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半导体业务遭受重挫,韩国经济陷入颓势!该如何扭转局面?

三星:时至今日,还能坚持吗?

这是一篇关于三星的故事。几年前,三星曾击败高通和英特尔,成为全球半导体第一,韩国人因此欢呼雀跃。如今他们却对这家关乎韩国命运的企业感到担忧和焦虑。

现在,韩国民众纷纷呼吁政府拯救三星,扭转其乃至韩国经济的颓势。今年上半年,受半导体行业低迷的影响,三星电子的业绩崩盘,净利润暴跌95%,创下14年来的最低水平。曾经是三星的摇钱树的半导体业务,特别是存储芯片,如今成为了公司最大的负担。今年前三季度,三星半导体业务累计亏损1.269万亿韩元(约合688亿元人民币)。

巅峰时刻,三星一家独占全球45%以上的内存市场。凭借这一优势,三星在2017年终结了英特尔长达25年的霸主地位,成为全球半导体第一,并成为当年全球最赚钱的企业。短短数年后,这家曾让众多企业闻风丧胆的韩国巨头不仅业绩暴跌,还一度面临罢工和减产的威胁。

很多韩国人感到困惑,为什么这样一家企业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虽然在二十多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三星也曾经历过灾难,但这一次的风暴似乎更加猛烈。

在网上,有韩国网友感慨道:“我们将遭遇比25年前还要惨烈的危机,看着国家走向毁灭,我心如刀割。”还有人批评政府不作为,认为他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把事情弄成这样,即使他们每天混日子,甚至上班时间喝酒、打高尔夫,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吧!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三星半导体的库存已经超过了1800亿人民币。看着这滚雪球般越堆越多的库存,不禁让人想起那些曾经为了半导体事业牺牲的韩国先烈们,他们会有何感想呢?

让我们回到过去,看看韩国是如何在半导体领域取得突破的。1967年的某一天,韩国总统府青瓦台。时任总统朴正熙邀请了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半导体专家金钟基。饭后,朴正熙把一颗晶体管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朴正熙说,晶体管看起来很小,但一手提包晶体管的价值,比韩国出口一整仓的纺织品还要高。他表达了自己希望发展电子工业的愿望,并请求金钟基的帮助。金钟基最终被打动,投身到韩国的半导体事业中。

1975年,韩国政府正式公布了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六年计划。那一年,韩国历史上第一批自产的晶体管在龟尾电子工业园区下线。朴正熙意识到,要摆脱贫困,韩国必须发展高科技产业。他认为,只要把半导体搞好,三千万韩国人的温饱问题就不再是难题。

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财阀的支持,而当时的三星等韩国大财阀对半导体并不感兴趣。转机出现在70年代末,韩国商界开始流传一个传言:“一手提箱芯片,能抵十船矿物!”

三星率先做出反应。作为三星创始人李秉喆的小儿子,李健熙从美国归来后不断劝父亲进军半导体产业。即使遭到父亲的反对,他也决定自己创业:“就算只有我一个人,也要试试看那件事!”

在李健熙的影响下,李秉喆目睹了两次石油危机以及日美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开始改变态度,决定亲自下场。面对日本和美国的强权,父子二人都低估了这场战役的残酷性。

1984年,三星刚推出64K DRAM时,内存价格就暴跌,从每片4美元雪崩至30美分。而三星当时的成本为1.3美元。这意味着,三星每生产一片芯片就要亏损1美元。到1986年,累计亏损达到3亿美元,股权资本全部亏空。

直到1987年,李秉喆去世的那一天,他都没有看到三星半导体盈利。临终前,这位为三星奋斗一生的老人拉着儿子的手,殷殷嘱咐道:“半导体是为了我们的祖国,你一定要记住。”

韩国在内存技术上与日本相差甚远,但通过多年的努力,三星终于赶超了。1992年,三星抢在日本之前推出了全球第一个64M DRAM。此后,韩国人向日本发起了一场生死战。

1996年,全球DRAM经历了PC时代的短暂繁荣后突然暴跌,随后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行业不景气,东芝、富士通等日本厂商纷纷选择缩减产能或停产,但三星却一口气新建了4个晶圆厂。

李健熙疯狂喊道:“不惜生命、财产,也要孤注一掷!”面对韩国厂商的挤压,日本政府不得不整合国内DRAM业务,组建国家队尔必达,但这并没有挽回败局。

十年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韩国人如法炮制,在行业雪崩之际,押上全部身家扩产,故意扩大行业亏损!日本尔必达在多年艰苦挣扎后于2012年被美光收购。

尔必达破产那晚,位于首尔京畿道的三星总部灯火通明。从此,韩国人打败了日本,成为存储行业的新霸主。

半导体只是韩国奇迹的一部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钢铁、汽车、造船等重工业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被称为汉江奇迹。

这个奇迹源于韩国老一辈人的制造业强国梦。1961年,朴正熙通过政变登上韩国总统宝座。那时的韩国刚刚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人均GDP不及朝鲜的三分之一,数百万人陷入生死边缘。

为了摆脱贫困,这位后世称之为“独裁者”的政治强人通过铁腕手段制定了五年计划,带领韩国人大举进军制造业。一个传统农业国要实现工业化的难度可想而知,历史上那些成功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都经历了痛苦的历程,几代人为之奋斗并牺牲了眼前的利益。

韩国也不例外。最困难的时候,涌入大城市的失业农民挤满了贫民窟。许多韩国工人每周平均工作54个小时,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为了保护国内产业,政府切断了进口,老百姓只能购买低劣的国货。

朴正熙认为,宁可牺牲一代人,也要换取数代人的幸福。他在1964年访问德国时,面对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国劳工们郑重地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誓言:“即使我们自己看不到,也要为子孙后代打下繁荣的基础!”

这段历史是韩国燃烧激情的岁月。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汉江两岸兴起了许多工厂,韩国工人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展现了巨大的热情。

最能体现韩国人干劲的就是造船业。1971年的韩国既没有造船厂也没有相关人才,但在朴正熙的推动下,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争取到了两艘26万吨级油轮的订单。

韩国人没有造船经验,一边建造船厂,一边派大量人员去日本和挪威学习造船技术。两年后,船厂还没有完工,订单却已经交付!韩国制造业在这种疯狂的进击中完成了原始积累,并在钢铁、汽车、造船和半导体等领域蓬勃发展。

到2005年,韩国人均GDP突破1.4万美元,成为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亚洲第三个发达国家。

在东亚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韩国人的优势并不稳固。近20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韩国在许多领域逐渐失去了优势。首先是钢铁行业被中国超越,然后是面板、汽车等产业被中国企业迎头赶上。甚至一度让韩国人引以为傲的造船业也在近年来被中国超越。

与钢铁、汽车和造船等产业相比,韩国人更为看重的是半导体产业。毕竟,三星是韩国最大的财团,其营收占韩国GDP的四分之一。可以说,三星一家企业左右了韩国经济。

如今,当三星半导体陷入困境时,韩国人是何感受呢?对于像韩国这样规模的国家来说,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很多时候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上世纪80、90年代,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得益于美国为了打击日本对其的支持。当美国需要应对新的竞争对手时,韩国却成了被牺牲的对象。

韩国半导体陷入困境的原因不仅是受行业大环境的影响,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对中国出口的萎缩。事实上,在韩国加入美国主导的限制芯片联盟后不到4个月,三星半导体的库存就增加了40%。

有外媒直截了当地给出了三星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中国不再购买韩国芯片。

在韩国,许多人对政府追随美国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甚至有人痛心疾首地说:“我们韩国还有救吗?”

韩国人为了取得今天的成就,经历了几代人的牺牲和艰苦奋斗。很多时候,建立一个产业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摧毁它可能只需一瞬间。

那么,韩国还有希望吗?这是一个问题值得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三星   韩国   半导体   颓势   晶体管   日本   美国   韩国人   芯片   局面   业务   全球   经济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