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间谍:《色戒》背后的真实故事,一个被误解的女特工

2007年《色戒》在中国大陆上映,因为删减了许多暴力和情欲的镜头,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好奇和争议。

许多人为了看完整版的《色戒》,甚至专程飞往香港。

然而人们不了解的是,现实中郑苹如的故事远比电影描绘的更为残酷凄惨。

《色戒》不过是郑苹如刺杀汉奸丁默邨之事的另一个版本。那历史上这个女子究竟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01.上海滩的明珠

1937年的上海,繁华富贵的滩面上,有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引人注目。

她湿润的眼眸中自带的媚意,红唇微吐,字句中都带着甜蜜,她翩然起舞时裙摆荡起风华,造物主赐予她拥有了蛊惑人心的魔力。

她就是当时上海滩的社交之花、明星般的存在——郑苹如。

父亲郑钺是知名法学教授,曾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是知名的爱国人士。

母亲木花村子虽是日本名门之后,却对中国十分同情,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还特意把名字改成了郑华君,以表达对中国的认同。

郑苹如继承了父母双方的种种优秀基因,从小聪慧过人、美艳不可方物。

郑家五兄妹自小就继承了父母爱国主义的精神,经常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抗日宣传。

郑苹如曾在一次集会上发表了一个情真意切的抗日演说,获得了全场的热烈响应。

她的演讲内容传遍整个上海,也传进了中统驻沪站站长陈宝骅的耳朵里。

陈宝骅认为,郑苹如不仅长相甜美,还精通日语,又有一个半日本血统的母亲,简直是一位天生的完美特工。

陈宝骅遂找到郑父,希望郑苹如加入中统特工。

郑父也十分爱国,自己可以为国牺牲。

但是女儿才堪堪19岁。特工是极其危险的,郑钺心里很是忐忑。正当他犹豫之际,郑苹如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门外,目光坚定地说道:“爸爸,我愿意为国效力!”

02.特工生涯

刚开始,郑苹如主要负责收集各界对日本占领区政策、军方动向的反馈与看法,以及相关的舆论倾向。

由于郑苹如的母亲拥有日本血统,她从小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加之外表清秀漂亮,郑苹如很快就赢得了日方人员的信任,被他们亲昵地称呼为“樱花”。在日伪上流社交圈中,郑苹如如鱼得水。

她接触的百余名日方人士无一不是要员。

其中就有掌管日军情报的小野寺信,他特意聘请郑苹如担任自己的翻译;驻沪日军特务机关长片山大佐更是经常将郑苹如带入重要会议或各种场合,将她当成自己人使用。

许多日伪高官还视郑苹如为私人秘书,对她寄予厚望。

此外,郑苹如还被委托,照顾他的长子近卫文隆。


这位首相之子对郑苹如一见钟情,居然公开称她为自己的“未婚妻”,并总是脱口而出地向她透露种种机密情报。

1938年,夏末,郑苹如受早水亲重邀请日本驻沪总领事举办的纳凉舞会。

从早水亲重那里得知了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的秘密。

连续两次向重庆方面发出密电,但都没有引起重庆高层重视。最终,汪精卫在越南河内投降日本,成为汉奸。

03.刺杀行动

1939年,为瓦解汪精卫势力,郑苹如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刺杀汉奸头目丁默邨。丁默邨曾是她的校懂,对她多有不轨企图。她利用自己的美色和智慧,与丁默邨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为刺杀创造机会。

第一次刺杀的计划:由郑苹如出面邀请丁默邨到自己家中做客,中统的人员埋伏在后门,等待时机行动。

1939年12月10日晚,一切按照计划进行,丁默邨驾驶着他的黑色雪铁龙轿车,慢慢地停在了郑苹如家的门口。

但是,丁默邨似乎有些警觉,或者是真的有急事,他只说了一句“有急事”,就没有下车。

不论郑苹如急怎么劝说,丁默邨依然拒绝。

郑苹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开走,第一次刺杀就这样失败了。

12月21日,丁默邨临时邀请郑苹如前去参加一个饭局。

饭局过后,他们乘坐轿车来到了静安寺路。


郑苹如看到街边有一家西伯利亚皮货店,她向丁默邨一顿撒娇,要去皮货店买一件大衣作为圣诞礼物,丁默邨为哄佳人开心,同意了。

他们走进了皮货店,郑苹如开始挑选大衣,丁默邨则在一旁陪着她。

这时,郑苹如看到了店外的中统人员,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她的信号。

郑苹如心中一紧,她知道这是她最后的机会。

她故意挑了一件最贵的大衣,说这是她最喜欢的。

丁默邨毫不犹豫地拿出一沓钞票,扔在柜台上,说:“你挑吧,我有事先走。”

然后,他转身就向汽车跑去,郑苹如立刻向中统人员发出了信号,他们立刻开枪射击。

几乎与枪声响起同一瞬间,丁默邨钻进了车门,轿车便急速地向东驶去,身后飞来的子弹撞击在车身上,打出几个大大的窟窿。

郑苹如惊恐地看着这一切,她无法相信,鳖已经进入了瓮中,竟然都逃出生天。

显然,郑苹如的身份已经暴露。中统局主张她赶快逃亡,并承诺会保护其家人的安全。

逃走,还是归案?

这个胆大心细的女子,早就做好了决断。

12月25日那天,郑苹如和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并笑着安慰家人要去“自首”,随后拿了一把勃朗宁手枪出门。


4.英勇献身

为保全中统上海站,她主动走进臭名昭著的76号。

她声称刺杀仅因“情杀”。丁默邨不相信,多次严刑拷打,她忍受巨大痛苦,始终不泄露任何中统情报。

汪伪“太太团”也前来劝郑招认罪行,遭到她的冷嘲热讽。

郑苹如最后,郑苹如被送往郊外处决。

即将殒命之时,她镇定地对刽子手说:“求你打得准一些,别弄花我的脸。”

三声枪响过后,郑苹如英勇牺牲,年仅22岁。

郑苹如的尸体被丁默邨当作要挟她父亲投靠日伪的手段,索要了天价的赎金。

而那时,上海滩的各大报纸上,也充斥着与她有关的各种报道。

然而报道的内容并非赞美,只有诋毁。

在众人的眼中,她是不知廉耻的妖女,是不堪入目的风尘女子。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终于有人揭开了被埋葬的真相,为她洗清了罪名。那篇文章以《一个女间谍》为题发表在《周报》上:

“为了祖国,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了祖国,她英勇地牺牲!她的死,比死在战场上还要光荣!”

然而这篇文章,她和她的亲人却永远也看不到了。

1941年,父亲郑钺,听闻爱女惨死,悲痛欲绝。

1944年1月,弟弟郑澄海在保卫重庆的空战中壮烈殉国。

而郑苹如的挚爱,也于1944年8月,在执行任务中与战机一同坠毁,英雄断魂。


05.身后评说

郑苹如的牺牲震惊全国。很多人将她视为民族英雄加以纪念。

《申报》称赞她“舍生取义,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授其抗敌英雄称号。

苏州还举行万人追悼会,济济一堂。

然而,时过境迁,郑苹如的传奇一度被人遗忘。

上世纪50年代,一部描写她故事的小说轰动一时,却在艺术加工下歪曲了许多历史事实。

21世纪初,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使郑苹如这位女英雄再度为人所知,但也增添了不少虚构的桥段。

我们不应仅把郑苹如简单归类为“色诱女特工”。

正如她生前所言:“我为人民而来,也为人民而去。”没有人比她自己更清楚她的初衷。

我们应秉持历史本来面貌,以真实角度评价这位勇敢女性的一生。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点亮【赞】+【关注】+【分享】,您的认可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END

作者: 在芒

编辑: 在芒

排版: 在芒

图片: 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皮货店   中统   上海滩   汉奸   日本   重庆   英勇   间谍   特工   误解   牺牲   女子   真实   故事   女特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