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想定都老家凤阳,连宫殿都快建好了,为何最终放弃?

农民出身的朱明璋,对故土有着浓厚的眷恋。

他建立明朝之后,暂时定都于南京,随后便提出,他要把明朝的首都设在老家凤阳。

此话一出,群臣震惊。

以刘伯温为首的大臣们,纷纷劝谏朱元璋:凤阳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且无险可守,实在不适合作为帝国的首都。

朱元璋“舌战群儒”,列举了凤阳适合作为首都的许多原因。

可是大臣们都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圣心思念帝乡,欲久居凤阳。

朱元璋说干就干,于洪武二年正式下诏,在凤阳营建中都,建造天子居住的宫殿。

6年后,宫殿基本建成。朱元璋喜滋滋的回到故乡,亲自验收。

这个时候,朱元璋又做了一个震惊群臣的决定:放弃以凤阳作为明朝的首都。

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朱元璋如何营建凤阳宫殿开始说起了。

01、朱元璋是怎么营建凤阳宫殿的?

朱元璋对凤阳宫殿的规划,极尽奢华。他要把凤阳打造成明朝皇帝日久天长的居所。

为此他不惜民力和财力,动用了数十万的民工与工匠,夜以继日地营建这座宫殿。

考古学家发现,这座宫殿的用料和构建的质量,远超元大都。

后来朱棣营建紫建城,就参考了凤阳宫殿的布局,但是面积却远不如凤阳宫殿。北京的故宫面积是72万平方米,凤阳宫殿却有84万平方米。

可以说,故宫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凤阳皇城。

为了解决凤阳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问题,朱元璋还兴修水利、开辟驿道,多次强行命令其他地方的民众移居凤阳。

当时的天下尚未统一,朱元璋还在北伐,却依然执着地进行着如此浩大的工程。工期紧张,工匠们日夜工作,苦不堪言。

这也为朱元璋最终放弃凤阳,埋下了伏笔。

02、朱元璋为何放弃定都凤阳?

洪武八年,宫殿差不多建成了。朱元璋亲临凤阳,祭拜天地,迁都可以说来到了最后时刻。

然而,朱元璋从凤阳回到南京之后就下令,“罢中都役作”,并停止了迁都的一切准备工作,不再考虑凤阳。

从那以后,朱元璋余生的23年里,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凤阳。

对此,太祖实录给出的解释是:诏罢中都役作初,上欲如周汉之制营建两京,至是以劳费罢之。

意思是,朱元璋觉得营建凤阳宫殿,过于劳民伤财,于是不再继续。

可是,凤阳宫殿已经建了整整6年,投入了数十万的民工与工匠,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这时候才说劳民伤财,显然没有什么说服力。

这显然不是朱元璋放弃凤阳的真正原因。

那么朱元璋是为何放弃凤阳呢?

在《明史·薛祥传》里,我们可以找到直接原因。

根据《明史·薛祥传》记载,朱元璋来到凤阳之后,坐在宫殿里,却隐隐约约听到有人拿着兵器打斗的声音。

朱元璋一问,才知道,建造宫殿的民工和工匠平时工作实在是太辛苦,工钱又没能给到位。

他们怨恨之余在宫殿里埋下了“镇物”,也就是一些咒符、泥人、木人之类的东西,用来诅咒宫殿的居住者。

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厌胜之术。

朱元璋大怒之下,想把修建宫殿的工匠全部杀死。

工部尚书薛祥冒死进谏,对朱元璋说,杀人太多,恐怕不利于子孙,这才把铁匠、石匠以及一些不在工地上的工匠筛选出来,救了一千多人。

大开杀戒之后的朱元璋,心里依然不平静。这些厌胜之物埋在宫殿的各个角落,实在难以清理,给朱元璋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最终,朱元璋放弃了以凤阳为都城。

“厌胜事件”,是朱元璋放弃凤阳的直接原因。

但是我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了8年皇帝的朱元璋,眼界越来越开阔,思维方式也越来越以天下为己任。他终于意识到,凤阳虽是他最爱的故乡,却实在不适合做帝国的首都。

厌胜事件,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他虽然暂时定都于南京,但依然觉得南京“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

意思是,南京离中原实在是太远了,定都在南京,难以控制大明在北方广阔的领土。

而南京的另一个致命之处,是无险可守。

因此,朱元璋对南京格外不满意。

可是,南京存在的这些问题,凤阳也都存在。凤阳离南京相当近,同样是距离中原天遥地远。

凤阳也同样是无险可守。

而凤阳还没有南京那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富庶繁华的优越条件。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适合作为帝国的都城。

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团队里,淮西勋贵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朱元璋也来自淮西,他们相当于是朱元璋的老乡。

他们的代表人物,包括常遇春、徐达、李善长、邓愈、李文忠等功劳赫赫的名将与谋士。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大封功臣。他首封的六公二十八侯二伯,其中六国公都是淮西人。二十八侯里,也大半是淮西人。

他们的势力在朝堂里盘根错节。

而随着天下逐渐稳定下来,淮西勋贵们也自恃功劳,横行霸道,越来越多不法之事被上奏到朱元璋面前。

他们也是最希望朱元璋迁都到凤阳的人。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等于回到了自己的地盘,可以在熟悉的环境里,利用自己的宗族势力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获取更多的利益。

而这,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

已经开始着手打压淮西新贵的朱元璋,自然也不会愿意看到,自己在迁都凤阳之后,他们的势力进一步膨胀。

03、凤阳有何特殊待遇?

朱元璋虽然放弃了以凤阳为都城,并且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但他对故乡的眷恋,并没有丝毫改变。

凤阳虽然不再可能成为大明朝的首都,却依然是明朝的“中都”。

他对凤阳的建设,也没有停止。

朱元璋登基之前,时隔多年回到故乡,是这么对臣下说他在故乡的见闻的:田野荒芜,由兵兴以来,人民死亡,或流徙他郡,不得以归乡里。

凤阳经过多年的战乱和灾荒,当地人死的死,逃的逃。朱元璋回家之时,发现老家竟只剩下20多户人家。

他把这20多户老乡全都立为陵户,让他们时代守护朱元璋为父母所建的皇陵,也意味着,他们的子孙后代,世代享受明朝的供给。

他还给每户人家分了20~30顷地。

在明朝,一顷地是100亩。这些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富户地主。

接着,朱元璋开始着手改变故乡的风貌。

既然凤阳本地人已所剩无几,朱元璋就强行命令其他地方的民众移居到凤阳来。

根据明实录记载,明朝开国之初,除了朱元璋老家的20多户人外,整个凤阳县的居民只有3324户,共16620人。

整个凤阳府的人口,不到13万人。

这么一点人,显然撑不起一个中都的建设和繁华。

为了增加凤阳的人口,朱元璋先后6次组织其他地方的民众移居凤阳。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洪武七年,“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

而在前一年,朱元璋才从山西迁来了8238户,共计39349人

朱元璋到底往凤阳迁移了多少人,史学家的说法不一,普遍认为其总数字在20~30万之间。

此外,根据《明史兵志》记载,洪武年间驻扎在凤阳府的军队,共64960人,再加上他们的家属,有十八万八千人之多。

就这样,朱元璋通过强硬的手段,将荒凉的凤阳强行变成了规模较大的府县。

人迁移来了,也就意味着凤阳的劳动力充足了。

朱元璋在营建宫殿之余,也下令开始在凤阳府兴修水利和驿道。

根据《凤阳县志》记载,朱元璋对凤阳的水利建设格外重视,特地派了康铎、俞春源两个侯爵来负责这项工作。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为此,朱元璋开辟了从凤阳到南京的驿道,沿途设20个驿站,让凤阳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鼓励明朝的开国勋贵们回凤阳养老。

光是洪武18年,朱元璋就给公侯每人钞一万锭、银五百两,“俾还乡建第宅”,让他们回乡建设住宅。

这么大批量的公侯涌入凤阳,纷纷建起了豪宅甲第。这对凤阳基础建设的拉动程度,可想而知。

一时之间,凤阳变得“于数百里间,王侯之家,甲第相望,冠盖如云”,繁华无比。

朱元璋刚当上吴王的时候,就让13岁的世子朱标回到凤阳扫墓,并让他沿途观察百姓是如何生活的,好让他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

洪武八年,朱元璋又让皇太子朱标带着秦王、晋王等几个弟弟到凤阳演武。

洪武九年,在秦王、晋王、燕王就藩之前,朱元璋又让太子朱标带着他们到凤阳“祖宗肇基之地,俾知王业所由兴”,随后又让他们在凤阳练兵。

从那之后,朱元璋的儿子们在去封地就藩之前,基本上都要先在凤阳驻扎一段时间,演武阅兵,少则两三年,多则六七年。

众多皇子的到来,让凤阳的生活条件及繁华程度更上一个台阶。

在朱元璋的努力之下,凤阳很快就从一个荒凉贫苦的地方变成了富庶之地。

明朝共设159府,以纳粮的多少来划分这些府的等级,每年纳粮20万石以上为上府,纳粮10万~20万石为中府,纳粮10万石以下为下府。

凤阳府在朱元璋减免了很多赋税徭役的情况下,依然成为了上府。凤阳的繁华富庶,可见一斑。

史书记载明朝前期的凤阳:居民稠密,商贾辏集。

然而,凤阳的风光只是一时的。

到了明朝中期,凤阳就因为人口过多,周边的田地森林被开垦过度,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

渐渐地,凤阳变得“十年九荒,非旱则雨”“十余年来无岁不灾,无灾不重”。

人们再次纷纷逃离凤阳。

可见,凤阳确实不适合做明朝的都城,朱元璋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凤阳连一个普通上府的人都供养不起,更别提要供养一个帝国的首都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凤阳   宫殿   都城   想定   明朝   帝国   工匠   南京   老家   故乡   首都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