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寒是百病之源,张仲景用了这2味药,把阳气补足,排尽肺中陈寒

眼下,已然入冬。

众所周知,冬季是一年四季之中,寒邪最甚的时节。

有的人一受寒就容易犯鼻炎,有的人一吹风就容易咳嗽。其实啊,这些大都是因为肺受寒所致。

你去看,肺在五脏六腑之中的位置最高,中医认为,肺开窍为鼻,在体合皮,喉为之门户。因此,每每寒邪袭来,都容易通过我们的鼻窍、皮肤上的毛孔、咽喉等处侵袭到我们体内,而肺自然而然的成了第一道关隘,也是第一个受到伤害的。因此,自古以来,肺就有华盖之称。

是故,冬日里,温阳务必成了第一要务。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记载了一张温肺散寒的方子,它就是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干姜、炙甘草。

清代《本草思辨录》中就曾讲过,“肺寒非干姜不温也。”说的是肺中受了寒,必须得用干姜来去祛寒。

可能有人会问,那么用生姜可不可行?

生姜

须知,生姜和干姜虽出自同源,都是温热的药材。但相较而言,干姜的热度更大一些,也更能往里走。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每每感受风寒,经常都会用到生姜,喝上一杯浓浓的姜茶,就可以把潜伏在肌表腠理的寒邪通过发汗的方式排泄出去。而肺中的寒邪则是已经入里的寒邪,因此,需要用上热度更大的干姜。

关于干姜,清代的《本草思辨录》里有这样一句话:“肺寒非干姜不温也。”肺里面太冷了,需要用干姜来暖一暖,干姜是治疗肺寒的要药。既然是寒证,就不得不用温热的药,我们大家在受了风寒以后,经常会用到生姜,生姜性温,干姜性热,干姜的热性很大,药性入里,温肺散寒的力度更大。

干姜

干姜不仅入肺经,同时也入脾胃经,加之它温热的性子,所以,干姜也可以暖我们的脾胃。脾胃的阳气充足了,胃受纳、脾健运,气血生化有序,身体的正气满满,自然是不容易受外在的风寒影响。

此外,干姜又入肾经。肾为先天之本,是命门之火所在。中医认为,肾主水,肺主金,把肾中的阳气一点一滴的补足起来,肾阳充足,自然是会协助着把肺中的寒气一同清扫出去,这就是中医所讲的金水相生啊!

干姜

可见,干姜的纯阳之性可将我们一身的阳气补足。

然而,干姜这样纯阳的药材大都需要和甘草同用,以缓和它的燥烈之性。让干姜温热的慢一些,这样,干姜的药性可以停留的更持久一些。

甘草

我们继续回到文章开头的主题。

肺受寒的人大都容易咳嗽咳痰。因为寒凝气血,使得体内津液输布不利,聚集在一起,也就成了痰湿。古人有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个时候,不妨在甘草干姜汤的基础上加用一味细辛。

细辛是一味根类药材,其根甚细,味甚辛,因而得细辛之名。

细辛主入肺经,其性温热,能荡涤肺经中的陈寒,肺中的寒气大幅减弱,凝滞血脉津液的源头没有了,痰湿也就不复存在了。

细辛

如果是细辛温阳可以减少痰湿的化生,那么,茯苓利水祛湿的功效,则可以将已经滋生出来的痰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我们的体外,给湿邪以出路。

茯苓

咳痰的问题是解决了,再来说说咳嗽的问题。

有些人受寒之后,反复的咳嗽,而且还越咳越虚,这个时候则可以加用一味五味子。

五味子味偏酸涩,可以把肺气收敛固涩住,肺气不虚,久咳的症状自然也就好转了。

五味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阳气   本草   干姜   细辛   咳痰   姜汤   脾胃   风寒   甘草   生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