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被判灭九族时,家中亲属为何不逃跑?其实选择逃的人才真的蠢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泰西太腻

编辑 |泰西太腻

前言

诛九族,这三个字包含的恐怖,远超过任何刑罚,因为它不仅夺走一个人的生命,更是彻底斩断一个家族的希望,当这个消息传来时,所有牵连其中的人都会感到心如死灰,那么在古时候,当被判诛九族时,为什么没有人选择逃跑呢?

“诛九族”的罪名怎么来的

夷族灭门之刑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它的产生、发展和最终被废除,反映了历史进程中君主专制与人道主义的较量。

“株连九族”起源于秦汉时期的连坐法,根据《尚书·甘誓》的记载,夏朝对军中违令者已有夷族之刑,在秦国变法后,将其发展为“夷三族”、“族诛”之法,以震慑士卒。

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以此刑诛杀李斯、赵高等重要官员,三族范围包括本人、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在汉武帝时期,又扩大为“夷五族”。

三族或五族仅是刑罚萌芽期,目的在惩戒敌国遗老和消弭后患,当时处死的多为男性成员,妇女儿童还可免于一死,这一时期,族刑尚有一定合理性和必要性。

到了宋代,夷族刑罚被焕发新生,宋徽宗曾下诏以“族”罪诛杀权臣,此时妇孺也开始被牵连,明成祖甚至将刑罚升级为“诛十族”,范围超出传统“九族”,可见,族刑已从惩戒罪犯本人,扩大到对整个家族的摧残。

到了18世纪,乾隆皇帝认为族刑“累及无辜”,于是正式予以废止,将其从理论和实践上终结,这一决定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夷族刑罚史。

唯一被诛九族:杨玄感

杨玄感,弘农华阴人,出身名门望族,其父杨素曾助隋文帝夺得皇位,官至司徒,封楚国公,杨玄感从小就学艺弓马,又好读书,才思敏捷,又有父亲撑腰,于是很早就入仕为官。

杨玄感初任郢州刺史,整肃郡政,深得百姓称颂,后来又转任宋州刺史,政绩斐然,不久后,杨素去世,杨玄感离职守制,服丧期满后,又重新起用,担任礼部尚书,继承父亲的爵位。

杨玄感博览群书,交游也甚广,门客众多,他渐渐的看不上隋炀帝的作为,他觉得皇帝溺于奢靡,荒政滥刑,自己的才能和声望远超之。

隋炀帝也时猜忌杨玄感的权势,于是双方的关系渐趋紧张,在613年,隋军二次伐高句丽,杨玄感奉命押粮,此时隋末农民起义四起,杨玄感遂与弟弟杨玄纵、杨万硕及部下王仲伯、赵怀义等密谋反叛。

杨玄感派人冒称隋军主帅叛变,以讨伐叛军为名发兵,在起事后,杨玄感自称“楚公”,杨玄感带领数万人马,迅速占领汲县、黎阳等地,不久就威逼京城洛阳。

此时隋廷大惊,紧急调兵防守,杨玄感连续击败了隋将卫玄和樊子盖的援军,一时间声势大振,群众拥戴,就在杨玄感胜券在握之时,隋炀帝仓促率军从辽东返京,迎头痛击杨玄感,随后形势顿变,杨玄感只得向弟弟求死。

隋炀帝对这个祸国殃民的叛逆深恨不已,于是他令人将杨玄感尸体暴晒三日,凌迟剐裂,钉在城头,以泄心头之恨,深知还下令族诛杨玄感九族,改其家族姓为“枭”,以示警戒。

杨氏宗族无一幸免,悉数就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真正被“株连九族”的唯一例子。

被诛十族:方孝孺

方孝孺,字希直,号逊志,是明朝兴化人,他博学多识,作风正派,深受建文帝的倚重,被称为“明代第一儒”,然而,在靖难之役后,他坚持信仰,拒绝为篡位者朱棣起草诏书,最终导致他和家人、学生惨遭灭族的惩罚。

方孝孺于1382年进京觐见,他庄重持重的仪表和旺盛的学识让朱元璋对他印象深刻,朱元璋甚至对皇太孙朱允炆说,方孝孺必将辅佐你治理天下,你要永远信任他,

不久,朱标早逝,其子朱允炆作为皇太孙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对方孝孺信任备至,凡遇政事,必询其计策,方孝孺也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竭力辅佐君主,两人关系十分密切。

然好景不长,1399年时,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反,最终攻陷帝都应天。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继皇位,是为成祖,在1402年时,朱棣率军攻入了京师,建文帝也不知所终。

之后朱棣强行登基称帝,是为成祖,他急需得到文人的认可,以正统自居,此时,方孝孺已是文臣之首,于是他命人将方孝孺强行押到面前,要他起草登基诏书。

但方孝孺始终不认可朱棣的正统性,拒绝为他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不仅公开哭泣,而且义正词严地指责朱棣的篡位行为,朱棣恼羞成怒,扬言你信不信要灭你全家,随后方孝孺语带讽刺地说,即便你灭我十族又能如何?

最后朱棣闻言后大怒,下令“诛十族”,不仅方孝孺被凌迟处死,他的亲族、朋友、学生等870余人也被牵连杀害。

方孝孺在面对酷刑时,仍然是从容不迫,临死前深知还写下了遗言,表达对建文帝的忠心和对朱棣的不屑,他的学生也大多都是面不改色地赴死,这些都让后人钦佩不已。

方孝孺死后,他的书籍被列为禁书,私藏者处死刑,但仍是有人冒死收藏,这才使得其文章流传后世。

被株连的人为什么不跑路

古代中国实行“株连罪”之制,即一个人犯罪,其亲属也会被连带惩罚,这一制度非常严苛,曾导致不少人被冤枉处死,然而,史料记载当时被株连的人极少逃亡,常以顺服的态度接受判决,为什么被株连的人不跑呢?

首先就是交通工具的落后遏制了逃亡,古代交通不便,除了步行外,主要依靠牲畜拉车和水运,这无法与骑兵匹敌,传令迅速的朝廷往往先一步控制了犯人的族人,使其失去逃走机会。

况且,古人终生居住一地,突然离家难免迷路,即使时成功的脱逃,也难于外乡立足,还有,古代监狱和看守森严,犯人一旦入狱就极难逃脱,家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族人被抓走。

然后,就是严格的户籍管理制约了流亡,自古以来,各朝廷都置有户籍,密切监视民众流动,平民外出必检引见,一旦发现异己就会立刻暴露行迹,所以一般人即便想逃,也无法长久藏匿,何况,朝廷往往会派人直接查抄犯人家属的户籍,确保族人无所遁形。

还有就是传统的伦理观念阻止了叛逆,儒家思想将君命视作天命,强调忠诚与顺从,这影响了知识阶层,更渗透民间,平民也视逆命为不孝,宁可默默忍受不公,也不会主动反抗朝廷判罚,他们担心逃亡会招致更严厉的惩治,也不忍心置族人于险境。

最后,皇权的宽大怀柔了人心,历史上也多有贤明君主会改“株连”为“赎避”,或着仅发配边远,未必灭族,所以民众们也都期盼着君恩,不愿轻举妄动,以免激怒皇上。

这些种种迹象表明,朝廷其实也力求温和施政,而非一味严刑峻法,所以百姓宁可等待可能的宽恕,也不敢轻易逃亡。

此外,当时许多刑罚都是极刑,比如凌迟、断肢等,犯人的亲友多不忍目睹,也就不再设法相救,他们只能默默接受判决,与犯人共命运,再加上朝廷雇佣御史、都尉等监督刑罚的执行,一旦发现异动就会严惩不贷,这些种种因素使逃亡之举成为妄想。

所以古代实行“株连罪”,固然严苛,但民众不反抗,也有一定的道理。

结语

古代的灭族之祸是极为残酷的刑罚,现代社会应该庆幸已经摆脱了这样的野蛮之举,而古代那些要被诛连的人不选择逃跑也是因为交通不发达,以及跑了的后果更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诏书   不知所终   刺史   刑罚   族人   犯人   朝廷   亲属   中国   古人   民众   家中   古代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