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成南京“流量入口”,上半年游客超1500万人次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8月24日,南京市举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围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进行专题发布。“在博物馆长大”“研学南京 成长旅行”正成为南京的文旅新名片。今年上半年,南京旅行社接待研学旅游达40万人次,较 2019年增长 15%,接待研学旅游量全省第一。

近年来,南京市守护历史根脉、擦亮文化品牌,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文化凝聚和引领功能,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展现南京担当。“全市加强160余处红色资源点保护利用,全域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3612个,坚持服务与引领相结合,每年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近10万场,受众超1500万人次。”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彭振刚介绍,南京组建了“梧桐论语”理论宣讲联盟,打造“一区一品”理论宣讲及行业特色宣讲品牌,年均开展理论普及超1万场。

南京市擦亮“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学之都”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文学客厅、107个公益性小剧场、654个乡镇放映点建成运营,新型阅读空间、梅花戏剧角等文化空间拓展提升,登记备案博物馆增至70座。每年举办南京读书节、世界文学之都主题书展,开展阅读活动1.5万余场,南京被评为“书店之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传播能级不断提升,入选“中国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十大先锋城市”。

南京此前出台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南京实施方案》。上半年,全市备案博物馆数量达70座,举办主题展览105个,组织社教活动超1600场次,接待参观人次超1500万。通过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科技、教育、商业、设计等跨界融合,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金陵·王府往事”实景演出等新型夜间品牌项目深度激发了博物馆夜间经济活力。下一步,南京将实施大遗址保护与彰显工程,推进老城南、熙南里、百子亭等风貌完整的历史城区及颐和路等一批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更新。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进街区活动,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进一步提升“金陵·王府往事”“心印·中华门”“甘宅雅韵”等行进式沉浸演出,创新推动艺术Mall(街区)建设。

南京正加快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南京市文旅局副局长黄琴介绍,下一步要推进南京长江文化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新馆等重大文博场馆筹建工作,指导孙中山纪念馆新馆竣工开放,推进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六合区博物馆建设。通过加强博物馆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着重打造长江路博物馆集群聚落、老城南博物馆集群聚落、钟山博物馆集群聚落。与此同时,推进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扩大“在博物馆长大”“研学南京 成长旅行”等品牌效应。 南京正积极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做好长江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和研究。以南京(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等项目为引领,努力将南京打造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核心示范区和长江流域的璀璨明珠。

下一步,南京市将全力打造展现自然山水风韵、古都文化神采、国际现代风貌的魅力古都,塑造城市整体风貌,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让文物活起来,结合文旅资源普查、长江大运河文物资源调查、革命文物申报和成果运用,全面盘清南京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展示和保护传承活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以高质量文旅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交汇点记者 徐 琳

编辑: 仇惠栋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南京   博物馆   金陵   南京市   聚落   交汇点   长江   下一步   上半年   文物   流量   入口   游客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