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盐场乘风蝶变:打造盐文化博物馆 转型产业用盐

广东,是海盐的重要产地。在广东的湛江、茂名、阳江、汕尾、汕头、惠州等沿海城市,有几十处盐场存在。其中,湛江徐闻盐场是广东主要的海盐产地,其原料取自国家级珊瑚礁保护区的优质海水,是全国罕有的用一类海水晒制海盐的海盐生产基地。位于汕头市濠江区的青洲盐场,曾是广东省重要出口盐生产基地,有着近70年的历史。随着时代变迁,广东的制盐产业经历了哪些变化,又进行了哪些蝶变升级?记者连日来兵分几路前往海盐产地一探究竟。

青洲盐场工人在盐田里“撒盐种”,以加速结晶。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摄

青洲盐场

昔日出口盐基地

化身风电产业园

清晨,汕头市濠江区青洲盐场的工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穿上水鞋,戴好遮阳帽,扛着盐耙来到盐田上,将结晶池里的盐花耙到盐坨处堆积,等待自然风干。在青洲盐场,这样繁忙的劳作场景已经重复了六十余年。作为广东省曾经的重要出口盐生产基地,青洲盐场于1958年围海建成,鼎盛时生产面积比两个北京故宫还大。如今,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这座老盐场正奋力探索新出路——除了打造生态旅游点和盐业博物馆外,盐场的部分用地还被规划成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助力广东海上风电产业发展。

走过一甲子的青洲盐场,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坚持古法制盐六十余载

赶在台风天来临前,记者前往汕头市濠江区实地探访青洲盐场。步入盐场,标志性的高耸烟囱便映入眼帘。烟囱上,“青洲盐场化工厂”几个大字虽显斑驳,却仍清楚可见。“以后濠江区就只剩三根烟囱了,这是其中之一。”一旁的青洲盐场负责人洪远生告诉记者。

青洲盐场,坐落于汕头濠江区东南临海地区,1958年由青洲塭地改建而成。3400余亩的占地面积使它成为遗留下来的濠江区最大的盐场,也是粤东地区盐业生产中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它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汕头地区没有海盐出口的历史。

广东省重要出口盐生产基地、省食盐定点生产企业、所产食盐被海关列入出口香港免检商品……翻开青洲盐场六十余年的成绩单,一项项荣誉足够亮眼。不过在“青洲人”眼中,这里更值得被称道的是六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古法制盐。

如何古法制盐法?在洪远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青洲盐场盐池示范区。只见盐池使用纯天然的黑色黏土烧制的瓦片,贴在盐池底部,细致紧密,嶙峋交错。“这里的盐池都是用瓦片一片片贴出来的,是纯天然的黑色黏土。”洪远生告诉记者,之所以在盐池池底贴上瓦片,是为了隔绝池底的污泥,防止污泥渗漏污染海盐。“现在瓦池的制作工艺也快失传了,坏了也找不到人来修。”洪远生无奈感慨道。

如此讲究的制盐方法使得“青洲盐”在品质上一骑绝尘,在1990年的全省优质日晒盐质量检查评比中,“青洲盐”获全省第一名。如今,细密嶙峋的瓦片被盐耙日复一日反复摩搓,成了青洲盐场古法制盐历史的独特见证。

坚守:“盐二代”一干便是30多年

和古法制盐一样坚守着的,还有青洲盐场的“盐二代”“盐三代”们。今年51岁的陈育辉便是其中之一,1992年,20岁的他接班父亲成为一名“盐二代”,这一干,就是31年。

“每天都是在太阳最烈的时候晒盐,皮都晒掉好几层了。”陈育辉半开玩笑地说道。31年来,他从耙盐工人做到生产股股长,如今依然奋战在盐场一线。“这里最多时有近80个结晶池同时晒盐,现在只剩下一两个,虽然规模小了,但我们对盐场的感情始终不变,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在父辈祖辈的影响下,几位更年轻的“盐三代”也接过交接棒,他们从学校来到盐场,为盐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

“我从小到大就在这边成长,亲眼看见父辈及其他叔伯在这里干了大半辈子。”作为为数不多的“盐三代”,90后的郑秋裕对儿时父亲半夜收盐的场景记忆犹新,“有时候半夜下雨,父亲赶紧穿着雨衣跑到盐场收盐。”

在郑秋裕看来,青洲盐场是自己祖辈奋斗过的地方,父亲拖着盐耙在盐田里辗转忙碌的身影,是他童年时期难忘的回忆。于是大学毕业后,郑秋裕选择回到盐场,用自己学到的管理知识把盐场建设得更好。“生于斯长于斯”的羁绊于郑秋裕而言,已经化为他对青洲盐场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青洲盐场盐文化历史博物馆内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摄

打造“盐”学基地 走出产业发展新路

“2018年全国盐业市场放开之后,受外地低价食盐的市场冲击等原因,‘青洲盐’市场份额开始下降,年产量也由过去最高峰的1.5万吨降至现在的300余吨。”洪远生介绍道,在当地政府重点发展海上风电项目及其他政策项目引导下,青洲盐场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亦步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打造盐文化历史博物馆和“盐”学旅行基地,是青洲盐场正在探索的转型之路。记者来到建设中的盐文化历史博物馆,字迹斑驳的“地方国营汕头市达濠青洲盐场”牌匾十分醒目。此外,早已脱釉的盐钵、盐业工人佩戴的斗笠、盐场制服……这些老物件无声地讲述着青洲盐场制盐工艺和历史文化,也浓缩着盐场六十余年的岁月芳华。

“盐场本来没有什么年代特别久远的文物,但很多老职工一听说要建盐文化博物馆,纷纷将家里的老物件捐出来。”在洪远生看来,这不仅体现出老职工们对盐场深厚的感情,也是他们希望盐场越来越好这一朴素情怀的直接表达。

记者了解到,青洲盐场还按照“传统盐业+旅游”的思路,建设“中小学生研学实验教育基地”,将原盐场化工厂场地等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用作研学教育或科普历史的场所。2021年10月,青洲盐场被列为“汕头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盐”学旅行日益火热。

此外,青洲盐场还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逐步走出一条新的产业发展之路。结合近年来濠江区海上风电产业园区建设契机,青洲盐场让渡约3000亩场地,配合打造全国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形成集研发设计一体化、工艺流程一体化、生产制造一体化、检测认证一体化的海上风电装备协同生产基地,目前项目建设正在加紧推进中,预计本月底可完成一期项目地基处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曾静蓉、陈育辉)

徐闻盐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摄

徐闻盐场

昔日供应广东人“盐袋子”

如今主要生产产业用盐

天然优势显著 成为晒海盐黄金宝地

车行徐闻县角尾乡,在探访名列广东四大盐场之一的徐闻盐场的路上,车窗外的海滩上也不断闪过仙人掌的黄色小花,这种黄花仙人掌对土壤的盐分有着较高要求,盐度低于2%就基本种不活。生长在南方盐场附近的黄花仙人掌,常被称为“盐场花”。

位于雷州半岛西南角的角尾乡,是个狭长而凸出的小半岛,南北长不到8公里,东西最宽不到5公里,南北沿北部湾东岸及东西沿琼州海峡的两股海潮纵横交汇于此,形成了著名的景观“十字浪”。在“十字浪”的堆堰作用下,角尾半岛东西两侧均形成大片浅滩。在无人机镜头下的广东盐业集团徐闻盐场的盐田,便星罗棋布般分布在半岛的东西两侧,在晒盐田的卤水里,由于含有大量的卤化物,随着无人机高度的变化,在卤素的光衍射作用下,盐田的颜色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优质盐田须具备海水盐分高、浅滩广阔、日晒充足三大要素,在角尾半岛均突出存在,由于雷州半岛的角尾-西连岸线历来苦旱,又无淡水河流出海,水体蒸发量大,海水的含盐度名列湛江各岸线前茅,徐闻年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成为晒海盐的黄金宝地。

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一广东大盐场年产食盐5万多吨,号称“能满足6千万广东人的年食盐摄入量”。走进徐闻盐场,色彩斑斓的盐田,像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盐田绚烂如霞,盐田旁堆积如山的盐洁白似雪,在晒盐工的木耙下收拢着。

多在凌晨收盐 晒盐工序简繁不一

据晒盐工介绍,他们极少在白天收盐,收盐往往从凌晨2点开始,而这是因为白天暴晒温度过高,这时收盐会影响海盐的质量,而凌晨的温度会降下来,这样析出的盐比较多,收盐的效益最高。

在盐场的非遗海盐制作工艺展厅,讲解员介绍了在该盐场仍保留的非遗制盐工艺。徐闻制盐历史肇启于距今超过千年的唐朝,宋代苏东坡笔记中记载的较角盐场,距角尾盐场不远。明朝之前,当地普遍采用的是煮盐工艺,即在海滩上挖卤坑,坑上覆盖芦席,芦席夹层放置烧制的贝壳灰作过滤层,过滤出卤水,待卤水自然蒸发加大浓度后,再用大瓦罐盛卤水煮烧得出熟盐,这种方法每七日可生产一造盐。明朝之后引入了晒盐法,用石块在海滩上筑一尺来高的盐池,主要利用日光暴晒,多次析离出盐结晶体,这一方法生产周期稍长,但由于浅滩广阔,可筑的盐池面积非常大,其产能反而远超煮盐法。

现代标准盐池由混凝土修筑而成,而为满足临时增量供应而设的临时盐池则更简单,在浅滩上堆长宽各数十厘米的小沙坝,挖一缺口,涨潮时放海水入池并堵上缺口。各池整齐如棋盘,彼此之间可以通过挖掘口互相连通。传统晒盐工序简繁不一,但原理很简单,一是利用日晒把海水变为高浓度的卤水,二是利用卤水中不同卤化物在不同温度下析离和结晶的物理特性,在不同的池中析离出不同的卤盐,所剩的卤水中的氯化钠(即食盐成分)纯度越来越高,最后结晶的产品便是高纯度的食盐。过去,顶级食盐的析离次数在12~20次之间。

制盐工艺大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筑池纳潮,把海水蓄在盐池里;第二阶段为优制卤水,通过不同盐池之间的卤水调和、沥制、过滤得到高浓度卤水;第三阶段为析离结晶,通过多次结晶得到高纯度的食盐。

从生产食盐到生产产业用盐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随着国内盐业体制的改革,盐业生产任务越来越集中在超大型盐场上。为降低制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徐闻盐场即便属广东四大盐场之列,其承担食盐生产的任务也越来越少。如今,该盐场主要承担产业用盐和高品质特种盐的生产。

广东省盐业集团徐闻盐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戚焕立告诉记者,历史上广东海盐生产曾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但盐业发展至今,海盐占国内市场的供应份额已降低到10%,供应主力是内地的井盐,占87%。占3%的湖盐主要分布在西部盐水湖,其品质高、储量极大,是优质可靠的战略储备。

广东盐业集团通过不断改革,直属单位缩减了三分之二。按徐闻盐场目前超过5600吨的生态海盐原盐及成品库存结合往年销售情况,预计足以保障全省消费者对高端生态海盐一年以上的需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关献锋)

编辑:刘嘉文

来源:大洋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盐场   徐闻   广东   汕头市   盐池   卤水   盐田   盐业   食盐   海盐   博物馆   产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