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控压裂技术助力渤海低渗油井日产原油超百方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张伯妍 通讯员 敬季昀 徐玉霞 贺智杰)近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缝控压裂技术在渤中34-9油田火成岩侵入低渗油藏某井成功应用,措施后日增原油98立方米,成为渤海油田今年第一口低渗压裂日产原油超百方井。

海上缝控压裂实施现场

低渗油藏油气流动能力差,常规开发产能不佳,一直以来是海上油田增储上产面临的一块“硬骨头”。而海上火成岩侵入低渗油藏岩性及构造特征更为复杂,部分油井投产后表现出初期产量低、产能递减快等问题,实现经济规模化开发面临巨大挑战。

通过压裂技术人为制造储层裂缝、在地下修建油气流动“高速公路”是实现低渗油藏经济开发的有效手段。但不同于常规低渗储层,火成岩侵入低渗油藏中的含油砂体被火成岩分割为“蜂窝煤状”,要修建这么一条“高速公路”将面临层层阻隔。“我们必须转变思路,要实现火成岩侵入低渗油藏压裂后高产就必须突破火成岩墙,让人工裂缝将更多的含油砂体连接在一起,使井控储量变为缝控储量。”渤南作业公司主任工程师(采油工艺)白健华为大家指明了方向。

科研人员开展压裂液评价实验

沿着这一方向,渤海石油研究院、渤南作业公司与工程技术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缝控压裂技术探索。经过研究发现,由于该类低渗油藏具有强非均质性,人工裂缝很难在各个小层都穿透到足够远,从而影响储层整体改造效果。“要实现缝控压裂,一方面要让‘高速公路’修得足够长,另一方面还要实现纵向上的均匀改造。”渤海石油研究院采油工艺所所长邹剑道出了技术关键。于是,技术人员从人工裂缝延伸机理入手,通过创新研究变粘压裂液与自悬浮陶粒,使裂缝造得更长、支撑剂铺得更远,让“高速公路”具备了更强的穿透能力;通过引入并针对性改进暂堵转向工艺,使纵向所有层位均可实现有效改造,让“高速公路”在物性较差的小层也能得到充分延伸。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根据该类储层不同区域的地质油藏特点,进一步对压裂施工规模、压裂泵注参数进行适应性优化,最终形成了火成岩侵入低渗油藏缝控压裂技术。技术首次应用即促使目标井日增油达5倍以上,一口“低效井”也由此华丽变身为“高产井”。

缝控压裂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渤海火成岩侵入低渗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利方向,为海上低渗储量规模化高效动用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标志着2023年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的低渗攻坚工作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渤海   中国海   油砂   火成岩   滨海   油藏   油井   技术   裂缝   原油   助力   海上   高速公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