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短命”的省,从设立到撤销仅有三年

前几年,北京理工大学的胡星斗教授曾发文建议把河南省改名为中原省,如此就可以“名副其实,突出其地理、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有利于“促进河南的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恢复河南在中国的应有的地位,凝聚海内外华人的向心力。”

这个建议当然没有通过。不过,虽然中国没有“中原省”,但却曾经有过一个“平原省”,两者仅有一字之差,今天知道平原省的人不多,因为该省在建国仅仅三年之后就被撤销了,是新中国历史上毫无疑问的“最短命省份”。

平原省有两个,这和当时特殊的时局有密切的关系,在一些河南河北的老人心中,“平原省”这个名字充满了背叛与痛苦。

1937年,日军侵华,抗日战争随之打响。日军累战连捷,声势惊人,中国军队纵然奋起反击,但受制于武器装备等各方面的落后,即使血战到底,仍然节节败退。

1938年,日军攻下徐州,随即整兵西进,兵锋直指郑州。郑州是天下之中,是中国重要的南北交通枢纽,一旦郑州沦亡,则日军可借铁路之便迅速南下,但当时国民政府在南方的军事布局尚未完成,如果日军速攻郑州,则武汉危急。

1938年6月,在考虑了数月之后,蒋介石终于决心开掘黄河大堤,宁使郑州付之一炬,也要坚决阻敌西进。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河南、皖北、苏北四十余县居庐尽没,千万百姓流离失所,当地水患自此连年发作,累年灾荒,史称“花园口决提”。为了抗击侵略,中国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深重。在客观层面上,这一决定的确大大阻碍了日军进攻的步伐。

攻下河南之后,河南地区游击力量的活跃和花园口决堤的往事令日军心中难安。为了应对游击队的骚扰,也为了阻止往事重演,汪伪政府决定在新乡、菏泽、安阳、聊城等地设立平原省,共辖56县,面积五万平方公里。

伪平原省的设立确实为河南地区的游击队伍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日军败亡的大势却并非一城一地之力可以阻拦,1945年日军投降,汪伪政府自然垮台,平原省的建制随之烟消云散。

解放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央多次对行政区划进行变动,察哈尔、绥远、热河等省区就是在这一时期撤销的。

建国前夕,1949年8月20日,中央以冀鲁豫、太行、冀南三个革命行政区为基础,正式重新设立了平原省。位于河南之北,河北之南,山西之东,山东之西。

其实,在设省初期民众中是有撤销“平原省”的舆论意见的,原因在于平原省原本是汪伪政权设立,当地民众多对其观感不佳,而且平原省不符合“山川形便、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对于发展经济并没有优势。

考虑到平原省已有十年之久的历史,贸然撤销必然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而且当时的平原省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局面——不仅盘踞有大量土匪和敌特人员,还有令当地百姓叫苦不迭的黄河水患,在这种情况下,单独设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治理还是有必要的。

况且,平原省是连接华北和华中解放区的纽带,是解放军南下时最近的大后方,当时解放战争战事不明,如果平原省这个距战场最近的后方能够稳定起来,对前线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于是,新的平原省就这样被设立起来。

平原省非常窄小,大体是今天的河南新乡、安阳、濮阳、焦作、济源和山东聊城、菏泽、济宁几地组成,省会设于新乡。新乡知名度不高,但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其实相当不错,因为京汉铁路和道清铁路在新乡附近交会,为新乡提供了不少助力。将省会设立在新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虽然黄河贯穿平原省全境,年年洪灾泛滥,但新乡相对受水灾影响较小,有利于推进治黄工作。

治理黄河,是平原省政府肩上扛着的最大任务。为了治理黄河,平原省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加固黄河大堤,二是修建大型引黄灌溉工程。

引黄灌溉工程在今天颇为常见,从宁夏沙坡头到河南郑州再到山东泰安,都有相关工程在运行,为当地源源不断的创造经济效益,而这一重要举措的开创者就是平原省政府。尤其是宁夏沙坡头,早年曾是重点宣传对象,名气十分响亮。

平原省政府修建的工程取名为“人民胜利渠”,于1952年竣工,至今已有70年之久,七十年本色不改,该渠目前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不过在今天该渠的纪念意义可能已经大过了实际共用,如今是当地当地颇有名气的旅游景点,景区内还开发了不少游玩项目,每年都有很多周边游客慕名而来。

这一工程在当时的意义十分重大——成功让黄河水补给卫河,不仅让新乡的内河航运业兴盛起来,而且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相当的利好,工程修建在人才、方案等方面积累下来的经验也为山东、宁夏等各个黄河流经省治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952年,流窜于平原、河北、河南等地的土匪流寇大致被清缴完毕。常年失修导致年年水患频发的水利设施也被一一修复,甚至还新建了“人民胜利渠”这样功在千秋的重点工程。

平原省上下可以骄傲的宣称,平原省设立时国家交付的战略任务已经被圆满完成。

于是,1952年11月,平原省正式撤销,存续时间仅有三年,辖区平分给河南、山东两省。具体处理为原为山东省旧辖的各县全部划归山东省,原河南省旧辖的全部划归河南省,原河北省旧辖的南乐、清丰、濮阳、东明、长垣等5县,为治黄之便,划归河南。另外,当时属于河北省,但原为河南旧辖的武安、涉县、临漳三县仍属河北省,以利治漳。

还有一个冷知识,虽然名字叫平原,但平原省境内其实是有部分太行山区的。平原省虽然仅仅设立了三年,但却留下了众多痕迹。在新乡这个平原省的昔日省会,还能看到当年平原省时期的平原大饭店和平原博物馆。今天新乡最繁华的大街仍然是“平原路”。而且,由于新乡曾经担任过一段时间省会,所以当地的高校建设属于全省前列。

有意思的是,今天偶尔竟然还能听到恢复平原省的议论,原因大概是所谓的“中原城市群”的形成和“中原经济区”的规划。不过无论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口数量上考量,平原省都不具备单独设省的条件,由河南、山东分开治理确实是上策。

作者:未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新乡   水患   中原   黄河   短命   郑州   河南   山东   日军   省会   中国   平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