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又来抢风头,滚粗?

文/娱乐栗场


郭敬明的《云之羽》正在热播,配角上桌这件事,又一次成为了热门话题。


女主虞书欣到底有没有被女二卢昱晓艳压?男主张凌赫有没有被男二男三截断爆火之路?【渴望自由的女杀手X废物继承人】这对主CP的风头,到底有没有【白切黑小白兔女杀手X黑切白用心良苦野心家】这对副CP带感?


各平台上的营销大战,看剧观众与粉粉黑黑的争论与嘲笑,比剧本身好看多了。


如果给2023年的娱乐圈找一个年度关键词,排在首位的,恐怕会是【配角】。


配角为啥更容易出彩?配角更出彩为什么会引发争议与骂战?配角更出彩,主角们又该怎么办?


1 配角出彩的原因?


即使在最正常的影视市场里,配角也有很大几率,比主角出彩。


因为从创作规律而言,塑造主角需要骨肉丰满,需要合情合理,需要成长脉络。但塑造配角,大多只需要特质足够鲜明突出。


而后者比前者容易得多。


也就是说,水平一般的创作者,很可能在塑造配角时还能应付,塑造主角时就很容易露怯。


比如郭敬明。《云之羽》前几集最鲜明的角色是郑南衣,因为出场少又足够极致。中间几集陈都灵的兰夫人也类似,几分钟戏份被认为“有效出演”。


女二男二本来也享受少而精的同等待遇,前几集“带感”声此起彼伏。直到他俩戏份渐多,角色问题开始暴露,此时戏份更少.只需要呈现两种状态的男三就开始胜出。



而着墨最多的主角尤其是男主则最寡淡无味,这无疑才是郭敬明的真实水平。



而内娱这个影视市场,还远称不上正常。尤其审查上的特殊性,大家心知肚明。监管的限制下,主角要遵循的清规戒律,没有100条也有80条。


要积极向上要阳光善良不自私自利不尖锐偏激,搁当代要白天扶老奶奶过马路晚上小区里义务垃圾分类,搁古代必须毫无等级观念王子庶民男性女性一律平等心怀大爱。


这样五花大绑的情况下,主角怕是得赤身裸体才能格外吸引人(bushi


而并不承担“教化”作用的配角,尺度就宽松得多。


想看恶男恶女,可以有;想看都市人缺陷,可以有;想看极端与疯狂,可以有;想看禁忌与悖伦,可以有;想看不忠不孝不信不悌,全都可以有!


那当然更带感一些。


文艺作品本就应该去拓展观众对世界认识的边界,如今内娱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剩配角了。


具体到偶像剧这个领域,话语权很重的主角们,经常对自己的角色有诸多想法(想得很不好,但每次都想呢)。


于是本就由水平有限的主创们绞尽脑汁写出来的饱受束缚的主角,还要再被短视频审美的偶像演员们自行打扮一番。

知名不具

雪上加霜。


此时,没有话语权或根本就是来客串的配角演员,反而能原样呈现剧本里着墨不多但可能比较鲜明的角色,然后在畸形拼凑怪的主角衬托下,显得那么合理那么正常。


说这么多,可能有主角粉丝会很气:怎么全是别人的锅?配角出彩就不能是纯正加戏咖加戏吗?就不能是资方利用我们哥哥/姐姐的流量捧自己人吗?


能,确实存在。但成功率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


郭敬明这种编导一体的资方捧自家人成功几率高一点


不讲基本法的加戏咖,其实和主演费尽心思改主角戏份一样,经常是越努力越完蛋,搞砸容易,出彩难。


同时,加戏咖的出现也未必全是资本力捧。除了真正的关系户外,也确实存在【主角档期给太少只好用配角凑时长】或【过审删减太多只能用配角戏份充数】的情况。


2 Why not?


既然配角出彩如此合理又常见,怎么就争吵声越来越大,直至在今年彻底成了一个爆款话题了呢?


争吵的核心点在哪里?


一个背景变化:从杨洋郑爽番位之争的2016年到如今的七年里,内娱在番位这件事上,已经从彼时的“哈有病吧”的人人闻之皱眉,逐渐内化为衡量一切江湖地位的圭臬。


甭管是影视剧综还是大小活动,从物料到文案,从口播到字面,言必称番位,容不得半点含糊。


这事实上构建了一种牢固的娱乐圈阶级性:等级森严,鄙视链明晰。虽然口头不承认,但“主角就是高贵、配角就是低人一等”的阶级观念深入人心。


老艺术家说的什么“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早就不作数了。如今普遍被认同的是“只要演了(比别人)小的角色,你就是(比别人)小的演员”


所以,小演员抢了风头,那还不是翻了天?怎么能允许?


按理说,大多数情况下片方不该拘泥于番位——一部影视剧里谁出风头谁出彩,都是在给作品本身增光添彩、增加热度,片方本该乐见其成。可惜这几年还有一个明星话语权变化。


明星尤其是流量明星,在流量经济里逐渐成为一切的中心,自然坐稳剧组的话事人宝座。


剧组在这样畸形的权力结构里需要一切围绕主演,一切服务主演,一切凸显主演,主演嫌自己角色不行那就改到满意为止,主演的服饰造型那必须是剧组头一份且重金打造,主演的戏份必须绝对多数主演必须在一切物料里占最多时长最大面积,等等等等。

各社交平台搜【绝对大男主/大女主】可直达荒谬现场

也就是说,在这些流量经济的炮制者和拥趸眼中,这番操作理应能确保主角享受最大的荣光(当然我们前面说了,事实上很可能是在不懂内容的诸位手里越努力越完蛋),那么在这样的操作里配角仍能脱颖而出抢了最大风头,当然会令他们懵掉、傻掉,并彻底怀疑人生。


而这一切之讽刺,自然也会在娱乐核心受众中掀起热议。


另外,争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来自一个粉圈心态变化。


偶像地位这件事,在饭圈越来越重要了。以前大家粉明星:粉外貌、粉专业、粉待人接物、粉性情品质、粉努力拼搏、粉天赋卓绝、粉作品粉角色、粉顺遂或逆袭。


现在呢?大家会粉一番、粉数据登顶、粉收视率制霸、粉代言数量一骑绝尘、粉单链秒切、粉海报占绝对多数面积、粉绝对大男主大女主,粉至高无上的地位。

随手找的,各社交平台搜【实绩】可直达荒谬现场


所以,主角粉丝往往把自家偶像主演的剧集视为自家领土,“主权领土不容侵犯”,谁敢在自家领土上抢自家风头,那简直是大逆不道,没个纲纪伦常!


换句话说,有时哪怕明星没那么在意番位、待遇或主配角谁出彩,粉丝也绝不答应。


所以每当有类似情形出现,粉丝都会斗志昂扬,誓要把造反的势头打下去,必要维护自家一番大男/女主的风头无两。


配角出彩,就这样从一个常见的影视业现象,演变成内娱封建主义维护者“配角就是配角认清自己的地位”与观众“我爱看谁就看谁你特么算老几”的价值观之争。


价值观之争,还能不激烈吗?


3 怎么办?


既然配角出彩容易让主角脸上无光,那主角好好搞嘛。


这是正常人的正常思路。


剧本把主角写扎实,其他部门好好配合,有没有人暗戳戳捧配角先放在一边,主角拉胯对一部影视剧来说难道很光彩?主演更应该对自己的角色负责,它不是你耍帅艳压的工具,好好理解好好演。如果大家都能沉下心搞创作,没理由做不出骨肉丰满的好角色来。



或者主演愿意放下身段,去选择更有发挥空间更容易出彩的配角去演绎,那当然更好。没有人强迫你必须随着内娱“番位”这一套起舞,如果诸位真有自己嘴上说的那么“热爱表演”的话。


可惜上述解决思路的“正道”,在贵圈却是大大的不正常。


贵圈的常见思路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配角更出彩?搞下去不就完了吗?不给它出彩的机会不就完了吗?



是的,在配角成为今年娱乐圈关键词后,以贵圈简单粗暴解决争议的思路,未来观众迎来的,绝对不会是一部部主角丰满配角精彩的踏实创作,而百分百是主角照样拉胯而配角严重被削弱的阉割之作。


什么?你说很多主演自己就是配角爆红才登顶担主的?那怎么了?哪来那么多“自己淋过雨所以给别人撑把伞”?大多是“自己有伞遮头从此全世界都不许卖伞”,是自己吃饱了就砸锅。

知名不具

为了避免抢主角风头,不是让主角做大做强,而是削弱配角人设魅力,为配角选择从颜值到演技都无法与主演相提并论的演员,以确保不再出现第二个魏大勋、第二个陈都灵,最好连第二个马伯骞都不要出现。



而从主演自己的角度,除了督促片方做到上述削弱配角的操作外,还可以继续审剧本、盯飞页、盯妆造、盯后期、盯宣传、盯物料,除了好好塑造角色外什么都盯得紧,操出一个制片人和导演的闲心。


自己盯不住,不是还有粉丝吗?粉丝从选角起就操心一切,看原著主配角人设,不许有亮眼配角存在;看配角人选,不许有艳压的演员;开机立刻买剧本,看剧本主角改编,不许削弱只许增强;每天买通告单和飞页,不许任何不利于哥哥姐姐的改动,有就一定是配角加戏咖,简直不要脸!


全套流程走下来,所有主角有强话语权的影视剧,其品质上限,就严格限制在主演及其粉丝的审美之内,说难听点,人low剧low,大抵如此。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配角更出彩,根本不是新问题。创作规律、监管限制、主流观众的主流价值观,都让配角天然地比主角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低的创作难度。


而新问题在于:核心娱乐受众【等级制】入脑发自内心认同与追捧番位等级制,主演【话语权】加重有权力压制配角烘托自己,粉圈【集体荣誉感】高于一切造成对所有威胁与潜在威胁喊打喊杀。


这些,都与观众“甭管主角配角精彩就行”的娱乐刚需,从根本上背道而驰。


系统性的问题,是不可能通过冒出几只例外的黑羊,而得到什么反思与改善的。


恰恰相反,这样的系统,最顺理成章的反应一定是:


杀死那些黑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配角   风头   都灵   戏份   剧本   观众   主角   演员   角色   粉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