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的青年夜校,是兴趣所在还是又一种“内卷”?

□赖世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NPC(非玩家角色)体验、短视频剪辑、手冲咖啡、应急救护、“手工押花DIY”……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年轻人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打开自己的夜生活:白天是努力工作的打工人,晚上化身为在夜校上课的好学生,这种新的夜生活方式在社交平台上“火出圈”,话题“年轻人为什么抢着上夜校”更是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然而,这种“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方式,究竟是年轻人对充实精神世界的追求,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会“内卷”?

回顾历史,夜校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人夜校、农民夜校就十分普遍,人们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和技术本领,以谋取更好的生活。而如今,这种夜校的形式再次受到年轻人的热捧,这其中,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兴趣的追求。

“平日里久坐办公室,不自觉低头、弯腰、驼背,跷二郎腿,带来的是腰酸背痛、脊椎变形……一看到有体型课程的报名信息,而且不收费,第一时间报了名。”据媒体报道,部分年轻人选择了体型课程的夜校,即能放松身心、锻炼身体,也有机会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社交圈。可谓一举两得。

不仅如此,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更加丰富和多元。在白天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娱乐活动,而是寻求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提升。因此,年轻人们通过夜校交流音乐、学习跳舞,甚至了解非遗或者接触时尚。许多地方开设的“青年夜校”内容实在、形式新颖,让大家和有趣的灵魂一起,保持好奇心、保持爱心,成为了年轻人们一处“忙碌之余的心灵栖息地”。

然而,这种新的夜生活方式是否真的适合每个人?在白天繁忙的工作后,年轻人在夜晚是否真的有那么多精力投入到新一轮学习中?这显然不可能。一些年轻人可能工作压力过大,夜晚需要放松身心,而选择参加夜校;也有一些年轻人则可能由于周边好友都参加了夜校,为了不被落下,也跟着报名参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青年夜校是否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内卷”?当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广泛程度加大、竞争激烈程度加剧,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年轻人不得不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部分年轻人看到周边的同事、朋友们在夜校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了不被“落在后面”,他们也会选择加入到这个学习队伍中,以至于本是出于兴趣爱好的学习行为可能会被赋予更多的功利色彩,反而加剧了自身“内耗”。

这种现象,我们呼吁年轻人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学习热情的可贵之处,鼓励大家在“青年夜校”追求兴趣、陶冶情操、健康锻炼、愉快社交;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理性看待,避免盲目跟风导致“内卷”。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回家洗个澡、追个剧,或是和朋友逛街聊天,只要真正放松身心、愉悦自己,就是适合自己的“夜生活方式”。

青年夜校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部分,本质上公益属性、公共文化属性更强。各地政府和企业在加大对夜校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年轻人的实际需求,能够让课程有料、有趣地丰富年轻人的业余生活,从而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

总之,走红的“青年夜校”既体现了年轻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人才的竞争压力。我们应该利用好这种形式,将其视为一种有利的业余活动,投入徜徉在兴趣的海洋里,让“青年夜校”成为年轻人的“心灵滋养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夜校   青年   夜生活   白天   形式   年轻人   兴趣   方式   年轻   文化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