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科普日活动,在这里探寻生命演化的奥秘

人类在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智慧生命吗?我们究竟从何而来?9月17日是全国科普日,“凤栖古馆鸣金陵”活动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当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带来科普讲座“从地球到火星——漫谈生命演化史”,他从天体生物学的独特视角,带着观众领略波澜壮阔的生命演化历史。

《发现·中国——古生物大讲堂》上线

“凤栖古馆鸣金陵”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民盟江苏省委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江苏地质学会、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主办。活动现场,《发现·中国——古生物大讲堂》上线、“科学咖啡读书角”揭幕。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岽介绍,2020年,科技社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了“凤凰·南古联合科学传播中心”,孕育的第一个出版项目就是《发现·中国——古生物大讲堂》。该项目是由戎嘉余院士领衔,汇聚南古所20位取得卓越科研成就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讲述地球生命的演化故事和科学家的发现故事。经过近3年的努力,这个项目不仅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荣获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也在多家网络平台播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配套的图书《地球的生命故事——中国古生物学家的发现之旅》也已初版,希望用好的故事、好的呈现方式,将好的作品送给热爱科学的读者。

宇宙视角下,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殷宗军

当天的科普讲座上,殷宗军从宇宙视角徐徐展开,讲述了星系、恒星、生命诞生的过程,回溯45亿年的地球演变历史。太阳系中为何只有地球孕育出生命?他将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与地球比较,“金星因为失控的温室效应,星球表面温度约470℃,而火星因为失控的冰室效应,星球表面温度约-65℃,两者都不适合生命生存。只有地球是宜居星球。”

△科普讲座现场

殷宗军将恒星比作“万物之源”,元素周期表上的绝大多数化学元素,均有恒星核心的聚变反应产生,然后在大质量恒星死亡时被剧烈喷射出来。构成生命所必需的元素也不例外,生命的4种基本元素一一氧、碳、氢、氮,按质量计算占人体的 96%。在生命演化的过程中,这些元素被循环利用,他举例说,“可能在场小朋友鼻尖上的一个碳元素,就来自6500万年前恐龙的尾巴。”宇宙的巨大尺度与生命的漫长演化过程,在他一个个巧妙的比喻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殷宗军表示,天体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既是面向世界科技的最前沿,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这场讲座希望能让孩子们加深对科学的兴趣,在学科交叉中获得更新颖、前沿的视角看待身边的世界。

展馆中探寻生命演化历程

△陈彦瑾为孩子们讲解海百合化石

地质科普游作为“凤栖古馆鸣金陵”的活动之一,当天下午在南京地质博物馆举行。南京地质博物馆副馆长陈彦瑾带着小朋友们参观生命演化展厅,通过各类化石标本、模型及地质年代线索墙,介绍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生物灭绝、环境变化、生物进化等知识。

△孩子们在南京地质博物馆参观许氏禄丰龙化石

馆藏的一件件珍宝,让孩子们都成了“好奇宝宝”。“这种花为什么长在石头里啊?”“这可不是花,它叫海百合,是一种无脊椎棘皮动物,和我们现在的海胆、海参属于同一类。”陈彦瑾的讲解,让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

陈彦瑾表示,希望将来举办更多的科普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哪怕他们今天只能记住一两个知识点,也是有价值的。他们会在一次次听讲中不断成长,收获也会越来越多。种下一颗科普的种子,慢慢让它自己发芽。”

现代快报+记者 是钟寅 文/摄

(校对 张静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中国科学院   火星   生命   古生物   江苏省   大讲堂   南京   恒星   奥秘   地质   地球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