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22日,宋美龄飞往西安途中,蒋鼎文表示不愿意继续前行

1936年12月22日,宋美龄、蒋鼎文、戴笠在宋子文的陪同下,从南京飞往西安,一方面聆听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另一方面劝蒋抗日,以促成事变和平解决。飞机经停洛阳稍事休息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蒋鼎文突然表示不愿意去西安了。后来在宋美龄的施压下,才勉强同意继续前行。

那么,作为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和“八大金刚”之一的蒋鼎文,为什么不愿意随宋美龄飞西安?他究竟有哪些顾虑和难言之隐?

关于这一小插曲,笔者未能找到相关资料记载,只有《宋美龄大传》(308页)中有一笔带过。联系西安事变前前后后的经过,笔者分析蒋鼎文不愿意随宋美龄飞西安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害怕返回去送死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在苦谏、哭谏蒋介石抗日无果后,与杨虎城发动兵谏。东北军在骊山一块大石后活捉了蒋介石,十七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事变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邵元冲,蒋介石的堂侄、时任侍从室少将组长的蒋孝先被打死。事变发生后,宋美龄委托蒋介石、张学良和自己共同的好友澳大利亚人端纳充当联络员飞往西安。蒋介石在了解南京军界夺权的一些活动后,于17日早上,派蒋鼎文带着自己写给何应钦停止军事行动三天的手令赶赴南京,蒋鼎文这才被西安方面放了回来。彼时刚刚死里逃生、惊恐未定的蒋鼎文自然不愿意重返是非之地西安。

二、对和平解决事变缺乏信心

18日,蒋鼎文从西安返回南京,把蒋介石手令交给了何应钦。因黄浦系遍布国民党高层,蒋鼎文很快就打探到国民党各实力派对事变的态度和反应。以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的强硬态度,使蒋鼎文得出蒋介石在此次事变中凶多吉少的判断。虽然蒋介石待蒋鼎文不薄,但是大难来临之际,夫妻况且要各自飞,何况自己的顶着上司蒋介石自己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蒋鼎文自然要想办法保命自己的性命,因此不愿意随宋美龄飞往西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害怕张学良迁怒自己

蒋介石到西安督战以来,张学良因三番五次劝其抗日,两人数次发生冲突。蒋介石见张学良不改抗日主张,不听命于自己,于11日晚,单方面宣布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接替张学良之前的职务,剥夺张学良的兵权。虽然剥夺张学良兵权的是蒋介石,蒋鼎文与张学良的私人交情也很深,但是蒋鼎文还是害怕张学良会迁怒于自己,做出于己不理智行为,于己不利,故而不敢重回张学良的地盘。

蒋鼎文后来之所以勉强同意继续前行,宋美龄的施压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慑于同行的特务头子戴笠的淫威。戴笠此行是主动向宋美龄请求同赴西安营救蒋介石,决心与领袖共生死。饶是在战场上见过生死场面的蒋鼎文,见到杀人如麻的戴笠,也要忌惮几分。与其眼前被戴笠弄死,还不如飞西安多活些时日。权衡利弊之下,蒋鼎文只能选择继续前行。

好在事变的解决比蒋鼎文预想的顺利,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途中在洛阳停留。刚下飞机,蒋介石立即要求张学良放回蒋鼎文、陈诚、陈调元、卫立煌四员大将。27日,蒋鼎文等被释放回南京。蒋鼎文在西安事变中,虽一度有开小差想法,但是总体上还是表现了对蒋介石的一片忠心,故而于事变后更加得到蒋介石的器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西安   西安事变   黄浦   洛阳   兵权   南京   事变   蒋介石   国民党   途中   害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