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泰西太腻

编辑 |泰西太腻

前言

在宋朝以前,棉被还未在中原地区普及,当时的底层百姓面对的寒冷远超今人想象,杜甫的诗句“布衾多年冷似铁”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处境。

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没有棉被的古人究竟是如何瑟瑟度过漫漫长夜的呢?他们又使用了哪些古老的御寒方法呢?

宋朝之前棉花还没被推广

在宋朝之前,棉花的推广应用还十分有限,大部分普通人还无法享受到棉织品带来的温暖,其实早在公元前5000年,棉花就已经出现在古印度河流域文明,我国云南、广西等地也在2000多年前开始采纳棉纤维作为纺织原料。

只是由于当时纺织技术比较落后,很难实现大规模应用,在南北朝时,棉花从南洋地区正式输入中原,但许多人还是将其视为观赏植物,没有意识到其实用价值。

到了唐代,唐军灭了产棉的西北高昌地区,一定程度推动了棉花技术向中原地区传播,宋元时期,中原已有一些地方开始种植棉花,但真正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种植与应用,还要到明初朱元璋年代才得以实现。

尽管在宋元时棉花已经不是罕见物品,但能大量使用棉布的还只有皇亲国戚与豪门大族,平民百姓大多还是穿麻布衣服,当时琼州(今海南)已经成为手工业中心,但主要还集中在当地,未能推广到中原地区。

在1978年,福建博物馆考古专家在武夷山洞穴发现了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棉布残片,这说明棉花传入中国可能已有千年历史,但从传入到应用,中间还有很长过程。

之所以棉花应用推广缓慢,一方面是交通不便使内地人无法接触,另一方面是内地人以麻、葛、蚕丝等材料织布已久,没有利用棉花的积极性。

直到宋代,才开始有规模地重视棉花种植推广,如黄道婆将所学棉纺织技术无偿传授乡亲,改良纺织机,推动种植,对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在宋朝之前,棉花的应用还相对有限,大多数普通人仍以麻、葛等植物材料织就的布料御寒,棉织品直到宋元后期才逐步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为保暖的重要选择。

那么在宋朝之前,古人们又是如何渡过寒冷的冬天的呢?

用花椒泥涂墙、火墙取暖

古人非常重视室内的取暖,尤其是达官显贵和帝王们,他们对取暖下了不少功夫,花椒泥涂墙是古代取暖的一大特色,花椒性温,具有驱寒保暖的功效,古人将花椒捣碎调入泥土,涂抹在墙壁上,这样可以形成保温层。

这种取暖方法比较奢侈,用量大得惊人,据说汉代未央宫中的椒房殿就是这样建造的,以花椒泥涂满墙面,西晋首富石崇也曾效仿这种做法,不惜重金在宅邸墙壁上涂抹花椒泥。

汉代的椒房殿是皇后和妃嫔居住的地方,以花椒涂墙而得名,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工匠会将花椒花瓣收集起来研磨成粉末,然后掺入泥土调制涂料。

涂抹在墙壁上后,不仅具有保暖功效,还能散发阵阵花椒香气,异常温馨,每当皇帝宠爱某位妃嫔时,就会赐其入住椒房殿,所以“椒房之宠”也成为了后宫受宠的象征。

在南北朝时期,富豪们也开始仿效皇室,在自己宅邸中设计椒房,据《世说新语》记载,西晋的首富石崇就曾“以椒为泥涂室”,追求极尽奢华的享受,他的椒房内墙壁涂抹花椒泥,地上铺着西域进贡的厚毛毯,还使用大雁羽毛制成软帘,与皇室椒房相比一点不逊色。

除了花椒泥涂墙,另一种常见的取暖手段是火墙,也称“空心火墙”,它的原理是在墙体里面铺设空心的烟道,墙外设有添火口,用来燃烧木炭等燃料。

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烟道输送到墙体,对室内形成供暖效果,考古发现,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就开始使用这种结构,但是早期的火墙技术不够成熟,存在一些缺陷,后来经过改良才逐渐完善。

火墙的设计要点在于墙体空心且隔热,墙内要有贯通的烟道,外部墙基预留出气孔,内外结合形成热循环系统,秦汉时期的火墙仅有简易的烟道,且多在室内生火,存在热量不均和易中毒的问题。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火墙技术日趋成熟,不仅应用了筒瓦管以优化烟道结构,还将燃料改为室外的专门火炉,这样既防止了中毒,又使得热量輸送更加充分,这种经过改良的火墙为古代宫殿提供了比较稳定有效的取暖手段。

烧炭取暖

木炭是古代普通百姓最主要的取暖方式,但木材资源有限,制作木炭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对穷人来说木炭是奢侈品,像卖炭翁这样的穷人,只能在严寒中制作木炭勉强谋生,盼天寒以便售炭,但收入仍远远不够,平民百姓大多只能裹着破旧衣物挨冻。

而富人和皇室则使用更高级的瑞炭取暖,穷人取暖要靠谋生之道,富人取暖则有奢侈之选,木炭和瑞炭标志着古代不同阶层在取暖方式上的差异,一个是勉力维生,一个安享温暖。

除了燃料不同,取暖设施也有差别,普通百姓只能依靠简陋的冷暖凳、土炕等,而皇宫不仅有专门的取暖宫殿,还用空心夹墙中的火炕供暖。穷人被迫忍受严寒的煎熬,而富人们则尽享温暖舒适。

皇宫中的取暖设施更是豪华非凡,据史书记载,西凉国曾进贡一种名为“瑞炭”的上品木炭给皇室使用=,这种木炭质地坚硬,色泽青黑,可续航达十日之久,散发的热气让人无法靠近,皇室会用这种瑞炭烧于银质炉中,取暖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而普通百姓家中哪有这样的奢侈取暖方式,他们只能靠简陋的火盆、破旧的衣被挨过漫长寒冬,据史书记载,贫苦之家“短褐不掩形,炀灶口”。

在古代社会,能否御寒成了区分贫富的重要标志。富豪权贵可以不受严寒困扰,穷苦人家则只能依靠有限的取暖手段勉力支撑。

皮草过冬

在古代,皮草也是贵族们过冬的首选,如《周礼》记载天子祭天穿戴黑狐裘,以彰显朴素和诚意、《晏子春秋》提到一件白狐裘价值千金,这些稀有的动物皮毛不仅保暖好看,更展现了身份地位。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皮草裘衣太过奢侈,他们大多穿的是麻布衣裳,外罩一件羊毛制成的粗制札衣,《淮南子》描写穷人冬天就裹上一件短褐羊裘,这已经是十分珍贵的保暖之物,但仍显单薄简陋。

到了唐宋时期,一些贫困士人选择穿纸衣,他们用坚韧的楮皮纸制作衣裳,这种纸衣牢固透气又便宜,当明代棉花推广后,才逐渐由棉袍取代。

古代也有“暖手宝”

古代的人们在严冬也知道如何取暖,他们发明了各种小巧精致又实用的取暖器具,其中最典型的要数手炉、脚炉了。

手炉通常呈椭圆形,以铜制成,里面放入木炭供取暖,为了防止烫手,多在外面加一层漂亮的包裹或罩子,这样就可以轻松拿在手里取暖了。

据记载,最早的手炉出现在汉代,当时的手炉以青铜或白铜制成,呈椭圆形,中间空心可以放入木炭,为了防止烫伤手,手炉外面往往套上漂亮的绢布保护套。

贵族阶级的手炉打造特别考究,外形饰以花纹,不同的花纹代表不同的身份,寻常百姓使用的手炉就简单很多,但也极富实用性,在严冬,人们可以揣着手炉取暖,非常方便。

到了唐代,手炉得到进一步发展。唐代手炉通常选用铜制作,中间空心可放火种,外面加漂亮的罩子,手炉两端有提手,可以像提篮一样轻松拿取。袖口宽大的唐装可以轻松将手炉放入袖中,既取暖又时尚,达官贵人的手炉打造更为考究,琢磨有致,富丽堂皇。

脚炉比手炉要大上不少,能暖人的双脚,在古代没有地暖的年代,脚炉对于御寒尤为重要,脚炉呈方形,以木头或铜制成,内部中空可放热炭,或者也可以装热水取暖。

平民百姓家里往往在床底下放一个大脚炉,足以温暖全家老小,达官贵人的脚炉更大更精美,外表雕刻绚烂。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冬季时已经有了许多实用且更有效的御寒的工具,所以现代文明所带来的进步,可以说我们真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不过古人的智慧还是很令人钦佩,在那个时代还能研究出许多抗寒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宋朝   中原地区   脚炉   手炉   火墙   花椒   木炭   皇室   棉被   零下   寒冬   棉花   古人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