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咬文嚼字,撑竿跳高还是撑杆跳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卢一

这几日,杭州亚运会田径赛事如火如荼,但记者在采访比赛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

在杭州亚运会官网和手册上,田径比赛项目之一为“撑竿跳高”,但在众多媒体报道中,该项目却写成了“撑杆跳高”,甚至有些报道中时而“撑竿”时而“撑杆”,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竿”与“杆”,一字之差,孰对孰错?

为此记者特意咨询了杭州亚组委相关人士,对方用邮件明确回复道:撑竿跳高。

那为何会有“撑杆跳高”的说法?记者专门翻阅了第12版《新华字典》,在“撑”字条目下,只见“撑竿跳高”的词条。但在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撑”字条目下两者皆有,还特别解释了“撑竿跳高”:田径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握住一根竿子,经过快速的助跑后,借助竿子反弹的力量,使身体腾起,跃过横杆。也作撑杆跳高。

第12版《新华字典》中“撑”字条目下的词条

由此可见,“撑竿跳高”是作为田径项目更为准确的名词,但也可与“撑杆跳高”通用。

记者在查询中国田径协会官网之后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在所有田径正式赛事名称中,该项目均为“撑竿跳高”。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中国女子撑竿跳高名将、刚刚获得本届亚运会金牌的李玲曾于2022年12月在个人微博发布科普小视频《原来是你的“竿”》,她结合该项目的发展历程,明确该项目的正确表述应为“撑竿跳高”。

中国女子撑竿跳高名将李玲在杭州亚运会比赛中。记者 杨晓轩 摄

撑竿跳高不同于跳高,它需要运动员借助撑竿支撑、悬垂、摆体、举腿、引体过杆等竿上运动,使身体越过一定高度的田径项目。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撑竿跳高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撑竿跳高之所以为“竿”,这根竿的四个发展阶段也代表了这个项目名称的含义。撑竿最初为木质杆,但木质杆较重且弹性差,当时运动员的成绩普遍不高。

第二个阶段是竹竿阶段。1905年欧洲人从中国和日本引进竹子,并于1909年用于撑竿跳高中,至此,该项目正式定名为“撑竿跳高”。同一时期,撑竿跳高运动传入我国,并在早期的全国运动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一项目名称也沿用至今。

第三个阶段是金属竿阶段。由于竹竿易断裂,对人体易造成伤害且使用寿命短,金属竿逐渐代替了竹竿。金属竿质地结实,运动员更敢于提高握竿点,1960年美国运动员布雷格以4米8的成绩创造了金属竿的最高纪录。

到上世纪60年代初,玻璃纤维竿又在美国问世。1961年美国运动员戴维斯以4米83创造了玻璃纤维竿第一个纪录。1962年国际田联正式批准使用玻璃纤维竿,运动员成绩不断提高。

此后又演进到碳纤维竿,它具有重量轻、弯度大、反弹力快的优点。也正是碳纤维撑竿的出现之后,世界男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突破了6米,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突破了5米大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撑竿跳高   撑杆跳高   亚运会   目下   咬文嚼字   比赛项目   竹竿   田径   运动员   记者   正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