧地。从这儿往南,直到天山都叫作准噶尔盆地。

越过额尔齐斯河往北前行,经过布尔津喀纳斯机场,机场、机场宾馆掩映于林带之中,好似一个俄式建筑的小镇。于机场外围折向219国道西行,已开始进入阿尔泰山区。

阿尔泰山区的地貌与南面的布尔津、和布克赛尔迥然不同。如前所述,南面多是沙砾、戈壁,间以草原,空气干燥;而在阿尔泰山区里,空气明显湿润,且寒意十足。这不单是因为阿尔泰山区纬度较高,还因阿尔泰山截住了大西洋及北冰洋南来的水汽之故。水汽在山峰遇冷为冰,暖季时化为水流而下,得以滋养山下的土地。因此,甫进阿尔泰山区,便是满目林柏和草甸。

阿尔泰-西南端进山段

如若从这里往东直行的话,正好会到达内蒙的呼伦贝尔地区,呼伦贝尔地区几乎是整个蒙古高原水草最为丰美之地,其成因是背靠大兴安岭。而阿尔泰山、大兴安岭正是蒙古高原的西东两界,南北两界则为萨彦岭和广为中原人士所知的阴山。

因之于山,蒙古高原的东西两部以及南北两部都是宜农宜牧之地,而中间地带反倒是戈壁横亘,古称“瀚海”、“大漠”。从这里也可看出,蒙古乃至他族的山脉崇拜,其实是源自素朴的自然地理因素——有山即有水,有水即有生息,有生息即有文明。

一段西行之后,开始北行,沿途已见零星的村落。村落多紧邻219两侧,西面直达山脚下的是牧场,多为牛马。殊为特别的是,这里的民居多为“木刻楞”,也就是用原木叠摞的房子,跟遥远东部额尔古纳河地区的民居几乎一样。地理原因自然是同属森林草原地带,建材一致,人文因素或是同受19世纪陆续西来的俄罗斯人影响。

白哈巴村

途经铁热克提乡。小镇民居紧挨道路,流水潺潺,松柏林立,不是异域却又具别样风情,也难怪,这里已是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

一路爬高,又再下山,路边已能看到白桦树的身影。到白哈巴村的时候,已是晚间。

民宿房东带笔者一行去村中的饭馆就餐。此时是10月初,深山里的白哈巴村已是寒气袭人。

笔者问房东是哪个民族,房东一边说,一边点头肯定:蒙古族、蒙古族。

笔者:“那你们买东西去哪里呢?”

房东:“乌鲁木齐。”

这不禁让人为之一怔。笔者适从奎屯赶来,奎屯在乌鲁木齐的正西面,跟乌鲁木齐差不多一样,距白哈巴村都是近700公里之遥。买东西跑700公里,这真是西部的地理观。

笔者:“那你们这儿能去哈萨克吗?”

房东:“这里不行,没口岸。这里挨着好几个国家呢。”

在饭馆入座,饭馆是座木刻楞,地板也是木制,走上去“嗵嗵”做响。除此之外,一切桌椅设备都如内地一般。邻旁一桌看来是当地人的聚餐,三男二女看上去都是蒙族。男子已喝至半醺,女子放声高唱蒙语歌曲,唱毕,举起一杯酒,男子会意喝下。女子再唱,带着些许醉意,唱毕,又举起一杯酒,从旁男子也会意喝下。好不热闹。

吃完饭,按着房东的指引,到了一座大院子门口,打开木栅栏门,将车停了进去。这里的地面除了铺装的道路,都是大草场,踩上去软乎乎的。走上台阶,进了一排木刻楞屋子。

房间里的地暖早已打开,温度适宜,里面的陈设也一如内地。

次日,被一声牛哞叫醒早起。这时候,才好好打量了下白哈巴村。村子建在一片平缓的斜坡上,户户都是木刻楞,附带着大院子,通往木刻楞的小路铺着木栈道。院子里不单放养着牛,停放着汽车、摩托车,还会支着蒙古包。院子四周、道路两旁处处银杏柏树,极远处雪岭参天,真是北国风光。

白哈巴村-房东院落

沿着村道再往村走下去,就已靠近了哈萨克的边境,上个世纪时则应是苏联的边境,再往上推的话就是沙俄的边境了。

一路下坡,离开白哈巴,回到额尔齐斯河流域。

到布尔津县附近时,地貌又成半戈壁半草地的模样。在路的南侧,时不时会出现几处墓园。有的砌成屋子形状,恍若民宅;有的则是呈圆锥型,一座座紧挨着,在荒原上显得格外寂寥而古拙。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克里米亚半岛,在彼列科普地峡就遭遇到了鞑靼人的坟墓,他们称之为继彼列科普地峡之后的第二道天堑。何尝不是,从呼伦贝尔到克里米亚再到喀尔巴阡山,有亚欧大草原的地方,就有蒙古人的足迹。

继续往东,到乌伦古湖。站在悬崖边,望着碧蓝浩渺的湖面,顿生凭风临海之感。再往东的话,就是富蕴县了,即将又入阿尔泰山区。

那里是准噶尔部最为煊赫的噶尔丹汗王命陨之地。

噶尔丹与康熙身逢同时。幼年时,噶尔丹被认定为活佛转世,十三岁时,被带往西藏学经,其老师为四世班禅及五世达赖。二十五岁时,因为兄复仇返回准噶尔地区,身兼部族领袖及宗教领袖二职,开始其征战历程。其初战即在这额尔齐斯河流域,之后用兵叶尔羌(今莎车)与哈萨克,统驭南北疆及今巴尔喀什湖一带,兵锋最远至黑海北岸。

之后,噶尔丹开始征伐喀尔喀部,兼复其弟被喀尔喀所杀之仇。这里的喀尔喀部在今外蒙古北部,如相对前文所提蒙古中央大戈壁的方位而言,也称漠北蒙古,而准噶尔、以后东归的土尔扈特等部是漠西蒙古。

此时正值清康熙年间,漠北蒙古已向清廷纳贡,而漠南蒙古科尔沁部更早在满洲入关前,就与满洲结成同盟关系;同是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则被满洲击败,并交出了元代传国玉玺。

统而言之,那时的蒙古已各随一方了。

1688年,噶尔丹出阿尔泰山,往东越今外蒙之杭爱山,征伐喀尔喀部。喀尔喀部不支,近十万民众夺路向南,四处劫掠,震动边塞,引发康熙关注。

还在阿尔泰山中的时候,笔者路遇一辆吉林牌照的自驾车辆,车主和家人正在车前面对阿尔泰山景拍照。笔者不禁猜想他们的经行路线,无论如何,由吉林经内蒙至新疆已是最便捷的通道。但若无现今国界之分,如嘎尔丹般经杭爱山至阿尔泰山区,会不更便捷些呢,终是一想。

塞北异动,历来为中原内地政权所提防,无论秦汉、宋明,还是塞外入主的北魏、满清各代。更何况那时的北京城也不过五十万人口,十万人潮涌至边塞,安保、粮草皆成大问题。康熙先是调停,未果。1689年,噶尔丹抵达内蒙乌拉盖河流域,继续征讨喀尔喀部,此地已紧挨吉林省。清军迎战,几乎全军覆没。

噶尔丹趁胜进击乌兰布统。乌兰布统位于今内蒙赤峰市西北,蒙语乌兰布统的意思就是红色山峰。乌兰布统往南,就是长城的古北口和张家口,再往南就是北京了。

那一刻,北京城已戒严,城内有火枪手巡逻,米价暴涨至白银三两。1690年七月,清军出城北上迎战,康熙督战,带队的是亲王、国舅、重臣,连营四十里,阔二十余里。

乌兰布统的地理位置很有意思,它恰好骑于胡焕庸线。胡焕庸线以东为农业区,而以西为牧业区。

清军虽来势重重,但噶尔丹已占乌兰布统山岗地利之优,更将“缚驼结阵以待,使卧于地,背加箱垛,毡渍水盖其上,排列如栅以自蔽……于栅隙注矢发枪。”

在乌兰布统之战中,噶尔丹和清军均已使用火枪和大炮,噶尔丹这样的拒守战术已极具近代色彩。由于一直与俄人交手、贸易,噶尔丹部已获得些燧发枪,清军多为火绳枪。而燧发枪的装填速度较之火绳枪为优,且不惧风雨。

清军攻势猛烈,噶尔丹部据岗不退,其发射的流弹更击中清廷国舅,致国舅阵亡,清军两位主将攻入噶尔丹军中,也相继阵亡。晚间,两方息战。噶尔丹不日遁往漠北。

阿尔泰山-近白哈巴村段

噶尔丹遁北原因估计有二,首为其已有结怨的侄子抄掠今外蒙科布多,断了噶尔丹回阿尔泰山区的后路。次为深入漠南,遭遇强劲清军,已成末弩之势。

1696年,噶尔丹驻牧于今外蒙乌兰巴托东南,克鲁伦河上游,再次向清廷索要喀尔喀汗王及其宗教领袖和部族。康熙发东、中、西三路大军意欲剿灭噶尔丹。对康熙而言,噶尔丹7年前的乌兰布统之战,7年后的盘踞漠北,都不禁让人联想到前明,累次几番不能荡平漠北之敌,遗成边患;而满清自己的由辽东入关,更让噶尔丹之部显有重演前朝旧事之兆。这是康熙力排满朝三品以上之苦劝,率三军亲征的缘由。

而噶尔丹这方,就是意图展开这种袭扰战术以拖垮清廷。这种袭扰战术贯穿自汉、明及清代的边关,充分发挥匈奴—蒙古机动之优长所在。

三路军中,康熙居中,由北京出发,东路由沈阳出发,西路军则由呼和浩特、银川出发。中路直击,东路挤压,西路则是负责断其后路。

远征漠北,向是艰苦。不单路程逾千公里,而且要跨越蒙古戈壁——大漠,光是水草粮秣补给就已是浩繁巨大。

6月初,噶尔丹于孟纳尔山目击康熙中路军大营,当即舍弃庐帐、衣物乃至佛像等物,即刻西遁。康熙抵克鲁伦河后,大失所望,加之补给耗尽,只得返兵。在写给皇太子的信中,康熙直言:“真是阴山背后。”可见心绪恶劣至极。

此时,西路军补给也已耗尽,不断减员,勉强挣扎到了昭莫多(今宗莫德)。

但就在这里,西路军遭遇了正在西逃的噶尔丹。噶尔丹部全员出击,包括噶尔丹妻子阿努也下马作战。西路军挡住前路不退,接着又迂回袭击噶尔丹后方辎重妇孺,致嘎尔丹部溃散,阿努力战而亡,噶尔丹再次逃脱。

1696年,康熙再次亲征,驻于鄂尔多斯。此时,噶尔丹躲藏在阿尔泰山区以东,二人之间尚有交涉。噶尔丹似有降意。康熙于1697年1月返回北京。

但1697年2月,康熙第三次亲征,驻于宁夏,在最后一次会见清廷使节时,噶尔丹仍坚持让清廷交付喀尔喀汗王及其宗教领袖,会谈未果。康熙准备派军从甘肃直插阿尔泰山区以东,最后荡平噶尔丹。6月康熙返至包头,接到报告:4月,噶尔丹病亡。地点大致是今额尔齐斯河东支流与外蒙科布多之间,东经91°55,北纬48°。

红点为据信之噶尔丹命陨地

康熙凯旋回京。

噶尔丹兴于额尔齐斯,逝于额尔齐斯。

之后,噶尔丹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准噶尔大汗,一边建设经营准噶尔本部,甚至在瑞典人列纳特的帮助下,设立了火炮、弹药作坊;一边派军由喀什远征拉萨,后被驰援而来的清军击退。

继策妄阿拉布坦之后的是,其子噶尔丹策凌。此时,已是雍正年间。

1731年,由北京出发而来的清军与准军于阿尔泰山区开战,准军以胡笳为号四起,清军新锐的索伦火枪兵在准军火炮轰击下四散,前锋精锐将官在山头突围不成自杀,大营被攻破后,幕僚自杀、宗室子弟被杀,全军大败。因清军临时撤退地点为和通淖尔,故被称为和通淖尔之战。

右上角蓝色湖泊为和通淖尔、左上绿色部分为喀纳斯

胡笳,据说就是“楚尔”,现今新疆喀纳斯的图瓦人即擅此乐器。和通淖尔根据音译,应在今外蒙的Khoton Nuur,也有说是位于今达彦淖尔,在外蒙地图上,恰也能找到Dayan Nuur,位于Khoton Nuur东南侧,两处湖泊都位于阿尔泰山的东侧,与喀纳斯遥遥相望。

可以想见,当年清准两军就在这喀纳斯东侧的阿尔泰山中冲杀。而以胡笳为号的准军中也许就有图瓦人的部队。

次年,清军又于今外蒙哈拉和林击败准军,之后,准噶尔与清军护卫的喀尔喀部以阿尔泰山为界。

噶尔丹策凌故去后,准噶尔部四散,相互抄掠。

抚东望南,在乌伦古湖边,笔者开始由东转南,在乌伦古湖的南边,跨过乌伦古河。

1755年乾隆年间,越过阿尔泰山的清军,渡过了这条乌伦古河,直抵伊犁。准噶尔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走向了终点。自此,漠西与漠北、漠南蒙古均入清廷。

遥遥相距2400公里,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见证了大草原时代的开启,额尔齐斯河-阿尔泰山又见证了大草原时代的落幕。

即将南下乌鲁木齐。道左路旁的远方,阿尔泰山静谧依旧,其雄浑激荡在于步步探寻之中,一如其历历过往。


参考书目:

《准噶尔史略》

《清代准噶尔史话》

《最后的游牧帝国》

《西域地名考录》

《准噶尔汗国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阿尔泰山   准噶尔   乌兰   噶尔   蒙古   清廷   漠北   戈壁   康熙   山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