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想玩手机?心理老师给你支个招!(特别家教1510期)

“我妈妈每天拿着手机疯狂购物、刷剧,我刚拿起手机跟同学聊天她就开始唠叨!”

“我爸爸总教育我玩手机是不务正业,要好好读书,自己却窝在沙发上刷短视频停不下来。”

“你们天天手机不离身,上厕所都要拿着,为什么我就不能玩?”

在咨询室里,原本带孩子来戒“网瘾”的林女士,面对12岁儿子的“灵魂拷问”顿时失语。

为了避免孩子和家长因为“网瘾”问题引发矛盾、激战,家长应科学看待孩子用手机上网的行为,确定全家人共同遵守的正向使用手机的规则,尝试把孩子对网络的依赖转化为促进亲子交流的工具。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孩子为啥放不下手机

不要怪孩子为什么沉迷手机,先问问家长自己能不能放下手机。其实,家长也未必能放下。

对孩子而言,手机不仅能用于玩游戏、刷短视频,还能作为学习工具,更是朋友之间的交流工具。

当一个孩子听不懂热门游戏里的专业名词时,他可能会觉得无法融入集体。

有些孩子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如父母有矛盾,自己成绩不好、跟同学的社交出现问题等,他们沉溺游戏是希望通过游戏里的胜利获得自我肯定,找寻有共同话题的群体及能够倾诉的对象。

所以,对于孩子沉迷玩手机的问题,家长不能一味围追堵截或者“闹铃式”地监管,而是要正确引导。对于存在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长对着干的孩子,家长要优先改善亲子关系,然后再解决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

允许孩子有规则地玩手机

想让孩子适度玩手机,家长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设立使用手机的奖惩规则,并且全家共同遵守、互相监督。通过奖惩机制强化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比如,允许孩子在完成课业后有30~40分钟的手机自由使用时间,但是到了规定时间要自觉放下手机。如果孩子能做到,就奖励孩子第二天可以继续使用手机。如果孩子超出了规定时间,那么次日的手机使用时长就要缩减。

当然,家长可以设置孩子使用手机的屏幕时间,并跟孩子沟通,让他主动遵守约定。这么做除了让孩子感受到被信任,还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感和自控力。

寻找共同话题

除了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进行控制,家长还要了解孩子的网络活动轨迹。网络同样是家长的“情报员”,如孩子在手机里安装了什么软件,在哪些软件停留时间长,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手机使用习惯。

为了让孩子更健康地使用手机,家长们也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孩子的兴趣及关注点、孩子的情绪波动和变化,从而寻找共同话题,促进亲子交流。比如,发现孩子喜欢漫画,那就可以陪孩子一起逛漫画展;孩子喜欢打游戏,那不妨和孩子一起玩,让孩子“带带你”,一起分享玩游戏的心得。

不玩手机还能玩什么

作业做完了,使用手机的限定时间用完了,孩子还能干点什么?可以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1

运动是一剂良药。家长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家务劳动也是一种运动,可以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归属感。

2

鼓励孩子多和同学、朋友交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获得积极的心理支持。这样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寻求同伴的帮助,而不是躲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

3

很多家长也会适当带孩子外出游玩,这时不妨让孩子参与出行计划准备的全过程,例如选择出行目的地、查看出游攻略、确定行程等。这不仅赋予了孩子主人翁意识,还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栏目:特别家教1510期

来源:学生与健康

作者:福建省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研究会 林榕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孩子   手机   奖惩   家教   家长   规则   同学   话题   老师   心理   时间   工具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