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终身禁入熊猫基地参观 这是为不文明买单

9月9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熊猫谷”微信公号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李某某(男,46岁),9月9日上午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熊猫谷)参观时,向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内抛投竹笋,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制止和批评教育。鉴于李某某的行为违反入园参观规定并可能对大熊猫造成严重危害,禁止其终身再次进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含熊猫谷)参观。

被禁止终身再次进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并非只有李某某,在他之前,也有数人因为做出不文明行为、对大熊猫可能造成危害被禁止终身再次进入熊猫基地。无论是为了保护国宝大熊猫,还是治理不文明行为,有关部门针对此次事件,作出禁止责任人终身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参观的决定,依法依理,有理有据,顺应民意,很及时也很必要。可是,在强烈警示面前,还不断有人“犯规”,重蹈覆辙,终身被禁止进入游览,一些人文明旅游素质实在让人担忧。

不文明旅游现象屡屡出现,不仅是文旅管理部门和景区经营者要深刻反思,其中反映出的部分游客旅游文明素质不高问题也有待加强、提升。要减少不文明行为,显然得双管齐下,各方合力,各司其职,针对问题缺陷有的放矢,共同构建一个文明旅游环境。如针对游客文明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规矩意识淡薄,就要围绕文明打卡、遵章守纪,在宣传、教育、规范约束上多些行之有效、实实在在的工作。文旅部门通过互联网平台、景区介绍、景点解说等具体工作,进行线上线下等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一边让大家认识、了解到熊猫等珍稀物种,丹霞、古建筑、古树、山水等名胜古迹、生态风光、人文地理的难以复制、不可再生的宝贵价值,另一方面让人认识到,出门在外,个人形象也很重要,在旅途的一举一动,也代表整个人或者整个家庭、圈子的形象,不文明行为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监督员的信息时代,随时都会上热搜,搞不好会“形象扫地”。而在美景或与动物、与当地社会交融、交流中留下自己的文明足迹,既是形象需要,更是文明展示,每个人都应该有文明旅游才是最有意义、最有“诗情画意”旅游体验的思想共识。特别是对熊猫、故宫、丹霞等重要的旅游资源,更要有特别的、专门的保护宣传和管理,让人们对这些宝贵资源有个深入的了解,知道其宝贵的价值,明白就算是轻微损害也会带来严重后果,对每一个可能造成伤害的不文明行为都要绝对禁止,主动约束自身行为,文明观赏、文明游玩。而不是放任自我,不顾一切,践行文明公约,导致伤害,造成损失,害人害己。

除了提高游客文明素质,文旅部门更要从管理、从服务上对症下药,对经营思路错误、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力等短板漏洞,有专门研究和破解办法。摒弃只注重景区开发或经营,盘算着怎样利用资源效应收获流量、实现利润最大化,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相对比较滞后的作风、思路,强化历史文物保护意识、职责责任意识,正视缺乏相应的保护手段,日常巡查疏于简单化、流程化等具体问题,认识到景区的一些关键地方、重要部位完全脱离监管范围,以致个别好奇者、文明意识缺乏者、法律意识不高者轻而易举就能实施景点刻字、毁坏文物、乱扔乱丢,违规投食等不文明违规行为。尤其是受处罚权限限制,以及对规则把握不够精准、灵活,处罚形式固化死板等,对违规者的处罚仅仅是小额罚款、教育了事,压根就不能刹住肆意违规的不良风气,以致这边处理完毕,那边又有新的不文明行为发生,疲于应付,效果不佳。如今,依法依规对违规不文明实行禁入处罚,是一个管理创新,震慑效果明显,很有不断完善、总结提炼、推广意义。

旅游生活展示的不仅有风景,还有个人文明,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不任性而为,这是对景点尊重,也是对自身文明素质考验,文明旅游应成每个游客的标配,开心游玩不忘文明自觉,而任何不文明行为最终都会付出沉重代价。(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黄跃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熊猫   都江堰   景点   成都   景区   大熊猫   买单   素质   游客   形象   基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