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五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你知道几个?

文|鲸探所

编辑|鲸探所

在历史的长河中,优秀的谋士能够扶助英主称霸天下,而一些愚蠢的计划却可能葬送国家和生命。

可以说是一言兴邦、一言废邦。

历史上,就有几个非常典型的“馊主意”。

篡改遗诏,再铸祸端

秦朝时期,权臣李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做出了一个卑鄙无耻的举动——篡改秦始皇的遗诏。

秦始皇临终前明确提出了由长子扶苏继承帝位。

然而,此时的丞相李斯心怀叵测,竟然找来宦官赵高一同谋划,将扶苏和大将军蒙恬暗中赐死。

在这之后,二人伪造遗诏,立秦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

可惜李斯自以为聪明,却没想到自己在玩弄权术时已经被赵高利用。

不过数月之后,赵高便设计除去了李斯,自己专政朝廷,原本李斯视为傀儡的秦二世,也没有遵循皇帝的遗志治国,他整日沉迷声色,游戏人间,朝堂腐败,国力日衰。

在李斯死后,赵高更是祸乱朝政,他排除异己,权倾朝野。

事实上,李斯之所以会冒险篡改遗诏,也是因为秦朝始终采取极端法家统治思想,压迫百姓,导致积怨甚深。

李斯担心皇太子扶苏性格仁厚,继位后必定会减轻民众负担,自己的权力就会受到削弱。

为了保住丞相之位,李斯便铤而走险,背弃道义和法度。

而秦始皇在世时,李斯是他最信任的心腹之臣,曾经出谋划策,辅佐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伟业。

但是他也掌握着刑名法度,参与了“焚书坑儒”等残酷措施的制定,使自己在民间声名狼藉。

李斯深知自己积重难返,只要秦朝一旦动摇,自己将难逃罪责。

因此,他才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持自己的权力。

可惜李斯还低估了赵高这个同谋者的狡诈,自作聪明的他,终究弄巧成拙,这也充分说明了背信弃义必将遭到天理的惩戒,权力的欲望若无法克制,只会自掘坟墓。

正如老子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权力若来路不正,迟早难逃灭亡。

借刀杀人,却自食恶果

唐高宗继位后,宫中开始出现了复杂的争斗。

李治的正室王皇后,与李治宠幸的萧淑妃不和,两人明争暗斗,都想取得李治的宠爱。

王皇后为了打击萧淑妃,想出一个计策,那就是说服李治召回他父亲李世民过去的妃子武氏。

当时,武则天已经出家当了尼姑,王皇后却意图通过召回武则天来分散李治对萧淑妃的宠爱。

唐高宗对武则天念念不忘,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王皇后这个借刀杀人的主意。

武则天回宫后,很快就以才华和姿色重新获取到了唐高宗的宠爱。

她表面上对王皇后毕恭毕敬,实则心怀鬼胎。

渐渐地,她取代了萧淑妃,成为新的宠妃,王皇后眼看着自己目的达成,心中还暗自得意。

然而好景不长,王皇后还沉浸在击败萧淑妃的喜悦中,却不知武则天已经盯上了她的皇后之位。

武则天心术极毒,伺机设计栽赃王皇后杀害自己的亲生女儿,唐高宗一怒之下将王皇后废为了庶人。

王皇后引狼入室,意在消除萧淑妃的威胁,不料引来的狼反过来咬了自己一口,导致她丢掉皇后的地位。

从此以后,武则天在宫中权倾朝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王皇后初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却因误信武则天而失去一切。

她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终究害了自己。

这件事成为了一个千古的教训,不要轻易引狼入室,小人留之则祸,终必自食恶果。

明朝英宗时期的御驾亲征与衰亡

明英宗在位期间,蒙古各部频频犯扰明朝边疆,让边民饱受苦难。

而明英宗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君主,多次向大臣夸耀自己的文治武功,甚至自封“大元帅”之类头衔。

当瓦剌来犯时,英宗起初并未立即采取行动,因为此前蒙古小部落犯边十分常见,明军将领也时常能击退来袭。

然而这次瓦剌来势汹汹,英宗心急如焚,又受大太监王振等人煽动,终于拍板亲自率大军御驾亲征。

但是大臣们纷纷上书劝谏,认为此举轻率冒进,不智之举。

他们分析,蒙古人骑射了得,擅长游击战,明军主力深入边疆的话,非常容易遭到袭击。

但是名英宗却不听劝告,仍然一意孤行地亲自出征,随行大臣无奈之下,只能跟着几十万大军出发。

而大军行至土木堡的时候,王振以粮草未到为由,强行让大军在此驻扎,当时的明英宗也不设防备,反而是与王振游猎自乐。

瓦剌首领听闻大明主力困在土木堡时非常高兴,立即采取行动断绝堡中的水源。

没多久,土木堡内大军果然口渴难耐,士气消沉,而瓦剌则趁机突袭,大明军队刹那间土崩瓦解,英宗也在混乱中被俘。

瓦剌要求朝廷用重金赎回英宗,赎回后的英宗并未反省,依然我行我素。

这次御驾亲征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更是使明朝国力衰弱,而英宗也因被俘一事而声名扫地。

而明英宗御驾亲征一役,给后人留下了深刻教训。

铁索连舟望江湖火-赤壁大战中的败笔

三国鼎立之际,曹操经过多年征战,终于统一北方,坐稳中原。

随后他矛头南指,意图剿灭江东孙氏势力,向南方进军。

然而曹操麾下的精锐主要来自北方,骑射出众,步兵则相对弱些。

一进入江南水乡,北军立刻陷入不利境地,船队行动不便,士气明显受挫。

曹操恼怒之余,日思夜想,终究想出了一个妙计,他命人将数十艘战船用粗大的铁链牢牢绑在一起,使之连成一体,稳如行在陆地上。

此举一出,曹军将士们都称赞不已,纷纷夸奖曹操英明神武。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一举动,却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周瑜趁天还未亮的时候,命人纵火烧曹军军舰。

由于船只联在一起,大火立时就蔓延开来。

一时间曹军大乱,人心涣散,而此时周瑜则抓住了时机,亲率水军追击。

他仅用了三小时,几乎上就将曹操的精锐主力覆灭。

而曹操败北的重要原因,正是铁索连环之计事与愿违,他的本意在提升作战能力,却给了敌军可乘之机。

拒不妥协的人生:檀道济之死

檀道济年少时以勇武闻名,后来屡建奇功,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曾率军大破北魏名将魏台于淮水之畔,又在襄阳击溃西魏军队,为刘宋立下不世战功。

而檀道济也因此受到刘义隆高度倚重,成为了麾下之军的统帅,而他得到官职后仍持谦虚之心,默默为国工作,从不结党营私。

刘义隆登基后,檀道济更是变得谨小慎微,凡事皆参决于圣上。

但是刘义隆在位晚期,渐觉蒙昧,多有疑心病,他认为檀道济功高震主,终必谋反,于是便开始设计陷害他。

他先是将檀道济软禁,不让他说话,随后又派心腹监视檀道济于狱中言行,最终以谋反之罪名处死了他。

檀道济死前曾痛斥刘义隆此举助长祸患,为害无辜,他预言刘义隆必将失去民心,其疑心病终将害死刘宋。

果不其然,在檀道济死后没几年,刘义隆便接连在战场上失败,刘宋境内四分五裂,最终于南朝宋亡于陈朝之手。

刘义隆杀害檀道济的举动,成为了南朝君主疑心病作祟的典型案例。

一时的猜忌之举,导致刘宋失去心腹良臣,局势一落千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大明   明朝   疑心病   遗诏   御驾   馊主意   秦朝   心腹   土木   大军   皇后   著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