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赵赫:退休仅6个月后去世,临终前40字遗言让人感动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老牧不说

央视“金牌主持人”赵赫,一直都是人们眼中“敬业爱岗”的标杆,他用获得数不清的荣誉证明了专业能力。

可当他退休后仅六个月就因病离世的消息出现,不由得让人们警醒其中深意。

六个月治疗似乎毫无用处,而当他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竟然留下四十字遗言表达对妻子的愧疚。

工作上的他是完美的,但是面对一直支持自己的妻子,他似乎并没有担起应有的责任。

一、为梦想拼搏,从前线播音员到科班毕业生

赵赫从一开始的生活,就在当时赢在了起跑线上。出生在北京,虽然只是普通家庭背景,但是没有众多兄弟姐妹,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让他一直衣食无忧。

虽然不会像纨绔子弟那样在花天酒地中逐渐品德败坏,也不会像贫穷到无以生计,只能从小靠劳力过活的小孩迫于忙碌,可上不到上、下不下到下的生活,到底让他普通的毫无亮点。

在身边的孩子要么去上兴趣班可以有一技之长,要么去工作赚钱早早自力更生的时候,赵赫就只是一个身形高大、面容老成的学生,没有令人骄傲的成绩,也没有令人厌烦的性格。

慢慢成长过程中,他的身子却意外发生了一些改变。原本学习成绩不上不下的他,竟然在学校里听广播的时候,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他希望自己的声音也能够通过扩音器,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只是他的想法并没有被身边的朋友支持,因为年龄较小的他们认为,这种用声音赚钱的工作并不光彩,与其对着稿子朗读成为“人肉播音器”,不如成为歌唱家那样耀眼。

有些动摇的赵赫跟自己的父母说了这样的情况之后,却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在成熟的他们看来,有梦想和目标,再加上付出实际行动,远远比只会嘲笑他人梦想的人,更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

在他们的支持下,赵赫拥有了专业的朗读资料,播音员不会在出生起就会播音,是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之后,积累了长久的经验,才能在播音机面前镇定自若的自信展示。

赵赫开始了训练,只是一开始害羞于在众人面前进行朗读,他就对着镜子一字一句练习声音和断句。当他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终于能鼓足勇气跟着兴趣班老师进行系统的训练。

只是高中就已经是学生之间的分水岭,能进入大学进一步精进专业知识的学生少之又少,剩下的人只能找一门营生从此远离学校。

赵赫也是离开学校的人之一,但是他有着令人惊叹的运气,在还没有高中毕业之前,遇到福建前线广播电视台到他们学校招收播音员。既是梦想又是工作,他当即就前去报到。

因为他早已经有了播音的经验,而且成为前线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无疑是光荣的事情,这样天大的好事被他赶上,他一头扎进自己喜爱的事业中边学边干。

只是还没等他大显身手准备让自己的名字发光发热,两年后家中就传来噩耗:他的父亲离世了,母亲因为太过伤感而重病在床。

面对前途与家庭,他毫不犹豫请辞工作,如果他现在因为工作而放弃父亲的葬礼和母亲的病情,不仅会被别人痛斥不孝,连自己的良心都过不去。

他就这样离开了自己还没有站稳的地方,从福建回到了北京,就这样留在了母亲的身边照顾她。只是当母亲在悉心照顾身体渐渐好转,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前途该怎么办。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当他的朋友告诉他,而北京广播学院还在招收播音系学生的时候,已经远离书本知识已有几年的他,再次拿起了书本,他准备重拾梦想。

努力学习加上早已经有播音经验,曾经高考都没有考上的学校,被他一下子考上了。而总是不放弃梦想的他,似乎从这里开始就一直在走上坡路。

二、事业有成、家庭稳定,34年扎根央视,却换来因病离世的结果

四年学习,他总是名列前茅,即使年龄要比身边人大,他也能做到对专业不耻下问,所以他的成功是必然的。而这期间,他总是有事没事就回家照顾母亲,连“孝顺”都是远近闻名。

毕业之后,他却并没有被央视直接碗蕨,就其年龄而言,确实有点不占优势。但是他在别的地方当主持人做出了名声,仅一年时间,他就凭自己的能力站在了央视镜头前。

这个一直被各位播音员和主持人向往的舞台,见证了赵赫的精彩。因为他扎实的专业能力、稳重的工作态度以及轻松的播报状态,没过多久就从一众新人中脱颖而出。

谁说年龄大就不好使?赵赫就是打破了这样的“定义”,虽然他占了自己早已经有经验的“便宜”,但这更说明为了坚持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中,他早就付出了多少人不能坚持的努力。

他对工作尽善尽美,对待事业尽职尽责,可是唯独对待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失去了应有的关注。而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悲伤,也发生在他的家人身上。

正值壮年的时候,赵赫的妻子就一直支持他的事业,但是也总会提醒他要注意身体健康。可是一心事业的赵赫哪里听得这种“浪费生命”的话,仍旧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

长久的忙碌加上央视的巨大压力,在赵赫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身体正在消耗着他的生命。而赵赫在身体病痛时只觉得是批发,并没有重视早已经有病根的后果。

这位央视的“王牌主持人”,把《经济半小时》一力救活的优秀制片人,就这样一点点消耗着身体。而当他在即将退休前,查出了自己身患癌症的坏消息,才明白原来妻子是对的。

而他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依赖的父亲,自己的母亲失去了相互扶持的老伴。现在他因为癌症躺在病床上,感受生命的流逝,他的妻子也要担惊受怕,怕痛失所爱。

终于他在离世之前醒悟,明白自己几乎把全部时间放在工作上是多么愚蠢的决定,即使是为了家人的生活他才那么卖力,但是没有他的陪伴,这个家庭可不算完整!
曾经的时间不是工作,就是把心思放在自己的爱车上,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为自己默默付出的妻子,他甚至带着妻子住在分配房中,没有两人专属的住所。

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他在临终前对妻子说出了四十字遗言:“你为我和这个家付出的太多,没有机会弥补你了,我心里很内疚,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弥补这些愧疚。”

2022年1月10日,这位优秀的主持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对得起自己的事业,可唯独缺少了对妻子的关注和陪伴。

写在最后: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当一个人为了工作付出全部时间和精力的时候,那么这个人对家庭的陪伴就会减少,连带着与亲人的相伴也相应减少,而当退出工作之后,就不知道会有多少时间再来弥补遗憾。

赵赫就是这样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因为梦想与热爱而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样的精神值得人们尊重,可没有劳逸结合的工作,就是毁掉身体的伏笔。

他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负尽了责任,可是临终之前还是明白自己对家人的态度,是自己过于固执,导致家人不能陪伴到最后。

希望大家都因为这样的事吸取教训,虽然工作重要,但是没有一个好身体,工作就只能成为加快生命终结的负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播音员   遗言   临终   央视   妻子   母亲   身体   事业   经验   梦想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