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地理之热情,寻找披荆斩棘的勇气|寻路蜀道·记者手记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伴随着北方陆续迎来初雪的日子,回望秋天里那一场寻路蜀道之旅,最想脱口而出的感受是“蜀道真美”。从物质实用层面上说,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先民在几千年前开辟的出蜀之道、入蜀之路,大多都已经被优化、更新,或者取代。但是古蜀道作为一个历史存在物,它不只是作为路途抵达远方或者回归故园,还是一种精神凝结体,穿越时间抵达今天。

在重庆涪陵寻找荔枝古道遗存(喻言拍摄)

为何我感受到蜀道很美?跟在寻觅到的古道遗存本体上触摸斑驳石板有关,跟寻路途中遇到的一个个友善可爱热爱乡土家园的普通人有关,跟在山间荒草丛生中手挥镰刀,真真正正披荆斩棘而行的珍贵经验有关。巴蜀山川散发出浓郁的自然元气,更是带来深深的心灵疗愈感。

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先生曾提及他的恩师谭其骧先生对于历史地理的巧妙比喻:如果历史是一部演出剧,那地理就是舞台,历史没有地理这个舞台是不行的。秦蜀古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在时间的长河中,沟通川陕,山高谷深。蜀道上有丰富的大地风物,也有美好的诗文传说。可以说蜀道是一种多种意义上的叠加:是历史与地理的叠加,是时间和空间的叠加,是科学与人文的叠加。这种多重叠加,也是我从蜀道感受到美的重要来源。

秦岭山脉横亘东西,山势险峻,是中国南北区域的重要地理分割线。秦蜀古道之所以“难于上青天”,正是因为秦岭的存在。但秦岭阻隔不了两地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的意志和努力。作为秦岭内外的四川与北方,长江流域文明与黄河文明之间,有着怎样艰辛但不辍的沟通和交流?寻访历史,汲取营养,也成为我们“寻路蜀道”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达州万源鹰背寻找荔枝古道遗存(张杰拍摄)

按照文字查阅所知去实地一路寻觅、踏访,然后再查阅资料、请教相关专家,纸上内容与现实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这样的过程,不再只是跟着李白感叹“蜀道难”,而是更多看到蜀道难在哪,为何难,以及历代人们是如何以奇迹之勇气尽力克服困难。古人所走的蜀道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一代一代校正、优化到最便利的动态过程。这也让我意识到,那些隐没在大山里、已人迹罕至的古蜀道,就像在漫长历史时期里作为交通通道的一个个接力者。它们曾经帮助人们抵达远方,互通有无,然后沉寂隐没。

沿着古蜀道走,感受古人行路艰辛的同时,我想,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欢乐。那些行旅中对前方的渴望,对未来的希冀,路上与同行伙伴们互相照顾,感受自然风物,这些所带来的生命体验欣悦,应该也不会少。北宋年间,21岁的苏东坡,先从眉州到成都,在成都逗留访友。随后,父子三人从成都到阆州(四川阆中),溯嘉陵江至川北广元,踏上蜀道出川,再经扶风和长安,出关中,过渑池抵达京师。对于心怀大志、英姿多才的少年人,远方意味着新天地,是事业和机遇的所在。而且他有志同道合的至亲父亲、弟弟一起出川进京,虽然路途遥远艰难,但心情一定不会差吧。

在古道上发生过很多重要的战事。沿途山石险峻,河流湍急,山林密布,多处雄关栈道隐没其中。但千年之后,我们回望历史,最受感动的还是,硝烟之外人们行走在路上,彼此沟通交流的和谐场景。

2023年春天,我去中原“寻路东坡”,夏天去江南寻访大运河,秋天我们在秦巴山脉探险古蜀道,梳理山川的骨骼。不管是“寻路东坡“还是“川流中国”寻访大运河,还是寻路蜀道,我都深深感受到,古人不管是写诗作文、修身齐家,为官一方,抑或是改造自然,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对“联结”“沟通”的深深渴望。

在重庆涪陵区寻觅到的荔枝古道(张杰拍摄)

在古蜀道上,踩在嶙峋斑驳的青石板路,似乎能听到远古快马的清脆蹄声。穿透群山峻岭间的云雾,也仿佛隐隐看到南来北往穿行于这条古道的络绎不绝的人影。先民利用自然、发挥动能和智慧,在大地上披荆斩棘,筑路架桥,达致互相联结、物品沟通。

这样阅读与行走循环互证的难忘旅程,让我也再次想起钱穆先生所说的,作为现代人对过往所持的那一种“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蜀道   秦岭   东坡   山川   山脉   地理   披荆斩棘   遗存   历史   荔枝   古道   手记   勇气   热情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