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20公里戈壁荒漠 普氏野马放归自然 它们如何补充体能?

今天(16日)上午,甘肃敦煌市的西湖自然保护区计划将40匹10个种群的野马,从马圈湾湿地放归到30公里外,水草更丰茂、面积更大的大马迷兔湿地,这也是首次自然放归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从马圈湾出栏点放出来,接下来会进入怎样的地形,在陌生的环境中又将有怎样的遭遇?

记者蹲守大墩 等待野马出现

总台记者 马丽:我现在的位置是距离马圈湾湿地7公里左右的大墩。这里是野马放归途中很有可能经过的一个草滩。为了不惊扰到马群,我和我的同事提前3小时来到这片草滩蹲守,期待能看到野马出现。

为什么会选择这里蹲守呢?我们所处的大墩在两种地形的交界地带。在我的左右两侧,都是由骆驼刺、沙石、雅丹体组成的草滩,以及部分戈壁。而再向前开车行进5分钟左右,就将进入戈壁。

草滩与戈壁交界 全新领域需要野马探索

可以说,这是从湿地到戈壁的过渡地带,这片广袤的草滩,是野马出栏后西行的必经之地。对野马来说,这段路程应该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同样的地形,在野马之前生活的区域也很常见。但同时,这又是一片全新的领域,野马从未来过,需要它们探索和发现。

如果将野马放归比作一场马拉松的话,那马儿们到这里也才跑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对于野马来说,应该正是精力充沛、状态饱满的时候。又因为草滩上有骆驼刺等植物,以及少量水源,可以为马群提供基本的水分和草料补给,因此在这段路程上,工作人员仅设置了一个补给点。

我们选择了一个山梁的高处平坦地带作为直播点,从这里可以远远看到前方草滩的情况。因为离得比较远,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马群的干扰。

此外,我们在直播点的上方布置了高点机位,这也是我们的瞭望台,如果有野马经过,将第一时间发现野马的踪影。而在我的身后还有一个机位,随时准备捕捉野马的形态和动作,为大家带来丰富的野马放归途中的画面。

“假戈壁”等地形或将影响马群行进

虽然野马在这前7公里的路段中,环境相对友好。但依然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马群前行。就比如我脚下的这片戈壁,看上去非常坚硬,但踩上去,沙块就碎成了细碎的沙石。工作人员将这样的土质叫作“假戈壁”。

其实就在昨天,我们的车辆陷在了下面的沙地里,沙子的厚度没过了三分之一的轮胎。野马在经过这个区域的时候,会不会也发生类似的情况,马蹄陷在沙子里,导致“马失前蹄”。

经过这片区域,野马将面对条件更加严酷的荒漠和戈壁。马群是会按照既定计划,迈出那勇敢的一步,并一路前行,还是到达戈壁边就调转马头,原路返回,都还是未知数。

我们也将持续在这里蹲守,期待与放归途中的野马来场美丽的邂逅,抓拍下精彩的瞬间。

在经过湿地草滩之后,这些放归的普氏野马也将走入将近20公里的戈壁荒漠。虽然现在已经入秋,但敦煌的气温依然居高不下。高温、暴晒都会消耗这些普氏野马的体力,为了让它们能平安通过戈壁荒漠地带,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还精心设计了5个补给点。

全程5个补给点 保障普氏野马放归之路

总台记者 张磊: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坡墩,这里距离大马迷兔湿地只有4公里左右,这里也是放归路上的倒数第二个补给点。

在春天和冬天,普氏野马一天只需要喝一次水就可以满足全天所需。而在夏天,因为天气炎热,它们至少需要一天喝两次水。

虽然现在已经入秋,但在戈壁荒漠当中,气温依然超过了30摄氏度。高温、烈日,再加上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大大消耗这些普氏野马的体力。

所以,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按照这次规划的放归路线沿途设置了5个补给点,全程保障它们的放归之路。

5个补给点位置经过科学规划

这张地图上清楚地标注出了这5个补给点。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说,这个补给方案充分考虑到了沿途的地形地貌特点、野马的生活习性,还听取了当地牧民的建议。比如说,在离开马圈湾湿地之前,它们已经吃饱喝足了,再加上之后的7公里范围内依然是湿地草滩,随处都是食物,所以这段路就不需要补给。

而在进入戈壁后,平坦的地形对野马的体能消耗较小,补给点之间的距离就会长一点。当它们在翻越小山丘后,体能消耗会大一点,所以补给点之间的距离就会近一点。

大坡墩补给点是倒数第二个补给点,这个补给点一共有8个饮水池,每个池子底部和边缘都是用透气性好又不渗水的棚膜来覆盖,一方面防止水源渗漏,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在高温暴晒下水体变质。

另外,这些水都是从马圈湾湿地运来的,工作人员跟我说,之所以用马圈湾湿地的水,为的就是能让它们在去往“新家”的路上,依然能感受到来自“故乡”的味道。

另外,在饮水池旁边摆放的饲料是今年新晒干的紫花苜蓿,相对于平时它们吃的芦苇,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更有效地补充体能。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些好吃的也能缓解它们焦虑和紧张的心情。

穿越雅丹地貌 “新家”就在眼前

虽然工作人员设计好了行进路线,但是普氏野马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已经设定好的路线来行进,但是只要它们能够在其中一个补给点上获得补给,就会为接下来的行程打下良好的体能基础。

在进入大马迷兔湿地之前,它们还将经过我身后这些大大小小的雅丹地貌,这些形态各异的雅丹地貌是由风吹雨淋形成的,有的像一座座宫殿,有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动物。

对于这些普氏野马而言,这些特殊的地形地貌也会成为它们今后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将会继续在这里驻守,见证它们如何走过荒漠戈壁,步入自己的“新家”。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野马   戈壁   荒漠   体能   草滩   西湖   地貌   湿地   地形   工作人员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