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最治愈的七句话,读完告别内耗

来源:书摘坊

《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

叔本华说,人生就好像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摆动的钟摆。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痛苦不已,得到了便会空虚无聊。


无论得到与否,人总在默默消耗着自己的精神。


看懂这七句话,彻底告别精神内耗。

01、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凡的人,不得不一边想放弃又一边拼命抓牢现在的生活

一条中国有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的新闻刷爆网络。


网友对此深表疑惑,直到有人拿出了统计数据,证实了这个结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被大量的短视频和文章冲刷。


在互联网上,我们见识过太多的优质生活,月入过万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明星的天价收入更是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就连朋友圈也充斥着诗和远方、美食与美景。


看多了这些,总会使人产生挫败感。难道全世界都如此精彩,只有自己过着平凡的生活吗?


事实并非如此。张雪峰说,想了解北京,不要去看颐和园,应该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八王坟,一个是天通苑。


去八王坟感受早高峰一千人挤一辆830公交车的场面;去400 万人居住的天通苑体验早上五点的地铁。


那里是北京的另一面。


人们总是用生活精彩绝伦的一面,去掩盖现实的狼狈不堪。


朋友晒西餐红酒,并不意味着他多么悠闲惬意,可能对方已经连续加班几个月,平日靠盒饭和泡面打发生活;


晒旅游美照,也未必有闲有钱,事实可能是几年来唯一一次外出,第二天就要继续疲惫的工作。


要知道大多数人和你一样,只是平凡的人,拼尽全力才能抓牢现在的生活。

02、我们都会经历那个叛逆、幼稚且天真的阶段,然后被现实磨平棱角,变成现在这个有点世故的我们

村里有几户人家和我们家不对付,每次见到他们我总是低着头不说话,不满情绪溢于言表。


后来爸妈教育我说,不管怎样,生活在一个村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见面还是要打招呼。


我对此嗤之以鼻,我把爸妈的教诲当作是懦弱的表现,从不履行。


我认为人一定要有骨气,无需假惺惺装作关系很好,这实在没有必要。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简单,处得来就处,处不来老死不相往来,离开了谁地球照样转动。


大学毕业后,转眼已工作多年,不说阅人无数,也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


回想起村里的那些人和事,实在不值一提。在社会上见识到的烂人可以说车载斗量。


我也逐渐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变得世故起来。


终于明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利益的博弈。


如果非要争个死活,和谁老死不相往来,也不是不可。


只是大家同在一片天空下,总免不了打交道,于其撕破脸皮带来潜在麻烦,还不如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之中。


我终于理解了爸妈的苦心,我也变成了他们。


回到村里,再见到那些我不愿见到的人,我也会微笑着走上前去,递上一支烟,喊上一声“叔”。


03、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发言上分享了一则经历。


他小的时候和母亲去集体麦地里捡麦穗,被看守麦地的人发现。


大家纷纷逃走,只有莫言和母亲没能逃离,看守人夺走莫言和母亲捡的麦穗,并且打了莫言母亲一个耳光。


母亲嘴角流着血,脸上写满痛苦和绝望。


多年以后,莫言和母亲在集市偶遇当年看守人,如今已白发苍苍。


莫言想起当年的场景,想要上前报复,却被母亲阻止。


母亲说,孩子,当年打我的那个人不是眼前的这个人。


莫言的母亲用充满哲理的话化解了当年的恩怨,她选择性遗忘曾经的痛苦,正因如此,才不会被仇恨折磨。


《人生》是路遥的代表作之一,书中高加林的教师职务被高明楼的儿子顶替,高加林大为恼火,想要报复。


父亲高玉德不但制止了他,还要求他见到高明楼要主动打招呼,不能表现出一丝不满,甚至比以前还要热情。


高加林不解,高玉德说:人活低了,就按低的来。


高玉德用一辈子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了这句话,他深知,人要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能改变的是自己,不能改变的是这个事情。


活得通透的人,都不与命运较劲,因为无论你如何要强,赢家总是命运。


真正的强者不会沉浸于过去的痛苦无法自拔,也不会纠结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他们会选择性遗忘和选择性接受。


《一句顶一万句》: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04、我经常要对别人说“很高兴见到你”,尽管我见到他们根本不高兴


人生最难的是带着面具生活,可悲的是这无法避免。


人是社会性动物,工作、学习、生活哪一样都离不开与别人打交道。


一旦与人打起交道,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在家人面前也是如此。


人只想聊和自己相关的话题,与自己相关恰恰对方不在乎。


要想聊到一起,要么牺牲自己,假装迎合对方,要么让对方牺牲,来听自己的话题。


一方妥协,话题便可以继续下去。两人都不愿妥协,各自说各自想说的话,就聊不到一块。


很难遇到你想说的恰好是对方想听的人,就像很难遇到同时很高兴见到对方的人。


人最自在的状态永远是一个人的时候,不用带着面具,不用假装快乐或悲伤。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里写道: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


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05、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是为了一个理由而轰轰烈烈的死去,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为了一个理由谦恭的活下去

一个人不成熟不是说经历的事情少,而是连死亡意味着什么都不知道就去赴死。

成熟的人,能够全面把握人生,看懂社会运行法则;

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明白肩上的责任与担子,承载的希望和向往;

活着时与家人和社会的联系,死去时对亲人和社会的影响。

看懂这些后,才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再说死也不迟。

我相信到那时,也不会再想轰轰烈烈的死去,而是随便一个理由都能令人谦恭地活下去。

《白鹿原》中有句话: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也要熬过去,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就一切都完了。

06、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小粒尘埃,不需要苦恼自己为什么改变不了这个世界,这样你就会活得更加怡然自得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极其不满。


不满不是说对收入不满意,对公司环境不满意,而是对工作价值不满意。


他们总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整日重复着一样的事情,没有产生巨大的价值。


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如此。


如果说重复的工作没有价值,没有了那些每天凌晨起床卖菜,卖早餐的个体户,我们怎么吃饭。


世界分工非常细化,没有人能够一个人造出一辆车,一部手机。


每个人只是个螺丝钉,而这些螺丝钉都很重要,只有所有螺丝钉能够恰如其分地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大学时一个中科院院士来学校演讲,他说搞了一辈子机械加工,从未在医疗行业做出贡献,然而生病时却能享受到高级的医疗服务。


专业的医生不懂机械加工,却能开着用机械加工造出的汽车。


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给整个社会的运转提供源动力。


不必想着改变世界,把手里的工作做好,当好这颗螺丝钉,世界就已经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不一样了。


07、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坏人


《城南旧事》中英子是一个可爱小女孩,有一次偶然闯入草丛,发现了一堆物品,好奇之后便离开了。


再次返回时,发现了一个陌生男人蹲在那里,英子天真地把他误当成来草丛方便的人。


男人松了口气,英子并没有看出他是小偷。


男人和英子聊天,给英子讲故事,英子也分享自己在学校的趣事。


英子从男人口中得知,他有一个瞎眼的母亲和一个弟弟需要照顾。


英子很感动,更坚定了男人是一个好人的看法。


逐渐两人熟络起来,成为了忘年交,并约定一起去看海。


不久后男人被捕入狱,大人们弹冠相庆,英子却很沮丧。


对于社会来说,小偷被抓,大快人心,没有人想要了解他成为小偷的原因。


然而对于五岁的英子来说,她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她的好朋友有瞎眼的母亲和弟弟需要照顾,他是一个好人。


没有人天生是当下的样子,生活和经历改变了人最初的模样。


如果你遇到一个好人,那很值得欣慰,无论如何他坚守住了底线,选择做一个好人。


如果遇到一个令人讨厌的人,也不必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妄加指责,了解了他的过去和生存环境,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坏人。



08、写在最后


人焦虑是总想得到无法得到的东西,而一旦得到后,又陷人深深的空虛之中。

王尔德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

最好的生活方式是:渴望伟大,并且承认平庸;享受过程,放下执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内耗   螺丝钉   选择性   乏味   好人   当年   痛苦   母亲   人生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