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她一出现就又炸了热搜

又在热搜上看到她了!!


上一次看到丘索维金娜的名字,是她在2021年第八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


她7岁开始练体操,14岁就拿下奥运金牌,为了治好儿子的病,换了国籍继续在赛场上战斗。




前一阵48岁的丘妈(网友给起的爱称)又获得一枚跳马金牌,宝刀不老的传奇依然在她的运动生涯上演着。




看完她的赛后采访又被丘妈的魅力深深打动,天赋是所有运动员在赛场上能将能力最大化的终极武器。


但丘妈直言自己不是特别有天赋,但对体操是真的热爱。




在比赛中可以看出她的状态,她眼神坚定地看望前方,她不会想自己早就该到了退役的年纪,而是专心于某个动作的完成。




丘妈本身就代表着运动精神,她不惧后浪,坚持学习,不被常规的“运动员周期定论”所绑架,全力以赴奔向梦想。


相比于比赛的结果,大众能够被打动的点还是来源自运动员自身的魅力。


用一位网友说的话总结,“在热爱和激情面前,技巧和聪明无法媲美,大家崇尚的是他们强健的体魄和拥有最不屈的灵魂。”




魅力四射的运动员品格

超人般的身躯与不屈的灵魂



羊每每看到这些运动员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真的好迷人!


图源:@江户川科南



提到运动员,大家想到的都是他们站在领奖台上无人比肩的帅气。


这些时刻就像一个个被荣誉光环所定格的永恒瞬间。


就像大家想到马龙,就会想到他站在领奖台上梳着大背头达成了双满贯第一人,他打破了奥运冠军无法蝉联的魔咒。




在金灿灿的冠军奖牌下,是他忍痛打封闭针去顶比赛,是剃了光头给自己强心理暗示,一定会一扫阴霾,打破败局,重拾在乒乓球场上重头再来的勇气和决心。




赛场成就了无数人的梦想,也让无数人的梦想坠落。


在这个看似光鲜的场地实则冷酷无情,它一视同仁,不会看到任何人的血泪训练过程,不在乎每个人曾取得过多么耀眼的成绩。




所以,当我们看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猎杀时刻”,很容易为之震颤。


争强好胜对他们来说是必备的,这是运动员身体的燃料,大脑的兴奋剂。


当我们看到一个身上绑着弹力带还在奋力抵抗时,大家欣赏的是他们散发出的是专属运动员魅力。




运动员的魅力具体是什么?


超强的内驱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伟丽,在大众的认知中,可以做运动员,那必然是拥有非常人般的自律。


但是张伟丽在采访中直言自己对抗欲望的过程,很煎熬,也是需要不断说服自己,


并且她和大多数人一样爱冷饮也爱甜品,见到好吃的挪不动步。




及时行乐的说辞在运动员的生涯中不作数,享乐带来的代价他们不能承受。


而这种自制力只能靠自己,如果纯靠教练的监督,还是会抽空想要找机会去偷吃。


可当自己清晰划出分界线,知道一时的放纵对训练和身体的影响,无论是好的坚持,还是坏的任性,细节决定成败,对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




张伟丽运用强大的目标管理,将结果为导向,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成绩,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她早上先是晨跑6公里,上午是固定的3个小时拳击训练,下午是摔跤或柔术,晚上追加2小时的体能训练,每天都是如此。




如今,张伟丽的成绩有目共睹,这背后是她无数次的拉扯和挣扎。


因为高度自控和疯狂练习,她才能骄傲地说出,我从不认为我会输,因为我付出的实在太多了。




相比赛场之外的欲望,最大的挑战还是在训练场馆里。


运动员面临着的日复一日的细节调整,重复的动作和高强度的训练,枯燥乏味、复制粘贴。


每次赛后需要不断地去看视频复盘动作细节,常年这般。




而运动员的专注力和坚韧的性格也是在年复一年的磨炼之下所塑造的。


他们为自己而战,更为超越自己而战。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比赛中的全力以赴是身体的终极考核,更是精神的极限挑战。


我们佩服一拳一拳打成拳王的张伟丽,为马龙蝉联奥运冠军的创造奇迹而激动,心疼包着伤口坚持登场战斗的孙颖莎,看着48岁的丘妈直到现在还在跳马中去超越巅峰的自己。


他们的身上无一不闪耀着运动员精神的光辉。




可是,运动员魅力当然不是冠军的限定。


在金牌的光环之外,是无数陪跑者的血泪,有的人选择放过自己,去过一种全新的生活,有的人还在孜孜不倦地挑战着。


而他们的存在也将运动员的精神体现地淋漓尽致...




在冠军光环之外

无数陪跑者的血泪




大众看到的都是第一名的光彩夺目,但在其背后是无数运动员的努力和汗水,冠军只有一个,但运动员有成千上百位。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叶诗文这个名字吧,她不仅拿过金牌,还是中国泳坛首位金满贯选手。


奥运会、长池世锦赛、短池世锦赛、游泳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冠军通通拿了个遍。




在夺冠后因为发育和伤病影响,她的高光冠军期比所有人预料的时间要短。


对于她来说最大的难关是没办法达到巅峰期的自己,更别说突破了。


自此,在很多文章中,叶诗文的天才少女称呼后面多加了两个字,陨落。




当时她的训练成绩日益下降,在奥运会中更是成绩平平,她因为心态问题曾一度决定退出泳坛,选择去多体验一下校园生活。


通过她的经历,我们可以想象到叶诗文在努力去突破自己的时候内心的纠葛和痛苦。


她曾比谁都渴望成功,渴望第一名的荣耀,但她还是没去上东京奥运会。


“这个25岁的夏天,叶诗文是在家乡杭州度过的,杭州到东京的直线距离不到2000公里,而叶诗文距离东京也只差了那0.01秒。”









《人物》








曾经的叶诗文以一敌七打破世界记录



运动比赛不仅是技术的对决,零点几秒就是冠军的角逐,更是心理承受力的较量。


在节目中许子冬问球界大心脏的代表邓亚萍,为什么说比赛最后解说员总爱强调,最后比的是双方的心理素质?



身经百战邓亚萍直指要点,比赛状态胶着,看的就是谁能“抠得住”,要守住自己的节奏感,同时去破坏对方的节奏感。


一旦心态动摇,就加大了丢分的可能,而在关键时刻,不丢分就是得分。


这个时候稳定心态的锚点就是专注。




一个冠军万般荣耀,身后是无数陪跑者。


说到陪跑,羊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年奥运会都是第二名的乒乓球员王皓。


陪跑是一个特别客体化的视角,没有一个运动员的训练和拼搏是为了争取第二名,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就比第一名少吗?




羊想再提名一个从来没有拿到过个人赛冠军的运动员,小戴利。


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多来自他的伴侣是奥斯卡最佳编剧奖布莱克,还有这张坐在场内织毛衣的出圈图。




羊第一次认识小戴利是通过一个视频,视频的文案配合着画面中一次次跳水的画面,第一次很直接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运动员,残忍无奈的一面。


“体育赛事就是这么鲜血淋漓,把失败的整个过程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图源:@马鲨鲨鲨



随后,响彻场馆的6.5分,宣告着小戴利的失败。


直到现在,小戴利已经跳水13年了,他还在坚持着一次又一次地站在跳水台上。


在他跳不动之前,我们或许还是会在跳台上看见这个熟悉的身影,哪怕搜索小戴利跳出的第一个相关词条就是跳水失败。




比赛真的很残忍,我们总是会自动对焦到冠军的人生高光时刻,但是在决赛之前的比赛,和被剪掉的落选运动员片段,这也是一个为之付出了所有青春的人的人生啊。


为什么大家会一次又一次被运动员魅力所打动?


不仅是可以通过比赛,能够看到人类挑战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极限,那种带给人最直接的震撼和冲击力。


而是我们能够看到在其背后的专注力、内驱力、不服输的劲头,这些支撑着运动员能够成为走到我们的面前,而这正是他们的魅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东京   大众   跳水   赛场   运动员   台上   成绩   冠军   魅力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