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高阶数据能反映篮球场上的一切吗?什么公式反映不了的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高阶数据榜首球员的夺冠率

第三章 高阶数据公式以及公式中存在的问题

3.1 高阶数据公式

3.2 高阶数据公式在进攻端的缺陷

3.2.1 进球数据的缺陷

3.2.2 助攻数据的缺陷

3.3 高阶数据公式在防守端的缺陷

3.4 最匪夷所思的情况,获胜却降低高阶数据

第四章 科比的高阶数据问题

4.1 科比的高阶数据真的低吗?

4.1.1 WS值

4.1.2 PER值

4.2 高阶数据高的球员一定比低的球员厉害?

第五章 哪种球员需要看高阶数据?

第六章 总结

第一章 前言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张图,展示了每年的高阶数据第一的球员,其中存在几个霸榜的球星,也有些球星几乎不在这份榜单内,也就成了他们被黑的一份“有力”依据。


前几天和一位JRS讨论的时候,他这样问我:


我相信这个问题是攻击科比最好的武器,也是很多科密有困扰的地方,刚好我正在写这篇文章,就简单回答了他一下,最终他对我说的道理表示认可,当时只做了一个简短的解释,在这篇文章内我会对高阶数据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希望能给存在困惑的人一些解释。

第二章 高阶数据榜首球员的夺冠率

顺着刚才那张高阶数据图,我也做了一张图,大家请看:


事实证明,高阶数据榜首的球员往往无法带队得到总冠军,夺冠率只有20%(表中到19年,算上近几年不到20%),也不是当年度大部分人公认的联盟第一人,而很多不在榜的球星,反而可以带队夺冠,成为当年公认的联盟第一人。这就出现问题了,打篮球的最初目的和最终目的都是获胜,没有任何球员会说他的目的不是总冠军,而是为了拿高阶数据,既然高阶数据不能带来最终胜利,那抛开冠军只拿它来定义谁强谁弱合理吗?

举个非常鲜明的例子,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1995年上将所有高阶数据全部霸榜,但大梦不仅在西部决赛中把上将打的灰头土脸,还率队夺得总冠军,是当年无可争议的联盟第一人,但在这份高阶数据榜单中大梦毫无踪影。如果只看这个表,还以为那年上将是最强球员呢,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大梦和上将的例子就证明了,拿高阶数据定义谁强谁弱并不合理。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高阶数据公式中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第三章 高阶数据公式中存在的问题

3.1 高阶数据公式

既然我们要看高阶数据是否合理,那么我们先要看高阶数据的计算公式,这是PER值的公式简介:



一时之间你可能看不明白,我先简单说一下,后面会根据例子详细解读公式,概括来讲就是,PER数值的终极球员就是慢节奏球队里掌控球权,可以控球至24秒传给队友去投篮,队友不能二传,投进了会增加PER值,不进也不会降PER值;也可以看准机会自己得分,出手尽量在篮下且能投中三分的球员,没把握的球尽量交给队友出手,尽量不投接锅球;多抢后场篮板等。最关键的是,球队胜负都不会影响PER值,能做到这些,这名球员的高阶数据一定很高。

3.2 高阶数据公式在进攻端的缺陷

3.2.1 进球数据的缺陷

请试想以下情况:

(1)比赛进行到最关键时刻,A、B双方攻防都拉满,战术配合打不出来,内线塞满了人,对方所有防守注意力都在A身上,使出浑身解数,誓要拼个你死我活,极度考验球星硬解能力,这时A队球星通过单打对方防守球员后仰跳投命中,得2分绝杀对手。

(2)比赛进入垃圾时间胜负已定,A在对方全部替补或者干脆不防守的情况下上一个空篮。

(3)常规比赛时间,双方防守都不是很紧的时候,A几乎什么都没做,接到B的传球,扣空篮得分。

为避免一些极端球迷说春秋笔法,比如绝杀球选科比,垃圾时间进球选詹姆斯,所以前两种情况我都用詹姆斯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两种得分方式不同,没有因人而双标。

举例如下:

下图是詹姆斯在2013年总决赛G7中投绝杀马刺,决定冠军归属,可谓詹姆斯职业生涯最重要一次进球:


下图是一次毫无意义的进球:


下图是加布接小黑传球的普通简单进球:


这三个球获得的高阶数据是一样的,这合理吗?很明显是不合理的吧。

再举个例子,比如快船时期小乔丹吃饼5投5中,保罗中投5投2中,但这是两个中投攻坚球,最终帮助球队胜利,赛后只看命中率的话,小乔丹要远远大于保罗,难道保罗是浪投王,小乔丹才是贡献最大的?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我们看两个例子:

下图是保罗绝杀马刺的中距离抛投:


下图是保罗吸引防守给小乔丹扣空篮:


正如上面这个球,包括加布里埃尔那个球,我们打过球的都知道,这几个球传球者的功劳占了90%,小乔丹和加布这个活几乎每个内线都能做,但最终在高阶数据中体现,保罗这几个进球和小乔丹这几个进球获得的高阶数据一样。

关于投篮选择问题:

顺着上面的例子,我们说一个出手选择的问题,明知道小乔丹命中率高,保罗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五次投篮也给小乔丹,让小乔丹10投10中更好赢球啊,为什么选择艰难的投篮,是保罗球商不高吗?是保罗自私吗?还是说保罗不想赢?

这就涉及到区域命中率的问题了,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的表格,这是两种极端情况和正常情况:


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面对无防守的队伍,那么全部都在篮下出手,命中率是最高的;如果对面防守极端完美,那么全部都要在远投出手,命中率是最低的。

当然,这是极端的情况,因为篮球是攻防战术的博弈,你有进攻战术我有防守战术,结合03年、13年、23年这三年球队平均出手区域占比和命中率,你会发现,这种困难球是客观存在的,总会出现大量回合是战术无法奏效需要球星中远距离硬解的情况,一球定胜负的那种冠军球90%都是中投或三分,几乎没有几个上篮和扣篮就证明了这个理论,所以每个球队都会存在各个区域的出手占比,谁来承担最难的那部分,就看球星的能力和选择了,普遍命中率高的简单球大家都处理的好,胜负决不出来,普遍命中率低的困难球你能打进别人打不进,胜负就决出来了。

所以我提出的保罗为什么不传的答案也就出来了,答案是,不是不想传,而是不能传,对方在关键时刻也不会给你这种近距离攻框的机会,传球多了反而容易失误,这个打过球的朋友应该知道,内传内是非常容易失误的,NBA赛场的观感也印证了这一点,所以即使传也是往外传,但是别的球员出手命中率还不如球星自己出手,所以球星远距离硬解能力就体现在这了,所以现在很多球员和专家注意到了区域命中率的作用,不再单纯的看命中率。

所以,我对高阶数据公式提出一个建议,就是结合区域命中率进行改进,根据各年份各个球队在各个区域的命中率制定权重系数,这样的高阶效率值会比之前科学的多,就不会出现小乔丹吃饼2球和保罗高难2球获得一样高阶数据的情况。

3.2.2 助攻数据的缺陷

下面说助攻,前文说过,篮球是比谁得分多的游戏,并不是一定要自己投进才是帮助球队,通过吸引防守助攻队友得分也可以,但助攻和助攻也不一样,请试想以下情况:

(1)比赛进行到最关键时刻,A、B双方攻防都拉满,战术配合打不出来, A球星利用巨大威胁吸引对方二到三名球员包夹,选择传给完全空位的队友,队友三分命中绝杀对手;

(2)A没有创造出多打少的机会,只是甩锅给有防守人的队友强投命中3分;

还是都用詹姆斯来举例。

第一种情况,吸引防守分给完全空位的队友:


第二种情况,没有吸引防守,被迫分给有防守人的队友:


这两种情况,获得的高阶数据是一样的。但作用大家也看到了,明显是不一样的。

(3)A威胁巨大,吸引防守来夹击。这时候A把球传出,对手补防,队友二传,第三位队友轻松得分。2号队友助攻3号队友得分。而真正造成队友4打3,打乱对方防守布局的人是A,A有数据吗?

请看下图:


上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霍华德作用巨大,却得不到任何数据的情况,还不如第二个例子无效传球获得的高阶数据多,这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3.3 高阶数据公式在防守端的缺陷

另外从公式中还可以看出,PER值是几乎不包含防守贡献的,这点在百科描述中也写的很清楚:


但篮球却是攻防两端的游戏,先举个关于胜负的例子:

假如一场篮球赛双方各只有一次进攻回合,有四支队伍,A与B打,C与D打。

A方没有投进,只需要防住B方也不进,那么A、B双方是一个平局。

另一场比赛,C方进了,没有防住D方,那么C、D双方还是一个平局。

这种比赛进行1000场,A靠防守打平,C靠进攻打平,A和C的战绩也是打平的,但最终PER值C远大于A,这就是高阶数据和篮球胜负的一个关键悖论。

防守这边,我本人科比录像比较多,就全取科比的镜头了,还是只为说明动作和数据的关系,与是谁无关。

(1)A牛皮糖贴身防守,让B接不到球,最终24秒违例,甚至造成对方为了摆脱而犯规,A的成功防守,有数据吗?



(2)A侵略性防守,造成死球争球,侵略态度让对方心态爆炸,A有数据吗?


(3)A紧逼防守,导致B动作变形,传球失误,队友轻松抢断,A的成功防守,有数据吗?


(4)A起跳封盖,导致B投篮不进,但没有盖帽,队友拿到篮板,A有数据吗?


(5)抢篮板球,A成功卡位,队友飞身一跃拿到篮板,A有数据吗?B增加的这项数据能反映他篮板能力比A强吗?对球队获胜有实质帮助吗?


谈到篮板球,亚当斯说他完全不在乎防守篮板这个玩意,就又引出了效率值的又一个问题,请看下面这张图:


我请问NBA赛场上还有比这件事更简单的吗?球迷上场没准都能蹦手里一个后场篮板,这也会产生高阶数据,比如A球员不屑于抢后场板,早早去前场落位,B球员就疯狂抢没啥用的后场板,最终一看高阶数据,A比B低不少,显的不如B全能,冤不冤啊?

这也就算了,有时B球员为了后场板甚至不惜漏掉自己的防守人,如果对方投不进,自己确实增加了后场篮板,也增加了高阶数据,但如果对方投进,确实是伤害球队,这点必须要批评一下詹姆斯,这个坏习惯导致了太多失败,甚至在生涯最关键的09年东部决赛,也经常犯这个错误,导致输给魔术,请看下图:


我不知道这个后场篮板对你来说有啥用,大Z瓦莱乔拿不着是吗,这球你不失位或者扑一下可能就不进了。

后来被晚辈库兹马提醒强推着才扑一下,就起了效果:


我一直觉得应该正视球星的优点和缺点,这些属于防守失误,我们也应该知道。

(6)关键时刻,A球员做了有球、无球、绕挡拆、封盖、卡位等无数个有效防守动作,帮球队守下了这个回合,高阶数据居然为0,我们看麦克丹尼尔斯这个球:


这个球防下来,才有了登哥后来的绝杀,是不是被麦克丹尼尔斯的防守态度感动了?确实太可敬了。

3.4 最匪夷所思的情况,获胜却降低高阶数据

听起来匪夷所思对不对?获得胜利高阶数据却降低了?有这种情况吗?请看下面的例子:

(1)比赛进行到关键时刻,A球员1对1突破成功,吸引对方多名防守球员补防,一己之力打乱对方本回合防守体系,造成己方中锋在篮下完全空位,该突破球员将球高抛向篮板,弹回到己方中锋手中,中锋轻松将球扣进,赢下比赛。镜头如下:



赛后数据分析:本回合中锋1中1,数据上升;该突破球员1中0,数据下降。

现场实际情况:该突破球员应计首功,突破防守,打乱防守体系,造成队友完全空位,做了所有最难的工作,数据却下降了,这是不是数据和比赛胜负的悖论?

明明在这个回合中做出最大贡献帮助球队得分,却会降低自己的高阶数据,这与比赛胜负已经产生悖论了,所以高阶数据有时真的是坨屎一样的东西。

(2)比赛进行的关键时刻,对方领先3分,这时对方球员篮下要到位置接球,扣进比赛结束,我方某球员积极补防犯规破坏,对方罚球不中,我方得到进攻机会,扳平了比分打入了加时赛并赢下比赛。这个回合,该球员通过头脑清晰的意识到对方罚球不好,积极补防为球队挽回了败局,但在高阶数据上,依然是下降。



上面这张图说的是09年总决赛,湖人落后3分,再霍华德扣篮的话比赛就结束了,科比果断补防霍华德犯规拉下,最终霍华德两罚不中,才有了老鱼三分拖入加时和科比加时赛接管比赛的机会,但这个动作,还是要降低高阶数据。

好,讲到这,高阶数据公式存在的问题已经基本说明了,这些例子我能一直列举下去,但没必要,希望大家能从公式和球场中找到高阶数据的问题,不要被这个数据的发明者牵着走,没有任何自我判断能力,成为二极管思想的球迷,自然也就看不懂篮球比赛。


第四章 科比的高阶数据问题

这个是被广大科黑津津乐道的话题,回到我前文提到的那位JRS提出的问题,他认为科比高阶数据低,又说对所有球员都适用,怎么就对科比不适用,言外之意就是高阶数据合理,科比低是因为科比自己菜,他说很多科密都回答不了他,大多数会抛下一句高阶数据无用论,自然无法说服他。

最后,我说服他了,怎么说服的,看以下内容:

首先我要强调,高阶数据不是无用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和得分篮板一样的参考性数据,它虽然存在我前文提到的一些缺陷,但它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这里我来分析一下科比的高阶数据。

4.1 科比的高阶数据低吗?

首先说科比高阶数据低,真的低吗?请看榜单结果,都是巨星咱们就不看虐菜的常规赛了,直接看高端局季后赛高阶数据。

4.1.1 WS值

科比季后赛WS值第8,比魔术师低4点左右,排在他后面的有拉塞尔和伯德,这两位应该不菜吧?可以说大家WS值都是一个级别,WS值第一的反而是冠军最少的,那么WS值是不是不能和拿冠军划等号?


4.1.2 PER值

季后赛PER值科比排在历史第24,数值是22.4,第十名邓肯24.28,他俩中间还有司机库里杜兰特等球星,大家差距1-2范围内,可以说是一个档位,这不能叫低吧?


4.2 高阶数据高一定厉害?

如果你认为高阶数据高一定厉害,那么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比邓肯高的戴维斯和字母哥,都是历史前十了?都比邓肯厉害?

(2)麦迪、保罗都排在魔术师、库里、张大帅前面,说明他俩比魔术师厉害?

(3)伯德排名第34,恩比德排名32,说明恩比德比伯德强?


(4)最搞笑的问题,乔丹偶像,当过联盟第一人的J博士排名第54,PER 19.96,排在他前面的你猜是谁?告诉你是戈贝尔,搞不搞笑?这种悖论还有很多很多,这都是高阶数据不能决定谁厉害的佐证。


本章小结:

榜单证明了两点:

第一,科比高阶数据并不低,与邓肯、魔术师等同档。

第二,高阶数据高低决定球员强弱是扯淡,并不是只有科比例外,例外的球员有很多,否则请你承认恩比德强于伯德,戈贝尔强于J博士。

第五章 哪种球员需要看高阶数据?

答案是普通球员,各队巨星由于各队战术不同,承担任务不同,根本就不需要看谁数据多点谁少点。

前文已说明,高阶数据高低并不能决定明星球员的强弱,也不能球星决定带队夺冠的能力,举个比较好理解的例子,A赛季场均33分,B赛季场均32分,那么A与B定了谁强谁弱了吗?虽然数据略高一点点,但都是一个级别,不能定谁强吧,下一步应该比谁能带队拿冠军了吧。


但如果A场均33分,B场均3.3分,那么A是巨星,B是角色球员,即使B冠军再多,他俩啥都不需要讨论,数据就能决定谁强。


现在懂了吗?数据是角色球员才需要的东西,对角色球员和普通球员来讲,高阶数据是球队衡量一些球员能力的基本指标,也是球员拿争取合同和薪资的一个依据,所以数据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但明星球员不需要看这个,球队也不会看这个,大家都是永远顶薪,都是队内数据第一,都有着足够的球权,数据都差不多,28+5+5和27+7+7,PER 22对24,就跟场均多一两分一样,啥都说明不了,所以球星之间绝对不会比谁多一两分,谁助攻篮板多一两个,谁PER值高一二点,没什么意义,比的是谁能带队捧起总冠军。

第六章 总结

文章写到这,应该已经说明了高阶数据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媒体通过这个公式误导了很多的球迷,把球迷引入他们设定的轨道,丧失了自我思考能力,所以现在看球的人越来越少,看数据的越来越多,这对篮球无疑是一种伤害。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抛砖引玉,引出一些更好的思路,让广大球迷更能看懂篮球,不要沉迷于数据,要观看比赛、走进球场,通过看比赛和打比赛感受篮球的魅力。

另外,也希望高阶数据公式能继续完善,结合区域命中率、进球难度、防守强度、防守卡位、紧逼干扰等,做出更科学更能反映球场贡献的计算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公式   保罗   数据   球员   命中率   篮板   球星   队友   深度   球队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