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变了还是不装了?挨骂后他哭着道歉,你会接受吗?

从3043.5万到2921.7万,李佳琦微博持续掉粉一百多万。

这是“李佳琦怼网友”事件后,最直观的一组数据变化。

9月9号,李佳琦在直播间介绍一款花西子眉笔,弹幕中有个消费者说“怎么感觉卖的越来越贵。”

结果李佳琦情绪破防,直接回怼:“哪里贵了,你觉得贵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努力工作涨工资。”

没想到上班赚钱被老板骂,下班花钱还要被李佳琦骂。

可能是意识到自己言行有误,9月11号凌晨,李佳琦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致歉信”。


(滑动阅读)

结果因为信中的表述没诚意,网友的情绪彻底反弹。

微博热搜榜单上,挂着十几条高居不下的话题词。

被点燃的万千网友迅速贡献了一批网络新梗,

比如新词汇:“哪李贵了”

比如打工人专属货币:“花西币”

1花西币=79元。

网友们纷纷玩梗自嘲,称以后不囤黄金就囤花西子。

日入百万,资产过亿的李佳琦不能理解“79元太贵”的抱怨。

普通人之所以能产生共情,是因为他们对于79元有非常具象的理解。

79元意味着两三天的伙食费、够用一个月的猫砂、半天的劳动工作量……

有网友缅怀李佳琦曾经的模样,质问李佳琦到底是变了还是不装了。

也有网友扒出李佳琦之前的一些不当言论,说他本质就是这么个人。

例如跟杨幂直播时开黄腔,卖某款口红时也暗戳戳“开车”。

还有网友罗列了李佳琦等主播的收入状况,显示他在21年就能赚到日薪500多万。

李佳琦通过财富积累,早就从“南昌柜哥”的草根蜕变成了日入百万的资本家。

对李佳琦的讨伐,也迅速延伸向了这次事件中的另一位主角——花西子品牌。

引起争议的这款花西子眉笔,售价79元,标重0.08g。

按这个标准计算,花西子眉笔每克折合人民币980多,都够买两克黄金了。

有网友罗列了其他品牌的眉笔售价,对比之下,植秀村、橘朵等品牌的眉笔售价简直感人。

在这股比价热潮中,有网友发现:

打着“大牌平替”口号的国货,溢价之高可能早就远超某些大牌了。

花西子的某些产品标价虽比外国美妆大牌便宜,但因为给到的份量少,核算下来反而更贵。

花西子的散粉,按同样标准计算下来,居然卖的比香奈儿还贵。

花西子申请了177个专利,但超过一半都是产品外包装设计。

消费者吐槽最多的也是它包装虽好但品控一般,成本都用在包装和营销上了。

事情不断发酵,9月11日晚,李佳琦在直播中哭着道歉。

他说“李佳琦身上的羽毛,都是所有女生一片一片赋予我的。

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应该忘记,我来自哪里,也不应该迷失自己。”


,时长00:19

虽然直播间很多粉丝喊话他别哭、加油,但也有近5成的网友依旧表示不接受。

其实公众人物口不择言惹出祸端也不是头一回,为什么李佳琦这次却公关失灵呢?

消费降级、内卷不断的时代背景下,打工人积压的怨气,邪剑仙想压都费劲。

这个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必不可能仅仅以李佳琦掉粉100多万收尾。

头部主播跟品牌绑定过深,品牌方也会受这种羁绊反噬。

花西子恐怕是成也李佳琦、败也李佳琦。

网友前脚嘲讽花西子,后脚就喊话花洛莉亚品牌,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这些年,互联网经常兴起“泼天富贵轮到谁”的热潮,从白象方便面、到蜂花护发素、到汇源果汁……

国货品牌的口碑复兴和崛起,凭的是大众的“家国一体意识”。

大家都希望周杰伦口中那句“华流才是最屌的”不是空喊口号,秉着“支持国产”的心能扶一把是一把,盼着国货站起来。

李佳琦吃着消费者支持国货的饭,这次又砸了国货的碗,他后续的商业合作受损,花西子品牌形象也跟着遭殃。

具备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赚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就应该肩负起远超常人的责任意识,谨言慎行。

毕竟每一条路都是被前人走出来的,要么把路走宽了、要么把路走窄了。

话说回来,为什么李佳琦事件会点燃了普罗大众的情绪点?

很多人最初喜欢李佳琦直播的原因就是他接地气,能够共情消费者,实话实说的人设让消费者觉得信得过。

那时候他会劝女孩们消费量力而行,没必要买贵的,可以省点钱买平替产品。

可是曾经的“猪猪女孩”现在都被李佳琦统称为“不努力的打工人”。

面对“花西子好贵”的质疑,李佳琦大可以从原料、耗材解释定价,也可以改为推荐其他低价产品。

或者一如他之前的口吻:“外国美妆卖那么贵,我们国货凭什么不行!”

至少这几种回复,还算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也以专业的态度维护了品牌的形象。

但用“你觉得贵是你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自己撞在了大众的情绪枪口上。

在消费降级的时代背景下,普通消费者缩紧荷包过日子是人之常情,却因此遭到居高临下的指责。

这就会让很多消费者产生一种被背叛感:

众星捧月般将他推到了头部主播的位置、供奉上社会金字塔塔尖,等来的却是一场阶级跃迁后的背刺,屠龙者终成恶龙。

李佳琦在成功摘掉“最强打工人”标签的同时,也主动割裂了和消费者的情感链接。

而这种割裂,正是大众对他口诛笔伐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橘看来,李佳琦确实变了,但这种变化几乎是必然的。

一方面,李佳琦说自己的工作状态变了,这点其实完全可以理解。

曾经的李佳琦带着头部主播的光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品牌方迷信李佳琦,他当然可以轻松把价格打下来。

但随着很多品牌开始自播,以及业内其他主播不断发展壮大,李佳琦的议价权利自然会被削弱。

夹在期望抬高售价的客户和期望降低售价的消费者之间,李佳琦这个“全网最低价”的标签其实贴的越来越费力。

另一方面,净收入已经超过逾90%A股公司的李佳琦,早就累积了足够的财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身价过亿的李佳琦思维认知必然会变化。

所以他的立场发生从共情消费者到共情资本家的变化,并不稀奇。

大众苦资本家PUA久矣,对结构性不公的愤懑也积怨颇深。


网友们群情高涨,针对的不见得是个人,而是由李佳琦折射出的一种普遍现状。

精英阶层将优绩主义奉为圭臬,信奉人的成败都是由自己造成的,却忽视时代机遇、他人帮助、结构红利等因素。

把个人的成功归因为自己足够努力,就难免心生傲慢,因此对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抱有的不是同情怜悯,而是鄙视、羞辱。

普通人在这种氛围浸淫下,也会产生我不如人皆因我不够努力的认知。

于是,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敌对的情绪愈演愈烈,内卷也应运而生。

罗翔曾经说过一段话,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优绩主义是一种认知陷阱:

“如果你相信天道酬勤,很容易导致走向骄傲,或者走向虚无。

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觉得是靠你努力拼搏得来的,你配拥有这一切,所以你就瞧不起那些失败的人。

但是当你努力了,最后依然失败、依然一事无成,你又会陷入一种极大的抱怨,你会觉得天道不公。”

不知道为什么,橘在写这篇稿子时,脑海里经常涌现一个画面:

综艺《极限挑战》有一次来到一所学校,给高三的学生组织了一场特殊的跑步比赛。

所有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听到提问后答案为“是”就前进一步,答案为“否”就原地不动。

嘉宾们提出的6个问题分别是:

1、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吗?

2、父母是否给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3、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地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而且现在还保持着一定水准?

4、你从小到大的旅行经历当中,是否有过一次出国经历?

5、父母是否承诺过要送你出国留学?

6、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6个问题之后,有一些孩子已然遥遥领先,还一部分孩子自始至终都停在原地,一步未迈。

节目组的比赛规则是,前20名跑进体育场的孩子可以拿到礼物。

枪响之后,所有孩子拼了命的狂奔。

体育馆内的家属同样坐立难安、翘首以盼,希望看见自己的孩子第一个冲进来。

那些看到自己孩子跑进来的父母喜笑颜开,和孩子相拥庆祝。

还有很多父母,他们没能看见自己孩子的身影,只能空坐一旁、两眼发红。

这场跑步比赛何尝不是高考、求职、人生的缩影?

那些没有跑进前20名的孩子,他们跑的气喘吁吁、面色发白,你能苛责他们不够努力吗?

还是要转而苛责那些坐在体育馆内深感内疚、惭愧的父母?

诚如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所言,我们要面对的是“努力也未必会有公平回报的社会”。

所以“李佳琦们”更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被优越环境所塑造出来的能力,不是为了凌驾于没有享受过同等资源的人们之上,而应该运用这些能力来帮助他们。”

那些在社会推进过程中默默贡献的打工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人体电池、人体燃料,被批量消耗。

他们在社会这条流水线上周而复始地运作,去到医院的时候可能付不起高昂的“维修费用”,还要面临像零件一样被淘汰替换的风险。

如此这般的一生,上位者若做不到怜悯、同情、帮扶,至少也要做好旁观者保持缄默的本分。

他们得到的评价,绝对不该只是一句“你的命运齿轮没转起来,全因为不够努力。”

当努力从成功的变量,被固化为常量时,“努力”本身就在贬值。

一个集体狂奔的内卷社会,苛责个体的努力没能填平原生家庭差异和结构性不公导致的沟壑,是一种恶毒的傲慢。


最后一句

李佳琦的道歉,你接受吗?

欢迎和橘聊一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眉笔   大众   国货   售价   父母   消费者   努力   孩子   网友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