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巨头垄断中国市场30年,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今下场大快人心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普朗鸣

编辑 |普朗鸣

前言

中国的广大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外国企业选择进军新市场的首选目标,有眼光的外企可能已经在中国市场上驰骋了三十多年。

但是,有些外企却是吃着中国饭,还压榨中国企业,仗着自己的垄断技术对中国企业肆意的进行不公平的条令,最终落得一个灰溜溜离开的下场。

这家企业到底是谁?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使得他离开中国后,众人拍手叫好?

垄断中国市场的甲骨文公司

作为在国外拥有着绝对地位的甲骨文公司,它的数据库在世界上都是享有盛誉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1989年,我国的计算机行业才刚刚开始进行起步,而甲骨文看到了中国市场上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便抓住了我国对于计算机行业中间有很多空白阶段的时候,强势进入中国市场。

改革开放是外资涌入中国市场的绝好机会,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候,各个领域的外企都朝着中国进军,在为中国带来新的发展助力的时候,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但是,甲骨文在靠着自己的垄断技术在中国吃的很开的时候,仗着中国无法脱离他们公司的业务,开始肆无忌惮的在中国实行“去中国化”。

甲骨文仗着自己的垄断的数据库技术对离不开此技术的中国企业随意的进行大笔的罚款,这样蛮横的态度自然是激起了中国企业的斗志,但随之而来的是甲骨文的口碑也在下降。

甲骨文的成立时间是在1977年,由美国的一名程序员埃里森联合自己的同事所创立起来的。

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数据库系统,将中国的众多国企压在身后,很快就强势垄断了这个数据库市场。

因为甲骨文的数据库对当时的我国来说确实是较为先进的,在当时互联网兴起的情况下,拥有一个完整备份的数据库就代表着拥有财富,甲骨文正是凭借着这个优势,强势掌握了中国市场上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

而就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型的互联网公司都曾和甲骨文有过合作。虽然得到了先进的数据库,但是代价就是要付出十分昂贵的资金。

这就等于是明抢了。

但是当时的条件,就算是明抢也没有办法,在我国那个数据库业务并不成熟的时段,想要做大做强就只能去咬牙购买,而一些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分量的企业为了能够继续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也同样要忍受这个不公平的条件。

而且在这高昂的条件上还有一个更加离谱的条件,就是如果一个企业去年没有租用甲骨文的数据库,今年想租的话,除了今年的费用以外,还要将去年的租借金额一起给缴纳,这样才能进行租借。

就算是那些长期租赁的大公司老客户,甲骨文不仅不给予一些友好的优惠政策,甚至连一句不满都不能提出来,否则甲骨文就敢直接取消该公司使用甲骨文数据库的资格。

这样的霸王条款却不得不让企业遵从,因为我们当时没有能力与甲骨文抗衡,只能暂时忍着不公平的待遇去遵从这霸王款项。

傲慢嚣张,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

就凭借着这些霸王收费款项,光是在1995年的时候,甲骨文的营业额就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亿美元。

在当时那个年代,三十亿美元的天价不知是甲骨文压榨了多少企业的血汗,而甲骨文并不满足于此,在2008年的时候,甲骨文甚至通过莫须有的罪名来惩罚联通公司,以停止服务作为要挟向联通公司“罚款”一大笔六千万元的服务费。

联通颇为无奈,可是又无可奈何。

甲骨文公司的胃口越来越大,态度也越来越傲慢,不仅在中国的市场上进行恶意的抬价,甚至在内部也对中国员工抱有很大的敌意。

埃里森在很早之前就将中国列为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并且大肆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更是明确的表示不会培养中国的工程师,唯恐自己的核心技术泄露。

若是担心自己的核心技术泄露,倒也是可以理解,没人会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核心技术被人轻易的夺取。

但是在公司内部,中国员工即使再有能力,也很难在甲骨文公司谋得一份合适的岗位,就是因为埃里森认为中国的威胁很大,他很怕中国能制造出来比自己的数据库还要先进的技术,因此不断地打压中国员工,断了他们的上升道路。

因此,埃里森的这番操作将很多有能力的员工逼的辞职去另寻生路,更是在2019年五月份,甲骨文开始大批的在中国各地进行裁员行动,光是那些发展迅速的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就裁掉了近千名员工。

而且被裁掉的员工所负责的岗位也很有意思,首批被裁掉的九百多人中,有五百多人都是来自北京的研发中心,可以说这次裁员所针对的就是负责研发方面的员工。

而被裁员工对自己所获得的补偿金也很有意见,因为单月补偿的金额上限也仅仅只有25000元,根本就达不到他们的实际工资的高度。

这次裁员显然不是甲骨文的CEO对自己的公司很有信心,而是表明着甲骨文要退出中国市场了。

这并不是甲骨文觉得自己太过分了要退出,而是因为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个必须靠向甲骨文缴纳高额的费用才能继续进行业务的时候了。

中企崛起,打击甲骨文企业

在察觉到自己对甲骨文公司的依赖性后,我国便开始了摆脱外国数据库的计划,开始研究属于自己的数据库。

2009年,马云创办了阿里云作为阿里巴巴的专用子公司,往里面投入了大量的美金进行着数据库的研发设计,就是为了做出适合中国的数据库,摆脱中国市场对甲骨文等外国公司的依赖。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甲骨文公司持续嚣张了四年后,2013年,阿里云终于成功推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第一代国产数据库。

那就是Oceam Base,一经问世,就迅速在全国各地进行着推广Oceam Base以标准的数据库产品的形式销售到了外部。

有了国产的数据库,谁愿意天天看着甲骨文的脸色还得被他们恶意敲诈一大笔?于是越来越多的公司舍弃了蛮横的甲骨文,转而向阿里巴巴进行着合作。

没有甲骨文的盛气凌人,同样是高端的数据库,凭借着足以替代甲骨文的高级数据库,阿里云很快就占据了一片广大的市场,而数据库的处理能力也没有让人失望,达到了惊人的54万笔每秒。

而随着阿里云的崛起,华为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自然也是不甘示弱的进行着数据库的自主研发。凭借着自身过硬的实力,华为品牌的影响力也是相当大的,于是在华为的强势介入下,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不再去看甲骨文的脸色,纷纷加入华为的数据库。

自食恶果,退出中国市场

这个时候,甲骨文才意识到阿里云与华为等企业的竞争力,又试图用自己的老招,对阿里公司进行收购,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吞并阿里并再次让自己的技术实现新的提升。

要知道,甲骨文在数据库市场上没少吞并和收购其他的企业,但是这次通过收购来夺回中国市场的招数似乎已经不管用了。

因为甲骨文对有能力的中国员工的限制,使得大批的人才白白流失,再加上自己的裁员政策,事已至此,甲骨文已经无法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了。

因此2019年,甲骨文开始大批量的进行裁员,并发布了自己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没过多久,曾在中国叱咤风云的甲骨文就以惨淡的形式退出了中国市场。

事实上早在2009年,甲骨文在中国的市场上的份额就掉了又掉,降至不到百分之二十的额度。

即便如此,在阿里巴巴、华为这些企业强大的竞争力下,甲骨文并没有反思自己,反而继续走自己的老路,甚至埃里森本人还在世界各地为自己置办豪宅进行享受。

而不止是国内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甲骨文那些有力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地开辟新的道路,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了云计算上面,并抓住时机迅速打开了新的领域,将甲骨文在国内的市场一步步的进行吞并蚕食,直到这时,甲骨文才幡然醒悟过来。

但是此时已无济于事,甲骨文错失了先机,又不肯放下自己高傲的态度,最终只能节节败退,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甲骨文的经历对外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同样也在警示着外企不要觉得能一时垄断中国市场的某一部分就开始嚣张恣意,中国欢迎友好合作的企业,绝不欢迎妄图在中国市场搞霸主的企业,那样只会落得一个惨淡的收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中国市场   中国   华为   员工   大快人心   阿里   甲骨文   中国企业   巨头   下场   数据库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