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上中下游,湖北打通“5G+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

11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本届大会以“数实融合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共举办1场开幕式、2场专题会议、近20场平行会议及多场特色活动。

记者在11月19日举行的“工业互联网标识暨‘百城千园行’”平行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湖北省信息通信业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扎实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全面支撑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湖北建设,多项发展成果位居全国前列。

三年来,湖北共建成37个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工业互联网各个环节的协同与配合逐步提升,并形成良性互动。

【1】上游:夯实数字底座,搭建互联互通“立交桥”

作为湖北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本届大会创新成果展上,“星火”标识赋能新型工业化、“武汉云”等展台吸引各界人士驻足。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支撑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支撑工业万物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在促进工业互联网跨系统、跨环节、跨地域互联互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信通院武汉运营中心技术专家陈伟锋向九派财经介绍,湖北省作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的重要支撑省份,标识应用已覆盖湖北省“51020”产业集群,如汽车制造、线缆、电子、生物医药、机床等10余个重点行业。通过探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研发、生产、运营和服务环节的应用,湖北省形成了全生命周期、安全生产、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与数据共享等全流程应用场景。

当前,湖北省已形成政府政策引导、龙头引领、地市平台资源汇聚、电信运营商集成、以及第三方标识应用供应商等多主体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发展的局面,有效促进了湖北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截至2023年10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接入二级节点34个,累计标识解析注册量突破170亿,三年增长50倍,累计标识解析量134亿次,累计接入企业节点数1.5万家,是去年同期的2.3倍,有力支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5+2国家顶级节点全面建成,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驱动力量。

(星火展台)

武汉云是武汉市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以及推进武汉城市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发展武汉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武汉云致力于打造合作共赢的大数据产业链和数字经济生态圈,助力武汉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云展区负责人向九派财经表示。

本次参展,武汉云聚焦基础设施服务、数字技术应用、数字经济运营三大板块。该负责人告诉九派财经,武汉云以城市信息模型(CIM)空间数据为底座,建设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完成对城市实体对象的编码赋码,在城市规范、治理、安全、服务、应急等方面持续提升数据汇集的数量和质量,实现“数据进得来、服务出得去”。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据安全,武汉云打造的黄鹤网络安全实验室服务国家网信战略需要,承担中央网信办等部委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任务。

此外,武汉云还在数字政府方面提供了武汉政务、城市安全生命线、基层社会治理等服务,国资数字化平台助力武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法务等领域赋能数字社会。

(武汉云展台)

【2】中游:运营商、智慧软件助力打造智能工厂

在数字底座的基础之上,智能工厂的打造还依赖于多种创新技术的叠加作用。运营商、智能软件等企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随着“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进入快车道,作为建设“数字湖北”主力军、排头兵,湖北移动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6.4万个,搭建“3+5+X”数据中心集群梯次布局,启动湖北移动智算中心、省内信创云、安全云建设,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湖北移动展区工作人员向九派财经介绍,近年来,湖北移动已联合超百家终端厂商、垂直行业、数字生态等产业合作伙伴搭建5G行业应用项目库,涵盖近120个标杆应用。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湖北移动采用5G ToB专用频谱搭建了一张技术先进、成本较优、满足业务长期发展的5G专网,武汉地铁19号线因此成为全球首条实现4.9GHz专网覆盖的智慧城轨线路,率先实现商用5G宽带集群支撑地铁高清视频通话和业务智能联动等,还同时实现了设备100%国产替代。

在工业产品质检领域,针对传统质检环节依赖人工检测,存在效率低、不精准等问题,中国移动运用机器视觉+AI深度学习技术,搭建5G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实现工业视觉图像智能化分析。相比传统人工检测,关键工序工业产品瑕疵检出率提高95%,质检时间节省70%以上,检测人工成本降低约75%。

同时,湖北移动还在黄石丰山铜矿打造“5G+智慧矿山”。借助大带宽、低时延的移动5G网络,地面指挥调度室工作人员能远程操控位于铜矿井下320米的无人驾驶电机车,完成装矿、卸矿等工作,井下工作效率提高的同事,矿山生产安全问题也得以化解。

未来三年,湖北移动计划投资超180亿元,全面提升“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供给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拓展。

(格创东智展台)

作为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格创东智则为企业构建了AIoT数字化解决方案。

格创东智展区的主题是“AloT赋能制造业数智升级”。展区负责人告诉九派财经记者,由AIoT驱动的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势在必行。未来,AIoT将成为驱动工厂数智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格创东智自主研发的东智平台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三大核心平台能力,已经将AIoT技术应用至数据全面采集、制造系统集成、业务闭环驱动等环节,实现AI助力数据决策,南向连接工业生产要素资源,北向基于工业应用快速开发赋能APaaS底座。

上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东智平台具备设备连接、数据与建模、应用赋能三大核心能力。平台内置超过一千种公、私有协议,可快速进行设备连接,支持千万级设备接入与百万级并发处理。到目前为止,东智平台连接设备数近80万;数据建模方面,格创东智的自有工业模型包括行业机理模型、算法模型如视觉检测、频谱分析等2万多组,分布在9大领域20多个行业;应用赋能方面,通过零代码开发平台,业务人员可以轻松构建应用,格创东智还结合战略合作伙伴和其他第三方开发者,共同构建了1万多个工业APP。

格创东智还在现场展出了包括EHM设备健康管理、天枢AI视觉检测在内的两大基于东智平台的工业软件、面板表面缺陷检查机 (A0I)等AIoT创新成果。此外,格创东智相关负责人告诉九派财经记者,“5G+工业互联网”还可以应用在5G+精准定位、5G+Pad设备智慧点检、5G+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面向工业场景的章鱼智脑OctopusGPT、IT和OT的融合等多个方面。在行业赋能上,目前格创东智战略深耕半导体、新能源两大产业,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案例。

【3】下游:“5G+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传统制造企业正在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新水泥”)始创于1907年,是我国水泥行业最早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第七大建材集团,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近年来,华新水泥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利用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自主打造了华新工业互联网平台。

华新水泥5G工厂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技术,日处置生活垃圾高达3000余吨,占武汉市生活垃圾的30%;燃煤替代率超40%,综合能耗降低4%,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国内外18家工厂得到推广应用,年累计减碳36万余吨、创效约1.6亿元。

同时,华新水泥还在矿山领域广泛应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对设备及车辆数据的实时监管,使矿山车辆减少46%,生产效率提升30%。而在华新水泥的供应链智慧调度系统中,对码头及船舶的实时监管使码头的智能调度、业务协同得以实现,确保基地产能发挥、物流优化,整体效率也提升了40%。

华为、湖北移动联合美的集团在湖北荆州打造了全球首个家电制造5G全连接工厂,实现了工厂车间5G网络全覆盖和设备全连接。华为展台相关负责人向九派财经记者介绍,现在,在美的荆州5G工厂,千余台自动化机器设备高效运转,每15秒就有一台洗衣机下线,下线直发率提升1倍,库存也随之降低50%。

全球领先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长飞公司则从2018年开始进行智能制造与产业链协同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围绕着计划、订单、物流、交付、生产、报账、质量七个方向展开全流程协同工作、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创新。利用数字化、区块链等新技术,长飞公司开展智能生产监造、云厂检、全程质量追溯等创新应用,从产品“制造”到“运行”实现全流程管控。

(长飞公司展台)

总部位于光谷的普宙科技还在本届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展出了K01无人机自动机库、S400四旋翼无人机和搭载的PDL-1K红外双光云台相机。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旗舰产品S400四旋翼无人机可同时搭载多种载荷以满足街道管理、智慧交通、水域治理、应急消防、环境监测、日常巡逻等不同场景的作业需求;PDL-1K红外双光云台相机则采用全新自研的红外探测器,其1K高分辨率是业内常规红外分辨率的4倍,真正做到“视”无巨细,“5G加持,在信号干扰比较强的城市环境中依然可以正常作业,在白天黑夜都能清晰观察”。

就在不久前举行的光谷马拉松赛事上,普宙科技在赛道沿线23个点位部署了22台S400无人机、7套K01无人机自动机库、数十个高点监控及15台无人机反制设备,多点多台无人机通过空中接力,进行全程空中巡视、安保巡查、沿途路况环境监测,用科技力量构筑起光马安全赛道。

本届大会发布《数实融合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武汉倡议》(以下简称《武汉倡议》),《武汉倡议》呼吁各联合发起单位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强化产业协同、分享发展经验,共同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九派财经记者 黄梦琪

编辑 李宛珊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湖北   湖北省   工业   无人机   中下游   武汉   产业链   标识   智慧   数字   数据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