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马拉松:别“跑离”专业、安全的赛道 - 人民锐见

今年以来,各地马拉松赛事相继恢复。然而赛事一多,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

日前,中国田径协会通报了两场马拉松竞赛组织问题的处理情况。一地比赛中,赛事工作车闯入跑道,阻挡运动员跑进线路,干扰比赛正常进行。另一场比赛中,物资发放区布置不合理、流线不顺畅、疏散工作组织不力,导致大量人员滞留引发哄抢。两项赛事组委会及相关公司都被勒令整改,受到相应惩戒。

看似迈开步子就能比的马拉松比赛,实际上是一项复杂、专业的系统工程。一场马拉松常常有上万人参加,如何能在最小程度干扰城市运转的前提下,为参赛者提供安全、有序、舒适的比赛空间,考验主办方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是一张涉及交通、应急、通信、文旅等多方面能力的城市治理综合考卷。一场城市马拉松下来,从赛前赛后的媒体宣发,到比赛中的场地设置、流程安排;从医疗急救保障,到与赛事配套的交通、酒店、餐饮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更不能掉链子。实际上,如果没有专业的能力、丰富的经验,很难把城市马拉松这样的大型赛事办好办出彩。

图为马鞍山半程马拉松比赛鸣枪开跑。(图源网络)

提升赛事组织水平,需要更多“跑者视角”。有跑者反馈,上万人同时分布在四十余公里的路线上,如厕难、排长队等,影响成绩更破坏体验。有的赛后缺乏交通保障,地铁站离终点远,精疲力竭的跑者“累觉不爱”。还有的马拉松远在郊区,结束后甚至很难找到返回的交通工具。再有的比赛,终点处的拉线员误用横幅拦住运动员,影响冲刺。甚至发生过运动员撞线后,被工作人员突然截停,拉去拍照。凡此种种,轻则给跑者造成不好体验,重则引发安全事故。工作再细致一点、专业一点、周全一点,多从跑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城市马拉松才能既吸引关注也赢得口碑。

如今,城市马拉松已成为各地丰富群众体育、发展文旅、传播城市形象的热门选择和有力抓手。但越是“热”,就越需要一些“冷”思考。城市马拉松对体育、文旅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确有拉动作用,但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也不可能“一抓就灵”。一座城市有无空间和能力办马、适合办多大规模的比赛、诸多流程细节如何周密实施,都需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无论何时,组织者都应保持底线思维,在安全、有序的赛道内力求特色、精彩,才能让马拉松跑出城市发展的加速度,迈上行稳致远的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马拉松   城市   赛道   终点   赛后   运动员   赛事   能力   组织   交通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